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刊的纪实特稿(有人称之为"大通讯""社会纪实""新闻纪实"等)得到了空前繁荣.在读者大量阅读需求下,这类版面以特有的亲和力直接刺激到了报刊的影响力和发行量.  相似文献   

2.
《特别报道》版面是华西都市报的拳头版面。报社从 1996年 7月 1日扩版推出这个版面后,面对着激烈的报刊市场竞争,面对着几十家报纸的学习和效仿,面对着全国报刊的“特稿大战”,《特别报道》版面始终保持着它的竞争优势,被新闻同行公认是全国报纸相同版面中办得最好的版面。迄今为止,全国先后有 28家报社购买《特别报道》版面,使《特别报道》一下子拥有了几百万读者,开创了一张地方性报纸的版面走向全国报业市场的先例。 老总策划 创出名牌   1996年,创刊一年多的华西都市报决定,从 4开 8版扩到 4开 16版。报社总编辑席文举在研…  相似文献   

3.
时下,不少报纸都有自称“萃”的版面,如《周末精萃》、《报刊文萃》、《读者文萃》等。这类“萃”版编辑的着眼点大都侧重于可读性上,所以一些“萃”版的文章大多是很好看的。  相似文献   

4.
朱艳  刘鹏 《新闻传播》2005,(5):20-20,22
当下各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言论版面作为报纸的旗帜和方向,发挥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言论版面要想在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读者,归根结底,秘诀只有一个,即千方百计增加可读性,让读者思想的兴奋点始终和编辑思想踩着相同的鼓点,一起翩跹起舞。《黑龙江晨报》2001年底开辟了专门的言论版面——《声音》,尽管她在《黑龙江晨报》的各个版面中创立时间较晚,但是在广大读者和社领导的细心呵护下,《声音》还是茁壮地成长起来,并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为晨报新闻版面的“纵深版”、“挖掘版”,《声音》起到了提升理论高度和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增加言论版面的可读性,我们大致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5.
新千年的头一天早晨,当我拿到《广州日报》新千年200版纪念特刊时,不禁大吃一惊:报纸怎么这么厚?足足有200版!匆忙中把所有版面的标题浏览一遍,竟然花去我一个小时!而真正能称之为“新闻”的版面只有第1至8版和第101版至112版,其他的版面都是人类千年来在建筑、科技、军事、艺术、风俗等方面通俗化的历史回顾。据说,200万份特刊报纸当日在全国售罄,从而制造了中国报业史上的“特大新闻”。然而,当《广州日报》在制造“特大新闻”的同时,却把大量不是“新闻”的东西硬塞给读者,把“新闻纸”变成历史教科书,从…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生活书店首创“全国出版物联合广告”,很好地解决了一些小出版社(书店)的困难,深受出版界的关注和读者的欢迎。这种联合广告包定全国著名大型报纸包括《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大公报》等第一版全版或上半版.用作图书广告宣传。他们精心设计,将版面分为大小若干块,其中除一部分用于登载本版书的广告外,其他部分用来刊载同行业的出版物的广告。  相似文献   

7.
李玫 《新闻与写作》2003,(11):20-22
2003年7月,北京晚报将原本一个版的《热线新闻》扩展到两个版面,并将其放置在新闻版面的“中心”位置:周一至周五固定为第8、9版(新闻版面共16版),周六、日为第6版(新闻版面共12版)。据笔者调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今晚报、深圳晚报的热线新闻版,版面位置没有北京晚报重要,所占比例也不及北京晚报大。北京晚报独树一帜地将《热线新闻》版提  相似文献   

8.
2004年末,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生朱筱筱同学向30多位《大河报》的小记者介绍了自己当年与《大河报》作文版的一段情缘,和同学们分享了她从一个读者到作者,再到学习上的成功者的经历……十年来。无数个像朱筱筱这样的同学见证了《大河报》青少年版面的成长历程,作为河南省第一家开辟青少年版面的非少年报,《大河报》的青少年版面就像一个“作文课堂”,引领无数同学走上了新闻和文学的圣殿。“利人也是利己”,在服务对象读者的过程中,版面自身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成了青少年读者中一个响当当的“品牌”,那么这样一个小小的版面如何长久保持自己的“品牌”魅力呢?  相似文献   

9.
郭磊 《新闻实践》2005,(7):51-51
5月13日是英文周报《今日北京》创刊4周年纪念日。该报借此机会推出全新“圈子”等16个时尚英文版面。“圈子”版是一个以外国人在京生活状态为报道对象的版面,外国朋友希望读者通过这个版面了解他们在北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想法,知道他们身边的新闻故事。  相似文献   

