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代中国由于社会的变迁,传统婚姻观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人们的婚姻由过去父母包办逐渐走向自主择偶,青年男女开始享受自由的爱情生活.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具有了提出离婚的权力,离婚后的妇女也被社会所接受.这与当时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中国开明人士的呼吁、女子教育事业的兴起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近代早期,英国家庭的择偶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婚姻决定权和择偶标准的变化上。婚姻决定权从中世纪封建主和家长手中逐渐转移到个体手中;在择偶标准上爱情的影响日益增长,逐渐成为婚姻的基础。择偶行为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体的发展。个体可以自由支配的物质财富决定着个体能否自主决定自己的婚姻;而文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影响着个体对婚姻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小说月报》(1910-1920)关心的是代表传统道德的女性,主张妇女应该独立,在社会中应扮演重要的角色,具体的方式是通过封面与插图之副文本对国内外女性进行介绍与对比,从而关心和思考中国城市中上层妇女的地位和命运。在婚姻介绍上,编辑者选用印度陋习婚姻与英国文明婚姻形成对比,从而反思近代中国婚姻状况;《小说月报》对中国传统婚姻中“节烈”观念也有所思考。  相似文献   

4.
家庭和婚姻一向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家庭与婚姻发生了诸多变化。通过关注和记录这些变化,我们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农村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化趋势,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回应和预测。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最近数年在全国二十余省农村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关注面从之前纯粹的村庄治理拓展到视野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其中对农村家庭和婚姻的涉入也有其独特的视角和观点。为此,本刊特邀该中心研究人员围绕"变迁中的农村家庭与婚姻"撰文讨论,并欢迎学界同仁热情赐稿。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择偶观念和择偶行为发生更加明显的变化,逐渐摆脱传统的婚姻模式的束缚而接受现代婚姻行为规范,体现了更多的进步性和人性化.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告别了传统的结婚风俗,形成了一种既有地方特色,又有现代时尚的婚礼形式.文明结婚的风俗已经在农村得到普遍的认可和采纳.随着乡风文明程度的提高,未来农村的婚俗将会在继承传统婚俗中合理因素的同时向更科学、更合理、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中国婚姻变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初,在中国社会大变迁的背景下,处在生活表层的婚姻发生了显的变化。婚姻主权下移,择偶标准变化,离婚、再嫁自由,婚姻程序趋简及“明结婚”的出现则是这一时期婚姻变动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中国农村,婚居地包括从夫居和从妻居两类,从夫居占绝对的主流,从妻居十分罕见,且招婿婚姻是从妻居的惟一形式。21世纪以来,J村婚居模式发生了新变化:招婿式婚姻激增;家庭策略式从妻居涌现。婚居模式的这些新变化是农村婚姻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村民对婚姻收益的理性权衡,宗族文化和性别观念的生动反映。这种变化打破了农村从夫居为主流、从妻居少见的传统格局,使得从妻居逐渐成为较为普遍的婚居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武术的进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清朝代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此期间,中国武术也同样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随着农村经济和村祖组织的破坏,城市生活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主导;植根于传统农耕生活的传统武术,也逐渐转化为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新的体育方式。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农民工汇款对于输入地人民生活改善、婚姻、家庭稳定和子女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于婚姻状况与农民工汇款相关性研究的实证分析目前尚不多见。本文的研究表明,已婚农民工和未婚农民工带回家的钱数具有较大差异性。婚姻状况与农民工汇款具有显著相关性。研究结论说明已婚农民工承担着更大的家庭责任,他们在城市的就业压力大。政府应从促进农民工就业及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制定农民工人力资源发展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中国农村血缘与姻缘博弈现象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姻缘关系正在不断融入原先由血缘关系所支配的传统农村“差序格局”体系,对血缘关系构成了挑战。血缘认同下降、姻缘认同上升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们价值理性的不断弱化、工具理性的不断加强,具体原因是家庭内部关系、社会继替关系的变迁,婚姻圈的缩小,择偶标准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11.
陈宇 《历史教学》2005,(6):34-38
15-17世纪,英国民众的婚姻家庭模式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择偶权与择偶条件、初婚年龄、夫妻和亲子关系等方面.人口与物价的变动,物质生活的改善,宗教改革的影响,以及世俗教育的开展等,构成传统婚姻家庭模式变化的动因.这一现象反映了婚姻与家庭作为社会的缩影,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  相似文献   

12.
15—17世纪,英国民众的婚姻家庭模式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择偶权与择偶条件、初婚年龄、夫妻和亲子关系等方面。人口与物价的变动,物质生活的改善,宗教改革的影响,以及世俗教育的开展等,构成传统婚姻家庭模式变化的动因。这一现象反映了婚姻与家庭作为社会的缩影,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江浙沪农村婚姻状况与社会经济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与经济变迁是江浙沪农村婚姻消费的制约因素 ,也是婚姻习俗与婚姻观念嬗变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传统婚姻习俗与新旧婚姻观念变迁的考察 ,既能感觉到 2 0世纪农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代气息 ,还可以发现社会文化自身演变的脉络与机理  相似文献   

14.
刘建华 《考试周刊》2011,(3):199-200
社会转型时期,各种观念急剧;中击着人们的价值观。高校女生的婚恋观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本文通过对女大学生的恋爱、择偶、婚姻和性观念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其婚恋道德意识弱化.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而影响到主体自身、家庭及社会的和谐,因此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达到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离开农村,以农民工的身份走进城市.这批农民工的婚姻观念受到现代思潮的深刻影响,然而,中国农村青年的婚姻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压力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临时夫妻挑战着农村青年稳固的婚姻形式.本文旨在通过中国农村青年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背景下的人口流动这一窗口,以“临时夫妻”为主要突破口,深入研究影响中国农村青年婚姻家庭稳定性的根源,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婚姻家庭变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城市衰落代表着一个城市发展周期的结束,是城市运动变化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近代中国大部分城市出现衰落,是近代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反映。近代中国城市的衰落,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外国侵略、空间地理、交通运输、城市自身发展、战争、农村经济破产、思想观念、自然灾害等等,既与外力的冲击关系密切,也与内力的变化有关系。研究近代中国衰落城市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既有利于全面揭示近代中国城市发展演变的规律,又对当今中国城市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明清之际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表现在家庭道德生活择偶观方面.郎才女貌,男子的才、德也非常重要,男女之情因女子容貌而起,即情由感生者不乏其人;"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的婚姻非常重视门第观念;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刺激了婚姻惟论财势的风气;后来平等、自由的观念提供了夫妻之间情爱的发展,情爱也成为人们择偶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晚清以来社会剧变,在小农生产方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传统家庭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复合家庭减少,核心家庭增多,家庭规模减小。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结构的变化势必给农业生产工具、农村家庭功能、家庭关系、农村人口城镇化以及近代手工业技术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社会中,男耕女织是基本的生活现象,纺织是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自近代以来,由于农村的纺织业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打破了中国原有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城市化的兴起,使许多农村女子走出家门,来到城市从事女工、女佣、女艺人等职业,她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她们自身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苏南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姻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79年我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第一代独生子女已进入婚育高峰期,三十多年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独生子女特有的心理特点和他们所处的成长背景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影响着他们的婚姻观念和婚姻状况.本课题对苏南第一代独生子女在婚姻现状、婚姻观念和生活态度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苏南第一代独生子女在婚姻道德、家庭观念、与父母的关系、离婚现象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这对于我们指导这一代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关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