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死亡书写一直以来都是儿童文学创作中较为敏感的话题。随着当代儿童自杀率的提高,如何让儿童文学蕴含生命教育和死亡哲学的双重内涵,成为儿童文学作者思索的问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顾鹰的童话用爱作为死亡书写的底色,呈现出一个又一个温情的生命故事,赋予儿童读者成长的勇气。本文结合顾鹰的《狗先生》和其他作品分析顾鹰童话中的“死亡”,主要聚焦《狗先生》的时空观、伦理观、生死观,探索顾鹰作品中死亡书写的疗愈价值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纪想文学以它“亦真亦幻”的艺术魅力。感染并征服着全世界的读者。在中国,儿童幻想文学刚刚兴起,应运而生的一批创作各具有特色。薛涛的新作《精灵闪现》,在这些创作中显得突出而富于世界儿童幻想文学名著的风采。它不仅充盈着哲理感、使命感等深刻的内容。同时,在纪想文学的形式上也有所创新和突破。应该说,薛涛是具有强烈文本意识的作家。评析《精灵闪现》的文本意识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儿童纪想文学。  相似文献   

3.
张桂芝  杨旭 《考试周刊》2010,(35):27-28
现如今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但是死亡也随处都在,比如局部战争、自然灾害、人正常的生老病死等所带来的死亡。人类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作家在其作品中都有对死亡的描述,海明威是一位伟大的战争小说作家,他的一生中面临着很多的死亡,他的作品是其丰富的人生体验的展现,因此对死亡的描写非常多。读者通过对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男主人公们对待死亡的态度的研究可以看出处于不同时期的海明威,对待死亡有着不同的看法:由早期惧怕死亡到后来直面死亡。对海明威死亡观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不要惧怕生活中的死亡,要勇于直面死亡。  相似文献   

4.
幻想文学以它"亦真亦幻"的艺术魅力,感染并征服着全世界的读者.在中国,儿童幻想文学刚刚兴起,应运而生的一批创作各具特色.薛涛的新作<精灵闪现>,在这些创作中显得突出而富于世界儿童幻想文学名著的风采.它不仅充盈着哲理感、使命感等深刻的内容.同时,在幻想文学的形式上也有所创新和突破.应该说,薛涛是具有强烈文本意识的作家.评析<精灵闪现>的文本意识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儿童幻想文学.  相似文献   

5.
薛涛诗作中存在着丰富的植物意象,其作为诗人思想情感表达的载体,具有深刻的意义。薛诗中的植物意象具有较为明显的审美意蕴,它们将诗人难以名状的或不便于直白表露的情绪具体化、固定化、外显化,从而使得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薛涛真实的心理活动和作品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6.
论伍尔夫与勃朗特的心灵与创作之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生在维多利亚时代不同时期的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勃朗特姐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精神联系。揭示这些联系及其内涵,不仅有助于读者将作家作品中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中的形象结合起来,加深对作家和对作品的理解,同时,提供一个新的视野,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独特而复杂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7.
文学审美和创作中的空白意识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作家在作品中有意或无意留下空白,增强了文学的空灵朦胧之美,可以刺激读者的阅读欲望,去追求文学的底蕴,而读者通过对空白的再创造,可以使作品的意境和形象更加完美,从而完成作品的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8.
于洪波 《海外英语》2015,(1):186-188
薛涛,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不仅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而且在中国整个文学史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薛涛诗词翻译的研究不仅可以加强译语读者对薛涛本人和其诗词的了解,同时也能促进中国古典文化的广泛传播。该文介绍了薛涛诗词的英译概况及其诗词的英译研究的情况,并对薛涛诗词英译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对薛涛诗词的英译提供一些帮助,推进西方世界对薛涛诗词的进一步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因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而深受中国读者喜爱.在对茨威格作品的阐释过程中,读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重新挖掘茨威格作品的审美价值,建立了一个新的审美视界,他们再现了茨威格作品的思想性价值,使其在虚构与真实之间的互动中获得实现.  相似文献   

10.
正魔幻世界在哪里?在充满想象力的孩子的童年里,在相信爱和奇迹的作家的笔下。《当代外国儿童文学名家比安卡·皮佐尔诺作品》是一套奉献给小学中高年级读者的儿童幻想小说系列。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比安卡·皮佐尔诺营造了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神奇世界,读者会在紧张刺激、  相似文献   

