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感觉到,泪水正逐渐使双眼朦胧起来。我忙碌地奔波于教学楼的每个角落,企图用最简洁的方式让自己的心情不再沉重、不再伤感。毕业,什么是毕业?当我还沉浸在考试前和朋友们战斗于网吧的快乐中时,我终于感受到了时间的速度——这是连练成了绝世轻功的韦一笑也无法超越的。它让我经历了恍惚的三天中考,从而又必须经历现在这即将出现的场景。我回到班里,朝迎面走来的同我一样忙碌的每一张熟悉面孔报以最真  相似文献   

2.
书市的细节     
想想这六年的经历却有些许怀念,一种强烈的书市情结如恋爱一般,对所经历的细节的回忆常常让我痴迷。六年来第一次不再参加全国书市的参展策划,我深深地松了一口气,这是个累人的活儿,每一年都要有新的创意去超越之前让我几乎黔驴技穷。但想想这六年的经历却  相似文献   

3.
田洋 《大观周刊》2012,(1):177-177
毕业后的跌跌撞撞 在经历了大学四年后.音乐学专业毕业的我选择了一份完全和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企业文化宣传专员。虽然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相去甚远.但由于有了学生干部、院报记者的经历,这类以执行为主的工作还是能够胜任。  相似文献   

4.
淡泊名利执着事业谭祥金(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一)我出生在湖南津市市一个贫苦的家庭,父母都是文盲,父亲饱经风霜的经历中,尝尽了不识字的苦头,因为我是长子.下决心让我念书。父亲以后说,当时只想让我念完小学.认识几个字就行了,由于解放了,我才能继续念下去...  相似文献   

5.
二冬和我是北京大学硕士、博士同学.毕业后又都留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工作。多年在一起学习、生活和工作.我们相互之间已经是心领神会。他稳健的脚步声,他的微笑.他的一声老陈.总让我感到亲切和可信。2004年五一过后,当我听说二冬气管上长了恶性肿瘤.情况异常危险,我简直不敢相信。二冬是我们同学中最酷爱体育的人、我们经常在一起踢球.他是主力前锋.平时很少生病。这时候我突然感觉到我们毕业以后太忙了,没有多少时间来交流。现在他病了.我更怀念我们过去经常在一起的日子了。  相似文献   

6.
G:我知道您毕业于著名的斯坦福大学传播系,从那里获得了博士学位。能否先谈谈您求学的经历?P:1985年我在汉城大学硕士毕业,立即到美国去攻读博士学位。当时在韩国,硕士毕业到美国直接读博士的,我大概是第一个。在斯坦福的第一年,我深感贡任重大,学习特别努力,因为学习非常紧张,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一心学习各种理论和方法,结果,全部必修课的成绩是优秀。斯坦福的传播学是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占主寻地位的,那一年,我系统地学习了方法论、统计学等经验主义研究的强项课程。 一年以后,我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开始较多地思考如…  相似文献   

7.
当我回首自己走过的人生轨迹时.从当初的一个艺术学校的小舞者.到京剧院的门徒.再到影视演员.直到现在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似乎我的一生要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是艺术.让我品尝到人生的丰富:让我深切体味到人生的百况。在其中.当节目主持人的经历.让我时而为之倾心,时而为之神伤,时而为之陶醉。  相似文献   

8.
这是我第二次见到陆地,第一次是他去我们学校讲课,这次是在他的家中。但是听到并开始关注陆地这个名字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听说他,是因为他是我国大陆第一位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关注他,是因为他在我国电视产业化研究中的建树。陆地1985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先后供职于蚌埠市建委、蚌埠日报社。1990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攻读第二学位,1992年7月毕业后进入《中国青年报》,在当时大名鼎鼎的“辣椒”版担任了近两年的编辑。应该说,陆地的这段经历与当时大多数人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按他自己的话说,“当…  相似文献   

9.
看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这个题目,通常想到的是那些我们很熟悉的几个概念和比喻,写40多万字.能写些什么呢?我是带着这个疑问来读陈力丹的新著《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的。但是,我很快就进入了马列思想的活的境界。通过这本书的分析,他们不再是需要仰头看的崇拜者,而是与时代和具体的生活经历融为一体的思想家或政治家。他们的新闻和宣传思想.其实是从许多教训或经验中概括出来的,各有很具体的阐发背景。  相似文献   

10.
采访刘洪源。他的主持人的语速和个性特征。让我想起了临毕业时同学给我的留言:我的苦嘴这回可有时间歇歇了。打开采访机,静谧的小屋里充盈的都是刘洪源的话——  相似文献   

