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主义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女性主义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着变化。继女性主义泰斗波伏瓦之后的另一位关注女性命运的作家莱辛在其《金色笔记》中塑造了两个角色———安娜和莫莉,她们追求思想独立、经济独立、爱情自由、政治平等的两性关系,其生活方式、思想状态已明显打上了新女性的标记。她们为着"自由"而奋进的精神将引领更多女性一路向前。  相似文献   

2.
长随是清代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社会地位低下,长期遭人唾弃;但另一方面却有众多的人群想方设法挤入这一群体。《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多则笔记跟长随有关,从中可看出纪昀对长随是怎样的态度,以及长随在清代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3.
维王三祀二月丙辰朔《宝典》“维王三祀二月丙辰朔,王在鄗,召周公旦。”《集训校释》云:三祀,《唐书·大衍历议》引作“元祀”,今以周历推之,武王元年元余四百九十二,天正已未朔,人正戊午朔,惟建午月为丙辰朔耳。三年二月亦非丙辰朔。当阙疑。在朱右曾看来,武王的元年与三年都没有“二月丙辰朔”。《唐书》是依据“二月丙辰朔”改“三祀”为“元祀”的。因为僧一行定武王克商在公元前  相似文献   

4.
清代“以文学负时望”的著名学者纪昀(1724-1805)创作的《阅微草堂笔记》(含《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和《滦阳续录》六卷),是一部思想内容异常丰富多彩的文言笔记小说集,它融愉悦性情、著述传世、抒写胸  相似文献   

5.
6.
许寅辉的《客韩笔记》是清末民初出现的众多笔记史料中的一部,记载了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作者在朝鲜的经历,是研究甲午战争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对作者亲身经历的探索与分析,一方面发掘出传统档案史料中有意隐去的史实,一方面梳理出印证档案史料记载的细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笔记史料从多种角度更加全面的审视重大历史事件,重新认识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框架里,以文本阅读的方式解析了莱辛的《金色笔记》所描绘的梦境,探讨了主人公安娜以梦境与弗洛伊德式愿望达成之间的联系,从而为解读小说主旨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金色笔记》是当代英国文坛声誉卓著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国内在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中,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多样化,逐渐形成了主题和形象研究、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研?究以及心理分析和宗教批评研究等几个较为集中的研究板块。笔者在归纳总结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基础上试着提出更多的小说研究切入点,为今后对《金色笔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让大家能够对这部作品有更深入地了解。  相似文献   

9.
2007年,英国著名作家多里斯·莱辛凭借《金色笔记》这部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作者在该作品中突破传统写作方式,利用随意、片断的叙事手法和网状叙事结构,形成自身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有明显的受司马迁《史记》及屈原《离骚》影响痕迹。《红楼梦》开卷的“开宗明义”与《报任安书》中的有关段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芙蓉女儿诔》则是直接摹仿屈原的《离骚》,而楚辞中的“草香美人”,与《红楼梦》中的“女儿国”同是文化思想的符号,曹雪芹是古代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1.
《名利场》杨必译本不但表达灵活,不拘泥于原文句式,而且行文流畅,完美忠实地再现了原文风格和文体。依照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验证看出,句子层面,译者将复杂的句子简化为数个核心句;词语层面,译者讲究用词,即忠实原著,又不过多地受原文形式束缚;篇章层面,句子前后调整,使意义联接更加紧凑,译文风格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从教学实践中探索一条解决成人《微积分》教学难的新思路。主要从启发、调动、促进、因材施教,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等几个方面的分析,建立一套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一书成功地塑造了薛公公、刘公公、何太监、花太监等几个宦官形象,剖析了他们与地方官僚西门庆之间的罪恶关系。揭示了明代社会宦官权势显赫,富有豪奢及其与地方官僚狼狈为奸的历史事实。这正是《金瓶梅》现实主义文学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对《长恨歌》的主题意义,人们的理解有较大的分歧。而我认为这是一首对李、杨坚贞爱情的赞歌,理由有:一、作者以"长恨"为题,即已点明了诗的主题。二、唐明皇是一个有情有意"不爱江山爱美人"的至诚君王。三、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尽情描写了玄宗对贵妃的思念。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伴随着音乐发展的需要而诞生。但当时诗歌还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是为配合音乐而作的。乐器作为当时音乐的唯一载体,对音乐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层关系来看,先秦时代乐器的发展与《诗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吹奏乐器到弦乐器,《诗经》的内容发生着潜在的变化,由"雅乐"到"新声",标志着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独立。  相似文献   

16.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春秋时期成书的《左传》保存了大量关于天神、地祗、人鬼的记载.本文结合当时人们宗法、军事等社会活动及社会变革,分析当时的鬼神观和鬼神崇拜,也对当时人们思想上信神敬神与疑神重人两种观点的冲突与发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R密件》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欧文·华莱士(lrving Wallace)一部相当出色的政治小说。它以美国七十年代社会犯罪情况为背景,通过美国社会最高领导阶层中一场惊心动魂的斗争,揭露了美国社会民主制度的黑暗和它致命弱点。书中的美国联邦调查局长泰南利用手中的权利,耍弄阴谋,施展收买,恐吓,暗杀,美人计等卑鄙手段,以达到他法西斯独裁统治的目的;司法部长柯林斯等人识破阴谋,揭露阴谋,最终击败泰南。故事情节曲折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小说语言接近口语,较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8.
试论《桃花扇》的人格意识孙丕文汤国梁孔尚任历十余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而成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名著《桃花扇》,借李香君、侯方域的爱情故事,形象地揭示了南明王朝覆灭的必然性,从中张扬、赞颂的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人格意识。人格一词的涵盖面较广,通常...  相似文献   

19.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小说始终贯穿了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所提出的美与丑、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相对照的创作原则.这一对照艺术原则在小说中得以多方面的实践和运用,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展开的背景对比、情节与场景对比、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比、人物自身的美丑对比,以及人物不同阶段的性格对比这几个方面.雨果运用多样的手法,通过小说中美与丑、善与恶强烈对比的艺术原则,组织丰富多变的情节,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15世纪法国社会光明与黑暗殊死抗争的画卷,表现了他一贯创作的核心--以仁爱为基础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本以历史悲剧《屈原》的作郭沫若在抗战时代背景下对战国历史的独特认识为基础,阐明了该剧“借古喻今”的根据及伦理意义上的“崇高美”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该剧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上的道德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