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意识也越来越强,针对目前校园垃圾分类遇到的各方面问题,本项目目标是设计一个自动垃圾分类回收车,该车可以在学校内按电脑设置好的路线穿梭,回收垃圾,进行垃圾压缩处理,利用"智能自动化回收压缩处理"方法构建垃圾回收新模式,从而推进校园垃圾分类工作。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12)
随着垃圾分类的普及,人们希望能够有一种简单、轻松的垃圾分类装置。为此,设计了一种智能语音控制垃圾箱,由垃圾放入装置、语音识别系统、推杆电机推动垃圾分类装置、垃圾存储装置、垃圾容积检测系统、垃圾消毒系统等组成,采用语音识别垃圾的类别,通过推杆电机推动将垃圾放入相应的垃圾箱内对应储存室,智能语音分类是使用者不需要专业的垃圾分类知识,就能够做到了自动进行垃圾精准分类,实现家庭、小区、单位等的垃圾精确分类回收。具有操作简单,容错率高的特点,使人们对垃圾分类掌握不准确的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加以及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下,校园垃圾量急剧增加,校园垃圾如何处理的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结合大学校园生活垃圾具有产量大、分布集中、可回收利用价值高等特点,以垃圾分类回收更精准、可靠为目标,进行对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设计,让垃圾搬到新"家",变"废"为宝。分析目前各高校的垃圾分类现状,并重点根据图像识别技术对校园垃圾智能分类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综述,旨在为校园垃圾分类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提供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快递行业的日益蓬勃使我国的包装盒需求量巨大,飞速增长的粗放型经济与日益恶化的环境之间的矛盾愈发严重,如何高效利用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为了实现快递包装盒高效便捷的回收再利用,设计了包装盒智能回收装置。该装置由台阶、智能感应回收区、被动存储区、自动贩卖区四部分组成,对包装盒进行回收的同时进行智能收纳和贩卖。  相似文献   

5.
针对煤矿井下瓦斯的治理主要依靠钻机钻孔,为了防止钻孔施工易喷孔和瓦斯超限造成的伤人,要求进行高度自动化作业,实现智能钻机自动上下杆的问题,利用人机工程学原理与色彩学理论对钻机自动上下杆装置进行了功能、环境的合理设计,使操作和维修者得到更加安全、可靠、舒适的最大程度满足。以ZDY4000R型钻机为背景,通过人机工程学分析和色彩搭配,设计钻机自动上下杆装置,并采用Solid Works进行三维仿真分析,为煤矿生产过程中人-机和谐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现状的研究,发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存在处理方式及过程繁琐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针对该问题,提出采用线上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与线下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相结合的O2O模式智能回收系统,实现对城市生活垃圾智能高效处理回收,以降低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处理成本,提高有效回收效率,为节能绿色生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4)
现如今,人们对图书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但是对书籍利用率普遍不高,以我国学生为例,书籍利用率仅为六成左右,大约五成的书籍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因为国内没有统一的回收方式或再利用的方案办法,大多数情况下书本得不到再次利用,蕴含知识的书籍成为生活垃圾。在美国、德国、日本等诸多发达国家都有学校在进行教材的循环使用,我们国家包括上海在内的许多城市,也在学校开始试点推广教材的循环使用。很多学者也进行了一些图书分类和识别技术的研究,其中张帆等提出了一种图书回收装置,它由图书输送机构、图书检测装置和夹书机构组成。但大部分学者将注意力集中于图书馆的管理系统中,并没有对二手图书的回收进行相应的研究。由于目前在售的大部分图书都贴有条形码,条形码能够在计算机中反馈出图书的分类信息,因此借助于条形码技术设计一套废旧图书的智能回收装置具有一定实践性。  相似文献   

