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汽车保有量大幅度增长,引起一些问题。随着环境保护的压力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节能、安全、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关注热点,相关的研发生产也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本文以庆阳市为实例,调研城市新能源公交客车发展优势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三年来,我国汽车市场低碳、零排放、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等盛行。车市上,不仅有丰田凯美瑞、普锐斯,本田思域等引进技术组装的混合动力车型,也有比亚迪E6、奇瑞S18等所谓自主品牌,更有山寨电动汽车暗流涌动,新能源技术更完善的雪佛兰VOLT、日产LEAF等车型也将在各大城市,公交企业正忙于改装、拼装电动公共汽车;既不掌握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又不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的厂商,却高举核心技术研发大旗,积极引进组装产品,大干快上新能源汽车项目;一些地方政府都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当做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纷纷制定本地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
钟文京 《科技广场》2014,(8):231-236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迫切需要走清洁化和节能化道路,深入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初期的技术保障与政策支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南昌市作为我国重要地方区域及工业城市,应抓住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机遇,探索出一条符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之路,即政府与企业间、技术与市场间的良性互动的运作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应用的现状,提出了继续优化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出台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提倡新能源汽车"公交先行",以项目示范推动产业升级,以产业化促进市场化进程,提升消费需求刺激技术创新等相关建议,以推动南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应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交通工具的变更。2013年,定制公交横空出世,彼时,上百个巴士应用程序APP帮助人们穿梭于大街小巷,成为互联网经济的代表;2017年,无人驾驶汽车进一步走入大众视野,智能汽车时代近在眼前;新能源汽车也是风头正劲,蓄力待发,势在必行。无论是定制公交,还是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它们都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逐渐成为一个汽车使用大国,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的汽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培育新能源汽车的服务市场和销售市场,让新能源汽车营销模式与世界接轨。本文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营销现状,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营销模式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方炜  章蓓  张明状 《情报探索》2023,(2):98-106
[目的/意义]新能源汽车产业已逐渐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深化其创新网络社团结构及其演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检索相关专利合作数据,绘制新能源汽车的专利合作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在2000—2020年间新能源汽车专利合作网络的网络拓扑属性以及社团结构的发展格局及演化规律。[结果/结论]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合作网络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整体向更为联通的方向演化发展,合作广度与合作深度不断增加;专利合作网络呈现社团结构属性,联合创新模式初显成效,逐渐形成了一超多强、小边包围的格局;大型社团呈明显的无标度属性,中小型社团呈明显的小世界属性;大中型社团中已形成以大型央企和大型汽车企业为主的核心节点,社团网络逐渐向着核心节点偏移。  相似文献   

7.
任勇 《青海科技》2012,(Z1):35-36
目前中国政府将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新兴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实现目标的关键是如何在2015年实现量产化起步。面向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在25个城市开展十城千辆示范运行,面对私人用户,在6个城市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实施了针对发动机排量为1.6升及以下传统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补贴的惠明政策;推进"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运行,25个示范城市共有20多家公司投入新能源车超过1万辆。  相似文献   

8.
正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新能源汽车是迈向强国的必由之路,李克强总理多次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做出批示。明确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2014年以来,尤其是2014年7月国务院研发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指导意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9.
主要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在我国的重大意义,并结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经过两年多的示范运行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867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任务,公交领域今年又新增完成招投标210辆,实际运行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343辆。目前,杭州已经建成了充换电站、配送站共计14座,充电桩147个,能够满足1000辆纯电动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青海科技》2014,(2):9-9
<正>随着汽车尾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规模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规模化不断扩大,将助推青海省锂产业迅猛发展。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要使新能源汽车成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全国各地密集出台推广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受国家政策扶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而青海省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指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了新阶段,即正在从单纯的交通运输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发展,最后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瓶颈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02-102,26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世界各国已确立的汽车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政府着力打造的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快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的瓶颈及其对策,将有助于我们制定切实可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浅议中国新能源汽车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益增加的能源消耗与环保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成为人们解决难题的钥匙.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正在全球展开,中国从新世纪伊始参与这一进程.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新能源汽车经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的作用不明显,因此,加强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经济政策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控制大气污染及汽车产业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良好政策的导向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进展。文章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现状、产业体系及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对新能源汽车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环节,列出决定其发展的技术5维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比较分析及专家打分的方式,对我国10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指标和权重予以打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优劣性进行评判,最后得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中长期技术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17.
在新能源汽车减免购置税政策实施一个月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得到了非常积极的反馈.据统计,9月单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1.9万辆.而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1137辆,同比增长328%.在销量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20477辆,同比增长2.2倍,已累计超过2013年全年销量.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更是我国应对石油短缺的战略抉择;同时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解决我国大中城市空气严重污染的根本途径。2010年我国正式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各项消费补贴政策先后出台,大批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热潮到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果。但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困境突显。本文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困境中面临的政策问题、技术研发问题、电池问题、成本问题、产品问题、标准问题、基础设施问题及商业模式问题这八大难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发展。习近平主席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李克强总理批示,"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促进汽车转型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紧迫任务,也是推动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马凯副总理亲自全面协调、引导,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广西汽车集团是广西大型的汽车企业之一,已拥有客车、专用车改装车等汽车生产资质,但尚未获得新能源乘用车整车资质。在目前国家对新能源乘用车资质审批收紧及加严的背景下,公司获取新能源乘用车整车资质的难度在加大。文章通过对国家有关汽车政策法规文件进行分析解读,对目前国内所有获得乘用车资质的企业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集团的情况采用排除法提出适合集团自己的申请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