11.
文玉萍 《图书馆论坛》2005,25(5):209-210
我1992年毕业于延安大学中文系,并于当年留校在本系资料室工作。我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也从这一天开始。屈指一算,工作已整整12年。12年的工作,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说长是因为它毕竟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占有很长一段时间,说短是因为和图书馆、资料室工作的老馆员比,我的工作时间太短。在逝去的岁月里,我对图书管理工作的认识,也产生过多次波折,但最终自己还是认同这一工作的神圣性和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我恋上“爬格于”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1962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了生我、育我的家乡──未央区草滩镇东兴隆村。回村后.我利用工余时间搞宣传工作,并办起了油印小报《东兴通讯》。我们办小报得到了当时下乡记者张扬(现西安日报政法农财部副主任)的亲自指导,他教我们如何写稿、编稿、办小报,如何写新闻报道。张扬同志是我第一个老师,我的第一篇上报稿子《铁人队长》是他帮助我反复修改后上了西安日报。这大大激发了我的写稿热情.接着有几篇稿也见报了。1984年3月13日,我被调入未央区委宣传部担任通讯干事,从此,跃入…  相似文献   

13.
2008年3月.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空降兵某师.成为一名基层排长。走出校门踏进营门,对于我这个视景仿真学的研究生来说的确有些不适应.战士们的“有色眼镜”、领导的“特别关注”、生活的千篇一律、训练的按部就班等等这一切,让我无所适从。想起导师离别时的箴言,心里落差越来越大.我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相似文献   

14.
去年党的生日这一天.重报集团资料室来了一个清瘦的年轻人。名叫王茂华.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中系,曾就职于国内某电脑公司,这些最基本的信息就是我们对他的全部了解。在资料室工作15个月以来,他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有两个:第一.他工作的时候总是用小跑;第二,接受任务只有一句简短的肯定答复“好的”。看起来他似乎没有抱怨或要求之类的烦恼.我想,他应该是在承受压力和迎接挑战的过程中享受着成长。  相似文献   

15.
我与档案     
档案是很美的,但要搞好却很难.我与档案,坎坎坷坷.一路走了三段,先为初识.次多应用.后是主业,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学生时初识档案。1965年14岁初中毕业后上高中前,“革”了.我在学校的“资料组”管档案资料收集、宣传材料编印。那时只知道有“档案”这件事。  相似文献   

16.
寻找支点     
寻找支点任火【唐山】当了编辑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摆脱不了恍然如梦的感觉。然而我明白,这是真的,我的感觉好极了─-我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支点!说不清楚我是怎么爱上文学的,这或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他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然而,父亲却极力反对我弄文学的。每...  相似文献   

17.
1.您在印刷业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现在您从事的工作和岗位是什么? 到恒晟图文工作是我第一次接触印刷业。进入这一行业其实非常偶然。当时恒晟图文正处于第二次发展的机遇期.他们认识到管理对于一个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性,打算加强管理。而之前我在很多行业的工作经验和积累让我有兴趣也有信心做好这份工作。同时.我认为身在这样一个行业和企业,我们有可能、也会有能力为这个行业制订规范和标准。这些工作是我以前所没有经历过的.对我是一个挑战。所幸的是,恒晟图文接纳了我这个“门外汉”,我成为恒晟图文发展过程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聘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18.
每次采访都是一次学习.每次学习都是一次成长.每次成长都是一次考验——身体和心灵都要经历的考验。采访杨小平这位藏族三级军士长、陆航学院某飞行训练团导航台台长13年捐资救助一对汉族姐弟的感人事迹,不仅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还让我的身体也经历了严重的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9.
笔有一位朋友.在读理科博士.本来去年就可以毕业的.可他孜孜不倦想考公务员.去年因为差几分没考上.于是把毕业时间推后.今年接着以应届博士毕业的瓷格继续参加公务员考试。他的很多博士朋友报考公务员的不在少数。公务员薪水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现在挤此独木桥的莘莘学子却乐此不疲。大有非此不干之势.这其中不乏有术业专攻的博士、硕士.难道他们已经不再去想学以致用吗?  相似文献   

20.
看着你们穿着同是租来的长袍和帽子,我仿佛又回到了25年前——当时我也是这身打扮。在阔别了斯坦福25年以后,再一次站在这个讲台上,我应该向你们传授一些什么。现在让我就从自己21岁毕业那年说起,跟大伙儿谈谈自己过去25年来那些寻寻觅觅、磕磕碰碰的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