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述引语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部分,它被认为可以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消息来源、转述方式和转述动词等方面分析了三篇英语新闻报道中的转述引语。研究表明,新闻报道中的转述引语并非绝对客观公正,报道者往往以各种方式对转述引语加以控制,使其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交际目的采展示给读者。  相似文献   

2.
梁娟 《华章》2008,(18)
新闻语篇中,作者可以通常通过言语转述来影响读者的观点,而那些没有改变转述内容的报道也可以通过改变间接转述性消息的转述动词和转述顺序来影响读者的观点.本文分析了一篇新闻语篇中的转述动词和转述顺序后,通过改变转述动词和转述顺序来改变了报道的引导结果,阐述了转述性动词和转述顺序在新闻语篇中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的客观、中立原则以及事实与价值判断相互分离的理念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然是新闻业的主流报道理念,被奉为新闻业的职业规范和基本原则。新闻语篇中转述动词的使用旨在增强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由于转述动词构成引语最直接的语境,具有预示和支配其理解的功能,转述动词常常舌头这被转述者或作者的态度及观点。本文拟以有限的语料为基础,考察《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尝试对其使用转述语的异同做出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4.
转述引语是新闻语篇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它可以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篇中隐形传递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各种语言资源表达出来的。通过从消息来源、转述方式、转述动词三方面对《中国日报》与《今日美国》中关于克里访华的两篇新闻报道中转述引语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帮助读者透过新闻事件的表象揭露本质,培养和增强其批评阅读意识。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进行最主要途径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人们在分析英语新闻语篇时尤其关注新闻转述引语。虽然新闻报道一再强调客观、真实,但是报道者以不为人察觉的方式传递自己的观点,从而影响读者。通过对"China Daily"的一篇英语新闻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从转述方式、转述动词和消息来源等方面考察在新闻转述引语中意识形态如何影响语言的运用,语言如何为意识形态服务,传播并强化特定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6.
吴红燕 《英语辅导》2010,(4):120-122
新闻报道通过采集大量引语的方式来构建语篇,引语的形式和内容是决定报道者传递信息的关键因素。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通过《中国日报》《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三家重要新闻传媒对阿拉法特病逝的新闻报道的对比,发现转述引语的形式和内容均体现报道者的主观态度和意图,从而揭示新闻报道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内容。  相似文献   

7.
张杨静 《海外英语》2011,(4):257+259
该文以与美国总统竞选相关度很高的新闻语篇为语料,选取语篇中出现的转述动词为研究对象,以对比的方式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验证新闻语篇中的对话性及对话性所体现出的权力,意识形态和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转述言语作为新闻报道的关键要素,在新闻语篇中广泛存在,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拟从转述类型的角度,借助语料库工具,对新闻语篇中的转述言语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针对筛选的部分对新闻语篇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从中发现,间接转述是新闻语篇中出现频度最高的转述类型,其次是直接转述,而其余的三种转述类型自由直接转述、自由间接转述以及叙述性转述则出现频度相对较少。在将语言学、新闻话语分析、语用学等理论应用于转述言语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语料库技术和工具,不但有助于加深读者对转述语言的认识,还进一步丰富了转述言语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同时对于英汉教学和新闻传播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转述动词是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中的重要成分。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是构成小说人物语言的核心内容。借助语言学和叙事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使节》男主人公语言中的转述动词。通过研究发现,转述动词在小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转述动词提供了信息的来源并通过这些转述动词生动地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由此可以帮助我们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基于Halliday的三大纯理功能理论,随机选取理工科英语学术论文200篇,从引用类型,转述动词及时态3个方面对引言部分的转述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3者都为反映作者真实意图发挥着一定的功能。这一发现对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正确使用转述结构,准确解析学术论文中作者真实意图有一定的裨益。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为基础,以西方媒体关于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网络新闻报道为语料,分析和解读媒介的话语特征:词汇和转述引语。研究认为对"二孩"报道的词汇选择上,西方倾向选用消极词汇并持否定态度。本文希望引导读者树立理性的解读新闻语篇的批判性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小说和新闻语体中,"直引结构"是最能充分体现口语交际过程中一切与语言交际有关的语言或非语言特征的语言形式."直引结构"中的"转述分句"表现出语用功能丰富多变的结构特点.现代英语中能引介(直接)引语的动词多达数百个,根据这些转述动词的语义语用特征和逻辑关系可对其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就有限的语料分析中文报纸新闻标题中转述言语的形式和功能,从而使广大读者了解汉语新闻语篇中的转述言语的复杂性。本文主要分析的是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警示引语在中文报纸新闻标题中的形式和功能。分析表明,各种形式上的转述言语为了实现不同的功能会发生一些变化,而报道者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在转述他人话语时也会充分利用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14.
转述引语应辨明信息来源,选择适当的转述形式,表明转述的态度,这些语用规则对语篇分析,英语教学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话语分析的发展,关于转述言语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研究角度,研究者们已不再局限于在句法层面对引语进行研究,更多的是转向了语用语篇层面。本文以《华盛顿邮报》和《人民日报》的报道为例,对引语的转述形式和消息来源进行了初步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16.
批评性语篇分析用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3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转述言语是新闻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常以各种方式介入并影响读者对引语的理解,从而达到对意识形态的操控。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英文报刊中评述中国 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报道,发现中国的报道比西方媒体的报道更加客观,报道者通过运用“预先调整的直接引语”和“非明确的消息来源”以影响读者并传播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英语学术语篇中转述他人的观点目的在于明确研究背景、展示已有的研究成果.选择恰当的转述动词能表明作者是否接受被转述者的观点和立场.基于语料库数据对中国英语学术语篇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中国学者能够恰当使用转述动词,但在语义特征方面,中国学者倾向于选择试探性的或中立的转述动词,避免使用绝对的、批判性的转述动词,语气较为温和.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在报告学术成果时恰当使用转述动词能够帮助其改善其学术交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转述动词是学术论文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作者在转述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时,往往通过转述动词表明作者对被转述人研究成果的态度,从而为自己建立了研究空间。转述动词是学术论文中最清晰的评价手段之一。本文重点探讨了转述动词在学术论文中的分类、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合意性是制约一个言语行为最重要的原则。在法律刑事庭审中,言语行为最强烈地表现为"我""你""他"三方主体的互动博弈过程,不同的行为主体的意图明显可以分为合作与对抗两类,由此决定其中的转述可分析为"肯定性转述"和"否定性转述";而一般意义上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在此也有了不同的意义。进而言之,在法庭上,所有事实的确定,都是通过转述来实现的;同时,所有转述又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无论是"肯定性转述"还是"否定性转述",无论"直接引语"还是"间接引语",在法律言语行为中,一切转述都具有原述性——都必须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由此呈现出不同于文学、新闻、学术等体裁的独特特征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言语转述现象近年来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研究政治新闻语篇的言语转述现象。以《中国日报)(China Daily)和《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30多篇新闻语篇为语料,分析其言语转述特点,探究其新闻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