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的他,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而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先任命李密为“郎中”,后又任命他为“太子洗马”。晋武帝之所以邀请李密任官的主  相似文献   

2.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为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为不孝。”以守为攻、以抑为扬的《陈情表》将“孝”为核心的人性发挥到极致。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即太子侍从官),即文中说的“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其一,祖母的确需要李密赡养,如文中所言,“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但这决非主要原因,因为他在蜀汉时曾离家做过官,当时其祖母亦处九十多的高龄。其二,…  相似文献   

3.
《陈情表》乃千古名篇,文章极大的说服力令人赞叹。作者李密,字令伯,一名虔,曾仕蜀汉任尚书郎,并多次出使东吴,颇有辩才。后来蜀汉被司马昭所灭,李密遂成了亡国之臣。晋武帝司马炎为笼络人心,承袭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此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安定。李密当时因“孝”而闻名天下,所以武帝屡次请他出来做官。先是州郡举荐,后又诏书特下。官职也步步加高,直至太子洗马,远远超过李密在蜀汉时的职务。可是李密总以奉养祖母为由,“累召不应”,“辞不就职”。对此,晋武帝十分恼火,认为李密说供养祖母是假,不愿出仕新朝是真。于是,朝…  相似文献   

4.
话说公元263年,司马昭灭了蜀汉。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李密成为亡国之臣。公元265年,晋武帝下诏再命李密出仕,先拜其为郎中(尚书省的属官),后除为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占人常云“一仆不事二主,一臣不事二君”,作为蜀汉忠臣,李密自然不愿变节于新朝;但如不就职,无疑会招致晋武帝的猜忌而招致杀身之祸。李密进退两难,他的一番巧妙言辞,一腔至真之情,不仅替自己解了围,而且赢得了晋武帝的称赞——“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诏”,允其不仕,还“嘉其诚,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再一次拜读完李密的《陈情表》,为他的巧妙说辞而折服,为他的拳拳孝情而感动。  相似文献   

5.
《陈情表》(新编高三册 )是李密向皇帝陈述情事的一道奏表。时值西晋初年 ,蜀汉已灭 ,东吴尚存。晋武帝司马炎为了笼络人心 ,以示“怀柔” ,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入朝为官 ,李密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多次征召 ,他均以祖母病老、奉养无人而辞不赴命。联系当时险恶的政治气候及李密作为蜀汉旧臣、“亡国贱俘”的特殊身份 ,这种“不识抬举”的不合作态度不能不令人为之捏把汗。果然 ,随之而来的是“诏书切峻 ,责臣逋慢。郡县逼迫 ,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 ,晋武帝的恼怒之状可想而知。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 ,李密不得已 ,第三次上表历述情事 ,…  相似文献   

6.
一、历史上的李密和晋武帝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265年,司马炎(晋武帝)以“禅让”的方式,废魏元帝曹奂自立,建立晋朝。267年,晋武帝征召曾在蜀汉先后担任郎中和尚书郎职务的李密,先任命他为郎中,不久任命他为太子洗马。李密因为祖母年事已高、无人奉养而辞不赴命,但又怕被晋武帝怀疑是心念旧朝,矜于名节,从而招致祸患,于是围绕“愿乞终养”的请求,饱蘸血泪,写下了这篇千古流传的《陈情表》。  相似文献   

7.
晋武帝泰始三年(267),朝廷征召蛰居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的蜀汉旧臣李密出仕。先授郎中之衔,旋除洗马之职,“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晋武帝司马炎何以急召一介布衣李密人京委以重任?李密以孝闻于世。“祖母刘氏,躬自扶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晋书》本传)司马炎“以孝治天下”,李密是一个行“孝”的典型。此其一。李密是蜀汉名臣光禄大夫谯周门人,魏灭蜀(263),谯周力主刘禅投降,而李密为谯周得意门生,朝廷视之,不属“异类”。此其二。其时,蜀灭四年。  相似文献   

8.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邓艾、钟会等伐蜀。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国号晋。新成立的司马氏政权为笼络民心,征蜀汉旧臣入朝做官。李密在蜀汉以至孝闻名于世,且为人刚正,颇有文名。所谓“求忠臣必于孝子之家”,像李密这种孝子贤孙,当然是首选。  相似文献   

9.
<正>世人一般将《陈情表》定位为抒"孝情",其实绝非如此简单。《陈情表》"孝情"的背后是李密面对专制强权的痛苦灵魂的颤抖,此文折射出易代之际士人的心灵纠结。一、疑问:无一字虚言驾饰李密原为蜀汉郎官,蜀灭后沦为亡国之臣。司马炎废魏建晋,采取怀柔政策,笼络蜀汉旧臣,多次征召李密。李密以晋"以孝治天下"及祖母供养无主  相似文献   

