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雯 《新闻实践》2003,(6):33-34
(接上期)调查结果分析(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媒介的组织机制、运行方法、采编管理流程及其管理制度的关系及现状.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综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闻传播业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和机遇:国际资本窥视中国传媒市场,跨国传媒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对我国传媒业进行渗透和扩张;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传媒学界开始关注中国传媒经济的发展,对传媒经济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研究,但中国学界对传媒经济理论的了解和储备还很不足。  相似文献   

3.
媒介产业化——中国新闻改革的一个现实问题中国新闻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新闻媒介的迅速发展,新闻业逐步显示出产业的明显特征。随着以党报为核心的报业兼并与联合,尤其是报业集团的出现,媒介的产业特征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国家有关管理机构已经明确地肯定了媒介的产业属性,并且十分重视它的发展方向:1987年,国家科委首次编制的我国产业投入产出表,将新闻业和广播电视事业纳入“信息商品化”序列。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报业经营管理”正式列入第三产业。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  相似文献   

4.
调查报告是新闻写作中一种常用的报道体裁。由于它力求反映出事件、经验或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前因后果,从而引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或富有指导性的结论、意见。所以,有的同志称调查报告是新闻报道中的“重型炮弹”。好的调查报告,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在群众中会产生积极影响。甚而,切中时弊的调查报告,还可以为党和政府提供制定或修改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根据调查报告这一体裁的特点和要求;它的容量和篇幅,比一般消息要多要长些。它的内容和写法,比一般通讯,特写更强调叙述事实,找出规律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一直把新闻媒介看作“最好的东西”。他之所以把新闻媒介看成“最好”、“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东西,就是因为新闻媒介同“革命”是紧紧联在一起的。早在68年之前,毛泽东就这样明确地提出了报刊同革命的关系。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他开宗明义地写道: 为什么出版《政治周报》?为了革命。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新闻传播事业迅速发展,大众传媒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随此而来,“新闻策划”越来越为新闻界所重视,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也越来越多。然而,“新闻策划”的学理研究尚不深入,大多停留在总结经验的层次上,对策划的外延与内涵界定不清,理论分析甚至落后于实际运作。不足以为新闻实践导航。因此,这一论题亟待我们作系统、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概说 对日本新闻(当然也包含新闻法制)史的研究,据笔者体会,是一个不断有“惊讶”相伴随的过程。 与欧美各国相比,日本的新闻业起步很晚。至今只有约130年历史。它的第一家日刊报纸《横浜每日新闻》,迟至1871年(明治四年)才创刊。但令人吃惊的是,其发展的速度极为迅猛——约半个世纪后的1924年,《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等大报的期发行数,就突破了100万份。而当时英美等国的大众化报纸,也不过刚刚(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这个水准。换言之,日本只化了大约50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用了大约250年才走完的历程。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8.
调查报告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是报刊上广泛运用的一种体裁。调查报告和其它新闻报道体裁一样,也要具备新闻的五要素,要有新闻价值,用事实说话,要有思想性、指导性、可读性,要写得准确、鲜明、生动。但是,调查报告也有它的特点,主要是:调查报告是记者把调查的情况和得出的结论向读者“报告”。记者用大量事实系统地集中地阐述和剖析某一重大问题,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阐明事物的意义,或深刻说明事件的前因后果,或介绍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和方法;或提出有  相似文献   

9.
新闻要写得深刻有力,首先要采访深入。许许多多新闻记者和通讯员,都很重视深入采访,并从中尝到了艰苦创作的欢乐。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采访不深入,或想深入而深入不下去,苦恼就会接踵而来。什么才是深入采访呢?有的人说,到基层去了,沉下去了,就深入了。有的人说,花好几个月时间,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才采写了一篇新闻,这还不深入吗?也有人说,步行采访,爬山涉水,行程万里,观察现场,够深入的了。这些说法,不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深刻转型的变革之中。我们曾经把这样一种转型和变革形容为“拐点”。很多人把“拐点”看作是中国传媒业衰退的概念,但是我们不认同这样的理解。我们认为,所谓“拐点”,事实上只是发展重心的转移、发展模式的变革,所以,我们更愿意它理解为中国传媒业  相似文献   

11.
(一)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及宣传鼓动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他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不仅一贯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解决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而且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新闻理论建设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少奇同志虽然不是职业的新闻记者,但他在长期领导工作的岗位上,善于运用新闻武器,了解社会  相似文献   

