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个媒体爆炸、信息过剩的时代,也进入了—个以受众为中心的时代,电视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笔者认为,电视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电视媒体改革和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电视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想经受住频道市场竞争的考验,教育电视台应构建自己的频道品牌.塑造强势频道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理论界对我国地方电视台发展的研究现状入手,结合实际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电视台频道专业化存在的困境,然后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我们应该采取的几点措施,以期能找到地方电视台频道专业化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电视频道专业化是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电视频道数量的增加,栏目内容日益的多样化,电视传播模式由大众群体传播向"专业化"和"分众化"传播方向发展;电视频道的专业化日渐突出受众的收视需求,同时在媒体的竞争中为电视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5.
关于频道专业化建设问题,中央电视台的孙玉胜和清华大学的陆地等学者都有专文论述,他们都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如果把他们所论述的内容相联系,然后展开,大家也许会发现,频道专业化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大家目前所想到的更复杂。所以,我写这段文字,想让大家注意这个问题的因果链上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7.
电视频道数量的快速增加带来频道之间竞争加剧。地市级电视台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逐步将所拥有的频道资源重新定位后投入市场,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按照专业频道的理论,结合频道自身特点,本着低成本运作的理念,分析了地市级图文信息频道所处媒介环境、城区观众群分布,将频道定位为都市大众的“娱乐 资讯”专业化频道,并围绕频道定位设置电视节目,突出频道的专业化特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地市级非主流频道的发展走出一条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8.
必看性是电视节目以服务性和实用性为特色、以满足目标受众的特殊需求为目的的一种节目素质。频道专业化要重视电视节目的“必看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广播业发生了明显的变革,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从“广播”向“窄播”、“分众”转变。广播“频率专业化”使广播的传播价值由笼统变为具体,有利于电台重新组合各种资源,在整体上形成品牌效应。然而,“专业化”是一个过程,它需要“质”的跨越,从这点来看,专业化的道路比开始时想象的要遥远,这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分布传播时代,新的媒体生态逐渐形成,传统媒体不再满足消费者需求,选择个性化的媒介成为一种趋势。文章通过五种意识阐述个性媒介带给我们新的视觉感受,从媒介出发进行信息沟通,利用其个性魅力传达品牌的个性。  相似文献   

11.
个人风格反映发话主体独特的审美心理 ,是发话主体生活经历、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及个人世界观的真实反映。它从各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折射出发话主体的个性特征 ,在众多的风格中显露出以自我为中心、主观色彩极其鲜明的特性 ,成为发话主体的主导风格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建设的生态理念,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学校文化应与行业个性相契合. 学校归属于教育行业.按2002年修订的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教育是20个行业门类中的P类,下面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个大类,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五个中类.  相似文献   

13.
赵孟頫是赵宋近支宗室,他一生富贵,却极度痛苦。赵宋宗室的特殊出身和丰富的遭际造就了他复杂的性格,加深了他对人生的体悟,他寄情书画,才华横溢,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根据所得史料,结合赵孟頫的书画作品,试图窥探其人格特征及在他的人格特征影响下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根据《庄子》外篇、杂篇的材料,探讨庄子的人格与风格:穷,却不讳穷,却有气慨;凛然正直,并与自然为伍,与天为友;忘怀势力,追求自由,视宦途为畏途。庄子风格的主要特色是任真,摆落一切人世的羁束任真而行,却无不与天合,无不与道合,作到毫发无遗憾,成为天地间的至美。  相似文献   

15.
"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向全国技工院校推广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结构等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笔者通过在烹饪教学实践中运用该教学模式,改变了烹饪理论教学“难”的现状,有效地提高了烹饪专业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了大部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以使其快速适应饭店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论《尚书》诰体的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书》六体皆与宗教仪式有关。"诰"并非仅仅产生于册命仪式,它实际上是各类宗庙祭仪中主祭者假祖先之名义而发的训诫辞。周初主祭者具有神性身份,诰辞中的"王若曰"就是其具有神性特征的标志;而"小子"是宗庙祭仪中特有的称谓,也能说明主祭者处于祖神代言人的地位。周公是西周初期的宗教领袖,他凭借神性身份摄政称王,并利用宗教的形式进行政治文化变革,即神道设教。"诰"即周公在宗庙仪式中以祖先之名阐发礼乐政治思想而保存下来的文本。  相似文献   

17.
浅谈职业人格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人格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各类职业学校的教育是一支主导力量,承担着培养职业人格的重任。现代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技巧的同时,还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人格。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校园文化的综合作用,对学生进行健康的职业心理教育,坚定的职业意识教育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的具有健全职业人格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的刘琨向来是以直节名臣加民族英雄的形象出现的,他的诗文因此笼上了一层圣洁的光圈,更由于他的现存诗文均作于永嘉元年任并州刺史后,所以人们便很少关注刘琨早年生活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事实上,作家文风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刘琨也不例外。本文试图从刘琨的家世、气质、才能以及早年政治、文学活动对其人格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探讨刘琨的人格特征(包括道德人格与心理人格)与其文风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对其文风形成原因全面、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源于人格缺失,优化其人格既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必然要求。通过认知、干预、教学、活动、熏陶五大模块的交互作用可以达到人格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文明演进背景下的人格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明演进的过程中,人对于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不断深化,积淀了原始文明的"族群人格"、农业文明的"依附型人格"和工业文明的"单向度人格"等三种不同的人格模式。进入生态文明时期以来,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已经进入协调互动的新时代。文明的转型,对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得生态人格的转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