8.
在"珍爱碧水蓝天,建设绿色油田"的环保理念下,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的油井套管气回收工作整体"率到量不到"的矛盾日益突出.公司采用的套管气回收装置易失效、成本高,特别是油井无回收压差导致回收效率低,资源浪费,存在污染风险.为提高套管气回收量和消除环境污染风险,通过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从功能分析、因果链分析、最终理想解等思路入手,利用创新工具,提出一套油井套管气分类回收解决方案,并进行方案评价,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科幻电影《机械姬》以"机器人"为题材、以"女性"机器人为主角,在人机关系层面,提出了三个问题:图灵测试方法、人类和人造物自我意识的界限、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影片中检验机器人意识的测试方法其实并非图灵测试,但其具有效性和优越性,其实质是对"人机意识"的区分标准;判断机器人是否具有意识的标准在于"理解力",而区分机器智能和人类智能的标准却在于"感觉";虽然智能机器人"能够"理解人类伦理原则但不一定会认同,故,机器人不会拥有与人类不一样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垃圾分类和资源浪费现象,提出了基于ThinkPHP框架的辅助垃圾分类回收客户端结合的管理系统。该系统以网站和手机智能移动客户端(APP)作为载体,包括基础信息管理、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分析、以及系统管理等,并利用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技术,实现垃圾投放的有源可溯,并通过奖惩结合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建设,同时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利弊,以及垃圾分类后处理过程,帮助民众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对节能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透平作为一种能量回收装置,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冶金农业等相关行业中,针对能量回收透平装置的研究和专利申请也成为一个热点。本文以度衍专利检索平台数据库中的检索结果为样本,从专利角度出发,对涉及透平装置和液力/水力透平的专利申请进行申请量、IPC分类、主要申请人进行统计分析,并重点对透平式能量回收一体机的创新性和创造性进行剖析,对海水淡化高压泵和能量回收一体机做了介绍,为透平装置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背景 当要对一大堆货物进行分类时,我们需要一个一个地查验货物的信息,然后将其分配到不同的区域,再进行细分,工作过程非常繁琐.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有了关于"智能物流分拣装置"的最初设想.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5,(15)
软饮料成为大学生饮水消费的主体,随之而来的校园内废弃饮料瓶的数量不断增多,饮料瓶回收方式有待优化。智能回收装置在校园内还未出现,市场前景可观。就环保角度,饮料瓶回收问题应该得到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其进行回收、兑换、充值校园一卡通。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设计了一种由智能分类垃圾桶和微信平台共同构成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智能分类垃圾桶主要包括自动开合、检测分类、压缩存储三大功能。样机采用皮带传动机构、剪式机构等机械结构,融合红外感应传感器、金属传感器等传感器,采用Arduino Uno Rev3作为控制系统,将各传感器所收集到的信号处理分析,控制各个步进电机带动相应机构运动,实现垃圾桶自动开合、检测分类、压缩储存等功能。微信平台主要推送垃圾分类信息,对公民进行垃圾分类和"3R"概念(Reduce、Recycle、Reuse)的宣传引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基于Arduino开发板的面向服务机器人的简易人机语音交互装置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本装置以Arduino开发板为核心,应用LD3320语音识别模块对语音进行检测识别,并根据相应的语音指令执行控制小车的运动,相比于传统的按键控制、红外遥控等方式与机器进行交互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升,实现了简单的人机语音交互,是构建智能服务机器人的主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6.
当前各大电视厂商顺应"智能"大潮推出了形形色色的智能电视。这些所谓智能电视仅仅是将手机和平板端系统和应用生搬硬套的移植过来,产品设计缺乏对用户和使用环境的考量,不能带给用户良好的体验。本文从家庭用户电视使用环境作为切入点,从时(时间)、事(事件)、饰(装饰)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找出用户在使用环境下的典型生活方式和人机关系,为未来智能电视发展提供一定的设计支撑。  相似文献   

17.
无人机离开"隔离空域"进入"融合空域"是无人机扩大应用范围的必然趋势,无人机安全风险运行评估是空域集成的关键因素,是衡量无人机是否具有"有人机"的安全标准的重要指标。首先对无人机的分类以及应用情况进行结合;再对安全运行情况进行介绍;最后介绍无人机相关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饮料行业、矿泉水行业等的不断发展,饮料垃圾瓶、废弃酒瓶、矿泉水瓶等垃圾瓶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如果依靠人力资源来处理这些垃圾瓶,不但回收效率低而且回收成本较大。因此,对于垃圾瓶自动分类回收的研究,受到了愈加广泛的关注。本文笔者结合所学知识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围绕简易型垃圾瓶自动分类回收装置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点阵码是以信息编码和图像处理为核心的基础信息技术,基于点阵码的新型人机互动方式是服务于"智慧城市"的一项新技术。文章对点阵码的分类、特点、现状进行了研究归纳,重点阐述Grid Onput点阵码技术。进而将之与电子射频标签技术进行比较,并提出基于Grid Onput点阵码的UU-POINT技术在电子书包、防伪溯源等领域创新性的应用实例。最后对基于点阵码的新型人机互动方式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械-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本文就人机工程学科对非致命武器进行分析,指出以人为本理念将成为武器装备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