11.
渡边淳一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爱情小说”作家,以《失乐园》红遍中国,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其作品大多数都围绕着性、爱和死亡这三个主题展开,反映出作家的情爱观和对死亡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东北女作家萧红短暂的创作生涯中,儿童视角的运用是其作品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儿童视角的叙事特征包括儿童开放式的视野、拟儿童化的语言和复调式的叙述。儿童视角在作品中的运用,使作品具有天真烂漫的情致,为读者构造了一个纯真的童心世界,同时也体现了以儿童逻辑刻画国民灵魂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会 《文教资料》2009,(36):14-15
《你是我的宝贝》是一部以智障儿童为主人公的小说.作家黄蓓佳用充满爱的笔触,以亲切、清新、毫不做作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一个智障孩子的生存空间和内心世界.为读者打开了直面这个特殊群体的一扇窗,打破了人们对智障儿童可能存在的忽视和误读。作家通过刻画贝贝的形象。突破了以往作品中的快乐写作,开始探索关于生命的深刻写作。同时,这一特殊领域的开拓也填补了儿童小说创作题材的空白。  相似文献   

14.
虚构作品中,读者可以聆听到叙述者和作家的双重声音。叙述者以直接叙述和心理描写或"叙述者干预"的方式向读者传达其声音和表明其对故事中人物及事件的立场以及自己的价值观。作家也可以介入到作品中以多种的形式传达其声音。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使用了"作家介入"表明了虚构作品中存在作家声音,并对作家声音的表现形式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 作家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又是文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虽不等同于文学研究,但又与文学研究密不可分。 作家之所以称为“作家”,是因为他写有作品,所以作家离不开作品。而作家要写作品,又总要表现一定的社会生活,因而作家又离不开现实。作家创作的目的是要让读者看,使读者得到教益,得到美的享受,因而作家离不开读者。因此,研究作家离不开研究作品、研究现实、研究读者。在这点上说,作家研究是与对文学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思考紧密相关的。但作家毕竟是整个文学  相似文献   

16.
儿童文学的成人化在近年来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作品、作家、读者和儿童世界四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表现。而儿童以及儿童文学的成人化,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商业特性、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和消费文化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我们仍应该适当地保护儿童的“不知情权”。  相似文献   

17.
立极于1998年首创心理咨询小说,而《美丽心灵》则是此类小说的大成之作。这部作品的文学功能有三:其一,从文学作品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心灵疗治,作品中的人物在完成疗治的过程中也使读者能够由此观察自我、了解自我,并找到一条解决自身问题的有效路径;其二,作家主动承担向儿童呈现各种苦难形态的社会责任,也由此体现出作家试图用文学的力量平复这些苦难的良苦用心;最后,作家在作品中将人的精神心理危机做了全面的展示,其终极目的则是对经历苦难后的即将崩塌的精神心理进行重新启蒙、开化和重建,这是文学的教育功能的本源表达。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对特定时代儿童世界的展现去反映无法穷尽的现实儿童世界的本质,儿童的共时性、超时代性、无限性就在具体的时代性、有限性之中得以实现。作家对儿童世界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描写受到儿童感性世界的无限性、作家创作的理性规范以及多样统一的艺术手法的制约。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必须在儿童世界的有限与无限二者的交叉点上发射象征性儿童生存方式的光彩,才能显现儿童文学特有的美,才能提升儿童读者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9.
儿童文学作品中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形象,满足了儿童读者异想天开爱幻想的特点,从而受到追捧。因此,从著名的哈利·波特到小魔女琪琪等魔法师形象都充斥在各国的儿童文学中。本文以中国作家伍美珍的《小魔女蓝小鱼》中的主人公蓝小鱼和日本作家角野荣子的《魔女宅急便》中主人公琪琪为例,从人物语言、性格塑造、读者群体三方面比较中日儿童文学中小魔女形象的差异及其影响。同样体现了成长的美丽与忧愁,但日本作家的作品更具启发性和可读性,读者群更广泛。  相似文献   

20.
接受美学理论在西方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特点是以研究读者的接受为中心。接受美学认为,作家写出了作品只是完成了文学活动的一个部分。作品本身并不产生意义,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读者阅读和接受作品的时候,作品和作家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并发挥作用,否则只是一堆废纸。读者的阅读和接受与作品本身同样重要。接受美学要求把作品和读者的关系置于阅读活动的首要地位,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从接受美学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对英语阅读教学有益的启示。启示一:学生应该是课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