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力系统中大多数故障为接地故障,占总故障的70%以上。在我国为减少停电,6kV-35kV电力系统中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即小电流接地系统。在这种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出线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点流过的是系统对地电容电流或补偿后的电容电流,其接地故障电流较小不必立即跳闸切除故障,因此需选出接地线路发出信号。由运行人员采取措施后再跳开断路器切除故障。  相似文献   

2.
武辉  王亚平 《中国科技信息》2010,(2):105-105,109
沧州章赵集控小区现管辖5个220kV变电站,17个110kV变电站,共有35、10kV线路300多条,都属于中性点不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由于老化线路比较多,天气有异常时经常会发生单相接地,电压互感器断线内部过电压等现象,而且有时都会造成保险熔断。变电站交流绝缘检查装置动作,发"预告警铃信号"、"接地信号"、三相交流电压表指示不正常等。因保护现象雷同,运行人员往往容易发生误判断,延误障碍处理,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35KV及以下电力网为非直接接地电网,接地时接地点的间歇性电弧可能在电网中引起过电压,设非故障相的绝缘薄弱点发生第二点接地,造成扩大事故。为次反映不同判据的选线装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文中介绍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及各种情况下小电流的选线装置。我国广大的城乡配电网均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该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并不破坏系统线电压的对称性,系统可继续运行1~2H,运行人员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判断出故障线路并使之与系统隔离,以防止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基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出现零序电流及零序电压的特点,通过检测不同的量就构成了技术特点不同的小电流接地绝缘监察装置。  相似文献   

4.
在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通常是采用电压等级不超过60千伏的小电流接地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如果一个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由于这条线电压仍然是对称的而且故障段接地电流很小,这个系统可以仍然运行1到2个小时来提高供电可靠性。然而,为了防止故障范围扩张,仍然需要选则和定位故障线路。为了解决小电流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的单相接地故障信号,它提出了一个方法是输入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流信号,该方法可以快速解决故障线路的选择和位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根据接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电力系统分为大电流系统与小电流系统两种形式。其中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其在实际的应用中还会出现一定的故障问题,影响到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要及时合理进行故障排除处理。现本文就主要分析了小电流系统接地的故障现象与成因,来探讨其故障处理方法,并指出处理故障时的几点要求,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0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汕头市10kV系统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两种: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即小电流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迅速判定单相接地故障线路是配网保护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及澄海区10kV系统的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原理及处理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同时对特区配电网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MATLAB建立电力系统模型的方法,并利用其仿真平台,仿真某10kV电网在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时各种补偿情况(过补偿、欠补偿、全补偿)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的中性点电压以及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的变化情况,指出了利用MATLAB仿真平台有助于电力系统分析应用人员形象直观地理解系统的运行特性,还可用于研究各种消弧线圈的特性及运行方式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10kV线路中性点所采用的不接地的运行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当10 kV配电网系统出现线路接地故障时,配电系统设备、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用户的必要用电甚至人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要想降低接地故障发生的几率,保障电网及人身安全和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就要从日常防范和维护做起,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处理故障,尽量消除供电系统的不安全、不可靠因素。  相似文献   

9.
35kV及以下电力网为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均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即其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接地时接地点的间歇性电弧可能在电网中引起过电压,使非故障相的绝缘薄弱点发生第二点接地,造成扩大事故。为此反应不同判据的选线装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文中介绍了几种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装置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及其应用装置。  相似文献   

10.
风电场一般处于电网末端的薄弱环节,10k V架空线路常年受到风力的作用,极易发生短路现象。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最常见的故障是单相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时电流较小,单相接地时不形成短路回路。若未能及时处理,极易发展为二相短路,使故障扩大,从而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后果。系统的介绍了HY-ML2000型小电流接地保护装置特点及改进措施。有利于系统分析接地线路故障的起因,进而提高电力供应中的安全性、经济性,对风电场的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究“零序导纳”选线法在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所采用的中低电压电网中基本上都是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发生单向接地故障的时候,能够及时准确的查出线路故障位置,有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提高供电的可行性。但是,截至目前已经有多种原理的接地方式被应用在各种电网之中,并且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在这些接地措施之中,零序电流法在电网中以电容电流较小,在长线的情况下不能够满足选择性要求,存在高阻接地的时候灵敏度不够,中性点谐振接地系统无效和准确度不高的故障。本文在这些原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零序导纳在接地选线中的变化原理分析,做出有效的测定结果影响探析。  相似文献   

12.
配电系统中的接地系统划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而10kV配电系统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通常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根据10kV配电系统中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的大小将小电流接地系统划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而接地电容电流的大小主要是由10kV系统中配电电缆长度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世界各国的配电网大部分采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方式。因其发生接地故障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小,所以称之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根据电力系统大量的运行故障统计表明,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约占系统故障总数的80%左右。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电力线路进行科学准确的在线选测与定位,改变传统的人工试拉分路选择、巡线登杆摇测的处理方法,把因接地而影响正常供电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已成为科研及电力部门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很多厂家研制生产了多种型号的接地短路二合一故障指示器,应用于配电线路,试图对接地故障区段进行快速准确指示,但由于受到材料和工艺水平的限制,当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短路指示器的动作率一直比较低,使该指示器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我们经过深入的研究该指示仪的工作原理,结合矿场实际,找到了一种解决动作率比较低这个问题的办法,经实际应用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4.
综自站中,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选线是一项重要的功能。通过认真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装置的原理,准确的判断出单相接地故障的真实情况,从而进行正确的处理,保证10kV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农村10kV配电线路经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导线断线、绝缘子击穿和导线与树木短接等几种。故障后还易造成谐振过电压现象。应采取加强巡视和定期设备试验等预防措施;发生故障后,采用“排除法”快速处理;并建议采用小电流接地自动选线装置和单相接地故障检测系统等新技术新设备,确保变配电设备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2016年8月23日,樊南变电站新投运一条10kV线路860七坡甲,作为七坡开闭所的进线专用开关。在投运后该线路发生两次接地故障,但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均没有正确动作,运行人员只能根据10kV母线电压降低采取拉分路的方法来判别接地线路,造成了其他运行10kV线路错误停电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经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能否及时找出故障线路,关系到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现有的多种接地选线方法存在着各种缺陷,不能满足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10kV系统中性点一般采用非有效接地的方式运行,主要包括: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直接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三种方式。其中,中性点不接地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继续运行1-2小时,大大地增强了10kV系统供电的可靠性,是早期10kV系统应用较多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电缆线路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使10kV系统的电容电流快速增长,单相接地故障时对人身和设备的影响不断增大,须尽快切除接地故障。因此,除了对供电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10kV线路外,广东地区的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由原来中性点不接地或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改为了中性点经小电阻直接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主要针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不稳定性和危害进行分析,总结出故障的原因,进行更好的预防。11KV配电线路在我们的电网中是最主要的线路,由于他供电线路长,经过的地形长和比较复杂,所以发生单相接地的故障也较多。由于110KV配电线路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有时不跳闸,对电网影响较大,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直接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和非直接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两类;也可分为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其中电力系统中性点有效接地,包括直接接地或经低值电阻器或低值电抗器接地,并要求全系统的零序电抗(X0)对正序电抗(X1)之比(X0/X1)为正并低于3,零序电阻(R0)对正序电抗(X1)之比为正并低于1。反之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不同接地方式在发生系统中性点接地故障时所反映出来的特点也不相同,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这些故障,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