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金萍 《甘肃教育》2023,(13):15-19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如何协同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要积极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增强协同效应。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高校必须紧紧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以课程为中心,围绕课程的分布、内容、方法和资源,构建课程分布“以一导多”、课程内容相互补充、课程方法相互促进、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课程联动机制,强化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打造全课程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杨斌 《文教资料》2021,(4):84-85
在协同育人的视角下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对于增强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现状,提出有效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文化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教育部门越来越关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思政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施“思政课程”是使学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素养、构建更加准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要把新时期的教学需求和思想政治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文章在“课程思政”的基础上,论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使命。新时代高校在不断的探索中,从课堂教学、学生需求和育人平台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但协同育人在制度建设的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健全和教学内容的整合方面还存在问题,在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教师的协同认知方面还有困难。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想政治协同育人要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整合教学内容、深化学科融合和增强教师的认知等方面下功夫,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思政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教学理念及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格和德行。正因为思政教育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高校务必予以重视,积极引进最前沿的思政教学理念,运用适合大学生的创新化教学手段,提高思政教学质量,强化思政教学有效性。从多个层面阐述高校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意义及具体教学策略,推动思政教学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6.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新范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要求.怎样推动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同步实现,平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是当前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瓶颈之一.在遵循政治性原则、以生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和求实性原则基础上,应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统领作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点,打造核心课程,构建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协同育人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作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具体路径是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课课程体系应注重课程融合的科学性、强调课程融合的灵活性、强化融合研究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扎实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是助力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改进和加强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途径。因此,高校要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加强思政课内涵式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推进,从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敢想敢干、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9.
张绮 《大学教育》2023,(12):142-145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文章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高校钢琴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当前钢琴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知识传授和社会主义价值引领上尚存在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相互脱节现象,主要依赖于思政课课堂教学。文章旨在发挥“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通过构建高校各类课程协同育人机制,使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促进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真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价值性。  相似文献   

11.
社会稳定的内涵因认识能力不同而出现差别。新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稳定具有导向作用。社会稳定视阈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策略主要有:树立"以生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为社会稳定提供群众保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为社会稳定提供组织保证;健全大学生制度保障体系,为社会稳定提供制度保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社会稳定提供环境保证。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对社会主流政治文化即政治上层建筑的指导思想认同与否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与稳定,进而关系社会政治体系的稳健运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效果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偏差。为此深入分析政治社会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关联性和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态度免疫效应,并初步探讨了导致这种态度抵制现象的原因,以及对策。提出,要避免教育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态度抵制现象,应努力使课程内容弹性化,保持与社会和时代变化的同步;教学过程灵活化,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强化与实践的结合,抓住活动教育的最佳契机。同时,文章亦提供了如何利用社会心理学的态度免疫效应来加强高校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创业"一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为顺应时代需要,在高职院校中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已势在必行,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探索道路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对创业教育起到其它课程很难起到的特有影响,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切不可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能发挥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各高校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无论从数量、结构、教学科研和教育培训等总体情况,近几年都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系统地从思政课教师继续教育情况来看,还是不尽完善和理想,而高校思政课教师继续教育问题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根据2012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继续教育明确提出的有关要求,需要从形式、内容和机制等各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继续教育深入研究,积极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论专业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更面临看理惫、方法、内容以厦技术上的挑战。需要不断的创新。本文秉持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对我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厦其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就专业社会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提升和创新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和论证。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高度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产生重大冲击的背景下,初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是对高职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是相对薄弱和滞后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在了解民办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客观实际和充分认识离职生特点的基础上,用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效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电大全日制学生(以下简称电大学生)的构成出发,认真分析电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学生的生存信念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幸福观教育,建立学生乐观、积极、向上、健康的生命观,使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学生的现状,贴近他们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研究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面向智能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直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明晰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导向和功能作用;以课程与教学论为指导,强调“智能+”赋能思维方式转变,突出智能技术赋能教学创新,形成智能时代课程思政的设计理论;提出了确定课程思政目标、重构课程思政内容、选择课程在线平台、开发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课程思政基地、开展课程思政活动、实施课程思政评价的智能时代课程思政设计方法,以期为新时代我国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