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华夏地域文化传播研究成果颇丰。在内容分析方面,“传播论”认为挖掘、认知本地文化是传播之始,但内容编码上还要下功夫;叙事分析深受青睐,个案研究是天然选择。在媒介分析方面,新媒体新技术深受追捧,地方媒体是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且必要推手,交通工具与设施化为传播媒介,地方高校是地域文化传播的中转站,汉语国际教育是地域文化传播的新媒介。在效果研究方面,量化研究少而精,质化研究多而不强;效果应用主要服务地方党政系统,集中旨在提升未然效果。其总体特征是还处在破土而出的成长期,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的主流媒体对草原文化节的报道主要以文化类议题为主;在叙事框架上,媒体的落脚点都在构筑草原文化节的盛况和内蒙古文化大区的形象上,广泛采用了"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基调、叙述的话语形式和光辉泛化的修辞手法,多数媒体较为重视图片对传播效果的辅助功能。未来可以考虑从突破民族文化传播的宣传范式、提高民族文化传播的议程设置能力和丰富民族文化传播的方式及手段等方面来优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当代媒体竞争格局下,方言媒体手段的运用符合电视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以及受众心理的多元文化需求的需要,使其有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大众媒体中的方言手段在凸显地缘文化特质、构建和谐多样的地域文化生态区域等方面作用尤其重大.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电视新闻报道影响力被稀释的背景下,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要成为主打强档栏目,必须创新。乡土文化正是地方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源泉,其具体策略是:深度理解乡土文化,理念上有效提升时政报道创新意识;有机融合乡土文化,实践上积极探索时政报道创新途径;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内涵上充分体现时政报道创新的以人为本;拓展传播资源空间,实现时政报道传播的最大化提升。  相似文献   

5.
虚假新闻之所以能够突破媒体制定的严格编审关口登堂入室,甚至在一些大刊名台上传播,说明目前媒体在报道的口径上普遍存在着重制度建设轻过程管理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暴露了新闻制作过程中的缺陷;二、反映了受众心理的关注度;三、评判、制裁的标准不足。对虚假新闻,媒体工作者要具备高度的警觉性。  相似文献   

6.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国际间的竞争与较量,不再仅仅局限于以经济、科技、军事为标志的硬实力比拼,而是更多的依赖于一国的文化软实力。国际传播能力作为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其自身建设的实现程度直接体现着一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同时作为文化国际传播、文化力量展示的重要载体与渠道,也关系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程度和影响深度。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路径包括: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增强战略意识;加快新老媒体深度融合,打造国际一流媒体;重视网络媒体建设,构筑文化传播阵地。  相似文献   