10.
我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已有20余年,其间采写和编辑了大量的舆论监督稿件,且获得了大量的奖项。《闽西日报》的舆论监督版面原为半个月一期的《读者之声》,在报社党委、编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03年7月成立了群工部并将舆论监督版面设为现在影响较大的《读者热线》版,由我担任编辑至今。2006年,《读者热线》版头条栏目“登高视线”被评为“福建名专栏”。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我的头条舆论监督稿件大多来源于刚从事新闻行业的年轻记者,由于他们工作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他们所提供的稿件往往缺乏舆论监督稿件所应具备的“五性”,即:思想认识的统一性、把握问题的全面性、文章结构的合理性、文章标题的准确性、社会反响的认同性。本文就如何采编《闽西日报·读者热线》版粗浅地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1.
如何办活县市报专副刊?今年初,《乐清日报》副刊“双雁周刊”再次改版,以“半版制”的形式,尝试新的版面定位。所谓“半版制”,就是将一个版对半分成“上半版”和“下半版”,刊发两个不同定位的副刊.将原来的对开4版变成了8个小版。读者对改版给予了肯定,认为内容丰富了,视觉轻松了。  相似文献   

12.
陈卓琼 《青年记者》2017,(12):59-60
1995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创办“冰点”栏目,其人物报道从这时开始在特稿版以一整版的形式出现,成为《中国青年报》“站在社会进步潮头”的代表,第一篇人物特稿《北京最后的粪桶》就出现在这个时期.2004年6月,“冰点”改为《冰点》周刊,扩大到四个版面,分别是《冰点·特稿》《冰点·文化》《冰点·探索(科学)》《冰点·人物》.如今《中国青年报》的人物通讯主要由两大块组成,一个是每周三报纸第10版的《冰点·人物》专版,在该版的头版位置写一个现实世界中的人物,文章字数大多为2000~3500字.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底,《衢州晚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业内测评。在“最喜欢的版面”的调查中,家居版从晚报28个版面中脱颖而出,排名第二,也是9个行业新闻版中唯一一个跻身前十名的版面。  相似文献   

14.
时下 ,不少报纸都有自称“萃”的版面 ,如《周末精萃》《报刊文萃》《读者文萃》等。这类“萃”版编辑的着眼点大都侧重于可读性上 ,所以一些“萃”版的文章大多是很好看的。但什么东西多了都难免鱼龙混杂 ,不少以“萃”名之的专版越来越不“萃”了。有的非但不“萃”,还很芜杂。如果谁想查一些资料 ,到“萃”版上去查某年入选好新闻、优秀言论这类文章一般是要白费力气的。但若是查找稀奇古怪、后来被证明是乱编的假新闻十有八九不会空手。像“山城有了卖报女”、“熊掌风波”、“卖人肉包子”这类假新闻都不只被一家报纸“萃”过。至于哪…  相似文献   

15.
庄莉  苗岩 《新闻传播》2006,(3):19-19
《记忆》版是《新晚报》副刊的一个版面,自2004年4月1日创刊以来,该版用真情和真诚,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该版现已成为读者离不开的老朋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做好电视宣传,办好报纸版面,《中国电视报》以读者为“本”,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活动。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报纸版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调整,取得了“读者满意.市场认可”的预期目的和成效。  相似文献   

17.
《读者》:净化心灵 升华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川 《报刊之友》2002,(1):32-32
全国8000多种期刊中,《读者》早已是屈指可数的名刊了。就月发行量来说,她紧随《知音》、《半月谈》之后,名列第三。过去忙于公务,需要审读的报刊也看不过来,自然无暇领略《读者》的风采。退出“一线”,人闲了,身轻了,心静了,赶忙订了一份《读者》,以品一品这个名刊的滋味。  相似文献   

18.
一1994年元月1日《平顶山晚报》创刊时,便设立“热线电话”栏目,每天筛选三条左右有典型性的读者来电刊发在一版。针对反映的问题,记者帮助读者奔波,一有回信,便以“热线回音”的形式反馈。1999年,“热线电话”栏目挪至二版,易名为“读者热线”,占据1/4版面,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  相似文献   

19.
《大河报》自2002年率先开办情感实录类版“都市倾诉”至今已经6年有余。《大河报》不仅又一次走在了全省媒体的前列,引导了同城都市媒体开办情感版面的风潮,“都市倾诉”更成为《大河报》的知名、拳头版面,赢得了众多铁杆读者。笔者于2005年任该版专职记者(笔名端子),其间采写了500余篇稿件,  相似文献   

20.
新闻单位的内部改革和各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是有目共睹的,只有把自己的报刊办出特色来,才能赢得读者,赢得市场。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许多报刊的有识之士纷纷将眼光瞄准办好特稿版这一领域,以致采取种种优惠政策办好办活特稿。那么特稿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它在新闻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读者的认可,奠定了特稿在新闻竞争中的突出地位 众所周知,《知音》、《南方周末》、《华西都市报》、《华商报》、《大河报》等国内畅销报刊,期发行量都达数十万,甚至百万份以上。我们不禁要问,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