12.
刘飞云 《声屏世界》2001,3(6):15-17
问题的提出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①,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漠.“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这是新时期要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的重要政治课题.“②发生在新闻工作领域的新闻纠纷是这日益突出起来的人民内部矛盾之一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收藏任何博物馆都必须具有物的基础——藏品。自然博物馆也是如此,它的藏品就是自然标本。教育离不开标本,科研离不开标本,况且,自然博物馆本身就担负着为国家珍藏祖国自然资源标本的任务。一、标本的来源在一般情况下,自然博物馆的标本有以  相似文献   

14.
陈阳 《青年记者》2010,(1):23-26
精确新闻发端于上世纪印年代的美国,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出现.1996年1月3日,北京青年报设置"精确新闻"栏目,刊登<1995年,北京人你过得好吗?>这一调查报告,正式使用了"精确新闻"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5.
评析新闻作品是解剖其形式、内容和传播效果的过程,遵循由表及里的方法,可以从形式分析、价值分析胶果分析三方面入手。形式分析形式分析的对象是新闻作品最外层的表现,也就是其直观的存在方式。不同作品具有不同的表现风格及表达技巧,构成表现层面。受众在接触新闻作品时,最先得到的印象是报道者的语言是否生动、语义是否便于理解、表现方法是否精当等等。评析新闻作品正如评价一座楼房先要分析其形状、颜色一样,也应从分析其形式着手。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传播研究所曾作过一项研究。他们把同一个命题用不同的体裁写成几种风格不同的文…  相似文献   

16.
专访,顾名思义,就是作者带着专门的意图。打算或目的对事先选定的专门采访对象,进行专题性访问的纪实作品。从体裁上看,它应属于通讯范畴。它与一般通讯相比,不仅专题性强,内容更集中,构思更富有特色,而且以运用第一手材料见长,更富有现场感、亲切感,也更富于感染力。常见的专访有:人物专访、问题专访、事件专访、学术专访、各地风物专访等。怎样进行专访的写作呢? (一)确定好专访的对象和题目一般来说,专访的对象是事先由新闻单位或记者本人选定的,这头一着棋忽视不得,需要反复思考、精心研究、认真选择。许多记者认为:事先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节译自《全能的记者》(The Complete Reporter)1985年第五版。该书是目前美国比较流行的大学新闻专业教材,由田纳西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朱利安·哈里斯、凯利·莱特、斯坦利·约翰森合著。为了研究和借鉴西方新闻写作及其教学方面的做法,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译者将摘译其中某些章节,分几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特写,是新闻报道中常见的一种体裁。它有两种类型:一是文艺特写,二是新闻特写。这两种特写常常容易搞混,要是搞混了,就会真假不辨,犯失实的错误。因为,文艺特写属于文学体裁,可以虚构;新闻报道不能采用这种体裁;新闻特写这种体裁要求完全真实,它们是新闻报道中一支轻骑兵,运用较多。  相似文献   

19.
新闻怎样选择,有很多方法。我认为,新闻选择的关键在于抓“统帅”,抓“出发点”,抓“突破口”。 抓“统帅”——新闻选择的构思 “统帅”就是“纲”。纲举才能目张,同样,要想使采访能抓住主要环节,带动次要环节;使文章条理分明,就得抓纲,抓起指导作用的原则——纲领。 写文章,材料多了显得累赘,所以要“提炼”,要“择优录取”,要去“杂质”、抛“废料”。怎样才能把问题简明扼要地提出来呢?需要提纲挈领。“纲”就是“全局”。胸有全局,才能落笔有神,使文章“首尾开阖,繁简奇正,各极其度。” 古往今来,凡写作之人,均重“构思”二字。所谓构思,是作者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  相似文献   

20.
广播新闻应具有自己的特点。近几年来,广播新闻进一步强调要“自己走路”,努力开拓广播新闻写作的路子,广播新闻的面貌正在逐年变化,有不少广播新闻佳作出现。但是,从总的方面看,广播新闻改革的步子迈得还不算快。人们还在议论:现在不少广播新闻,在导语写作、语言运用、体裁、形式等方面,与报纸新闻的区别不大。存在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少编采人员长期以来习惯于使用报纸文体和书面语言写广播新闻。“习焉不察”,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在采访场所,我们见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