7.
传播地域文化是地方电视栏目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地方电视栏目可以通过物质、制度、哲学三个层面全方位地传播地域文化。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市井发现》栏目在传播长沙地域文化时注重捕捉地方特色,反映地方风貌,并通过情感贴近来构筑心理认同,在节目中融入浓浓的地方情怀,体现出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潘再成 《考试周刊》2007,(49):105-106
大众传媒以学校篮球赛事为载体,实现其娱乐化、大众化、商业化;学校篮球赛事文化成为媒体传播的重要内容。同时大众传媒对学校篮球赛事的宣传和报道,极大地促进了篮球运动文化在我国学校的传播、发展与完善。学校篮球赛事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9.
广府文化在传播内容、传播秩序、传播体系、传播机制方面出现了影响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障碍因素。加强和改进广府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以下进路:从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提升其软实力方面提供内在驱动;从加强广府话语体系建设,构建文化国际传播新秩序方面奠定学理基础;从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其国际传播体系方面夯实平台支撑;从创新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贸易顺差、优化人才培养路径方面增强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媒体在北京奥运报道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媒体在对北京奥运的报道中,既要承担起全球多元文化交流和沟通的重任,又要展示出自己的文化传统。在报道内容和报导形式上,可以从摈弃金牌报道模式、淡化政治色彩、突破议程设置、进行视觉文化传播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和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下,在伴随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和承接外来文化挑战的互动格局下,“湖湘文化”要发挥自身“趋时应变”的能动意识,在对外传播中首先要明确“湖湘文化”的传播目的,转换对外传播的理念;其次要基于当代国际传播环境,从“内涵的层次化”、“表象的多样化”和“受众多元化”三个方面探究新的对外传播策略;进而开掘出官方与民间协同共振、传统与新兴媒体融合,以及事业与产业形态联动的“湖湘文化”对外传播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商洛学院学报》2016,(6):92-96
区域形象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媒介的呈现和塑造来传播的。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对《人民日报》陕西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可以认为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媒体对陕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报道是真实、客观、公正的,《人民日报》呈现的陕西形象与陕西政府希望的"三强一富一美"的西部强省形象较为接近。陕西自身在塑造和传播地区形象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高度嵌入下,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呈现出技术化逻辑。智能媒体因其普及使用率高、传播投放率精准和社交可供性强的特征,成为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能的新路径。智能媒体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具有维护智媒传播场域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实现红色文化传播的场景化叙事和重塑红色文化媒介记忆三方面的传播价值。通过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数字智能库、强化议程设置来突出红色文化传播议题、构建传播效果评测机制以及运用智慧营销观念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播,将成为智媒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地域特色文化对塑造区域形象、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区域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时代为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传扬地域特色文化内核与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有机结合,借助新媒体传播方式使其创新发展;同时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品质,实现地域特色文化的全面传播。  相似文献   

15.
传统媒体对于文化认同建立的影响较以往大大减少,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开始成为构建文化统一性的重要力量。由于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认同表现出较明显的碎片化特征。本文以中国日报网旗下微信公众平台中国日报网双语新闻为例,从发展、受众心理以及媒介优势三个方面,就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如何更好的发挥社交媒体作用,在跨文化传播中建立起新时代的文化认同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淮河流域传统民歌的过渡性与融合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  张莉 《黄山学院学报》2009,11(2):136-139
淮河是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淮河流域在文化的传播上自然地成为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过渡带.淮河流域传统民歌音乐审美特征与其它地区相比,在体裁、调式音阶、节奏节拍等方面存在多重风格并存的融合性与突显的过渡性.通过对淮河流域与其它地域典型传统民歌的剖析发现,淮河流域的传统民歌在传播中一方面完整完善着自身的曲调结构,一方面又随时空的转换,经过不同地域文化的滋养,不停地发生着由量变到质变的创新而最终融合孕育出众多新的曲体来.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武术衍生出不同流派和拳种。文章从地域文化入手,分析地域文化与武术拳种的关系,进而探讨武术的发展,认为:武术的发展应立足于拳种,充分发掘各拳种资源,以拳种的方式推广与传播;同时,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强调其文化属性,充分发掘其文化资源,并使其与当地地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与当地文化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重视人文关怀已成为当今主流新闻传播观念中的一个亮点,这是新闻媒体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塑造媒体良好形象乃至提高市场竞争的关键,也是一家媒体威望的重要标志.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人文关怀在当代新闻传播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传媒文化是建构未知的受众或拥有想象中的受众的传播系统。它的触角已经伸向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为了实现其最大限度地吸引大众这一恒定目标,传媒文化建立了一整套自身的话语系统,其话语策略是:设法邀请受众“参与自我建构的过程”;视觉中心主义的幻象复制;戏剧化的表演或作秀。传媒文化的这套话语系统对受众接受心理具有相当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使“观看”仅仅成为习惯;从理性堕入欲望;引发受众的戏剧化心理趋势。  相似文献   

20.
经过数十年的磨砺创新与演进,中国电视媒体以其特有的传播形式和文化符号,通过新闻、服务、娱乐三大节目版块,在主流文化导向,大众文化传播,多元文化融汇等方面展现出了其鲜明独特的文化表征;过去一度有人提出的"电视传媒缺少文化"的观点理应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