10.
晋武帝曾四次征召,叫李密去做官,这使他感到很为难。去吧,不行:李密自幼丧父,母更适人,见养于祖母,“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时下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一向以孝闻名的李密理应报之以“乌鸟私情”,“区区不能废远”。不去吧,也不能:在封建社会里,违抗君命该当何罪。何况李密原是蜀汉旧臣,这样一个“至微至陋”的降臣,倘若屡屡抗旨,会很容易引起晋武帝的疑忌,以为他仍然怀念旧朝,对新朝存有二心。面临如此尴尬的局面,李密进退两难。但权衡再三,他还是呈上一表,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因奉养祖母…  相似文献   

11.
古代士林中常有“读《出师表》不流泪,此人不忠;读《陈情表》不流泪,此人不孝”之语。这两篇散文皆以情愫殷切动人而名闻于世。二者中的《陈情表》是蜀汉降臣李密为了说明自己因奉养祖母而不能为官的苦衷而上的奏表,除了以“至性之言,悲恻动人”外,那成熟缜密的文思,匠心独具的  相似文献   

12.
李密,晋初散家,曾任蜀汉尚书郎。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就是其中之一.李密是蜀降臣,出任吧,对新朝不摸底细,祸福难测;  相似文献   

13.
李密,三国时人,曾仕蜀汉,多次出使东吴,极有辩才。他小时候依赖祖母刘氏的抚养,成人后对祖母十分孝顺。《晋书·孝友传》将他列在首位,誉之“以孝谨闻”。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晋武帝召他为太子洗马,他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为由,辞不赴命。因曾仕蜀汉,深恐晋武帝疑己怀念旧朝以矜名节,招致大逆不道的罪名,遂  相似文献   

14.
传统名篇《陈情表》(见高中语文第三册),为李密所作。李密曾任蜀汉郎中和尚书郎,以孝名闻天下。《华阳国志》载:“李密,字令伯,父早亡,母何氏更适人。密见养于祖母,事祖母以孝闻,侍疾,日夜未尝解带。”公元263年,晋武帝司马炎建立了西晋王朝,不久,晋灭蜀  相似文献   

15.
公元263年,魏国司马昭灭掉蜀汉,曾经官至蜀国尚书郎的李密则成了亡国之臣。失去仕途之后,李密就在家里侍奉祖母刘氏,以尽孝心。公元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晋武帝用禅让方式灭魏,建立晋朝。同年,晋武帝屡次征召李密入朝为官,先封郎中,后为太子洗马。晋  相似文献   

16.
李密《陈情表》中“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一语似乎道出了他在“忠”与“孝”之间难以选择的境况,然而,在我看来,李密的为难全部源于自身,他是另有所想。首先,李密以超众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皇上的重视,皇上三番五次下诏邀他出仕尽忠。自古像这样的事并不多见,可见李密对皇上的重要。此种情形李密完全可以向皇上请示,带祖母进京,既尽忠又尽孝,既是在奉行“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又可孝敬祖母,皇帝必然恩准。所以“进退狼狈”实在是源于自身。其次,李密之所以未敢出仕源于自己的虚荣心。因为“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已将李密定…  相似文献   

17.
魏攻灭蜀汉两年后,魏帝被逼把皇位让给晋王司马炎,是为晋武帝。新朝刚建立,为了笼络人心,晋武帝下诏征召天下名人入朝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字令伯,曾在蜀汉任官。他心里不愿应召,但抗召是有罪的,于是他呈上一篇《陈情表》,强调因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侍奉,要求暂不应召,留在祖母身边  相似文献   

18.
《陈情表》乃千古名篇,文章委婉诚挚,情真实感,受到历代文人学者的高度赞赏。作者李密,字令伯。因父亲早丧,母亲何氏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博览五经,文才出众,为人刚正,颇有辩能。他曾在蜀为官,做到尚书郎。后蜀汉灭亡,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了晋王朝,为晋武帝。为了巩固晋政权,武帝一方面对反对者采取残酷的高压政策,另一方面又以高官厚禄千方百计笼络前朝旧臣,李密也是他笼络的对象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李密是在对朝廷的征召"辞不赴命""诏书切峻"的情况下写作《陈情表》的。不难想象,"辞不赴命"已经引起了晋武帝的怀疑和震怒:你蜀汉旧臣李密是不是怀念旧主、抗拒新朝?是不是"自矜名节"、故作清高?是不是"有所希冀"、待价而沽?这几条中哪一条都能给李密带来杀身之祸。要让晋武帝消除疑虑和震怒,同意自己"愿乞终养"  相似文献   

20.
陈晓星 《成长》2007,(4):23-24
“罄竹难书”这个词被中国人使用已超过千年,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记载,隋末李密起义历数隋炀帝十大罪状:“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为: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