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宏文先生从事教育报刊工作20多年,奋斗经年,终于完成我国第一部专门而又系统地研究教育报刊采访写作的学术著作——《教育报刊采访写作方法论》。其新鲜的研究论点和从实证角度入手的研究方法,给教育报刊的编辑记者们提供了一个切实而全面的参照,所以著作尚未付梓,国家教育记协和湖南省教委就将它指定为教育系统采访写作的培训教材,《人民教育》杂志社总编辑刘堂江更是兴奋:“此书的出版,将标志着教育报刊的采访与写作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 这部著作分“总论”、“分论”、“例论”三大部分。总论是关于教育报刊采访写作的…  相似文献   

2.
李惠珠 《云南教育》2002,(10):40-41
“做人———作文”教材实验是在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柳斌等同志的指导下,在全国开展的一项国家级的教育科研课题。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做人·作文》是这项课题的研究成果。这套独立的作文教材,是以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为指导,以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依据,以“做人—作文”的教学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为参考编写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适应21世纪教育形势需要的创造型教材。“做人—作文”鲜明地提出了作文要以培养学生做人为主,“为做人而作文…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的著名教育家,他在1922年3月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了《教育独立议》一文,提出教育要“保有独立的资格”,“要超然于各派政党和各派教会之外”。可以说,这是当今世纪末教育主体性高扬的世纪初伏笔。因而,我们有必要于历史与现实的错位相容间对它进行再发现、再认识。 一、“教育独立议”的本义及评说 (一)教育独立议本义 蔡元培先生“教育独立”思想的核心在于“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他主要是从教育目的(“教育是帮助受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 ,一些关于教育法地位的学术性文章陆续发表 ,并形成了争论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教育法能否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一种观点认为 ,教育法可构成独立的法律部门(以下将此种观点简称为“独立说”) ,与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并列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教育法是隶属于行政法之下的一个分支 (以下将此种观点简称为“隶属说”) ,不能构成独立的法律部门。“独立说”的代表作是李晓燕同志的文章《教育法规地位新探》和《教育法规地位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分别载于《教育研究》 1996年第 6期和 1998年第 7期 ) ,“隶属说…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以下简称“五爱”)为基本要求。建国以来,“五爱”教育一直是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并且载入共和国宪法,作为每个公民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新形势下“五爱”教育有哪些新特声、和新要求,这是当前学习贯彻《决议》,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爱祖国”应该是“五爱”的主旋律“五爱”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五种教育要求,它的基石出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界曾经涌动起一股要求"教育独立"的思潮和运动,其标志是1922年蔡元培《教育独立议》、李石岑《教育独立建议》等方案的提出和当时南北各校师生的有关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初,中国的语言文字学正处于由旧“小学”向独立的科学语言文字学的转变时期,作为这一转变承前启后者的章太炎先生,连续发表了他的三部语言文字学代表作——《新方言》、《小学答问》和《文始》。三部论著中,《文始》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应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太炎先生自我评价,认为《文始》是“不好与儒先立异,亦不欲为苛同”之作,  相似文献   

8.
根据“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纲要》)”这一独特性和基础性地位,我们可以在把准《纲要》精髓的前提下,以“幼儿一生发展为主线”,以“体、智、德、美”培养目标为准则,构建起一个以“20个星级宝宝”(附后)为指标的评价体系,力求使20个指标凸现出影响幼儿发展的三个纬度,即:“三大要素”——“智力、操作、情感”  相似文献   

9.
《语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才是阅读教学的首要和最终目的。改革阅读教学的关键之一,是尽快由“读懂内容”、获取“知识结论”,转向“学会阅读”、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本试以《掌声》一课为例,谈一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0.
日本《教育基本法》第八条,在“政治教育”的标题下,有两项明文规定:“①必须尊重学校培养良识公民所必备的政治教养而进行的教育。②所有法定学校,禁止为支持或反对某一特定政党而进行的政治教育及政治活动。”就二者关系而论,后者不过是对前项的说明。早在1946年10月20日,文部省讨论起草《教育基本法》时,现在的第二项,只作为一个附言,公布时才独立成项,以特别强凋说明。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40年代,赵树理的创作因“歌颂”了解放区的新生活被认为是《讲话》精神的体现。但是,这是对赵树理的一次误读。赵树理一直坚持走为农民创作的道路,他的作品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在形式上与《讲话》的倡导一致。赵树理作品并不以“歌颂”为主,这是赵树理在解放后陷入写作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清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容考证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叶,在“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等外力逼迫下,清政府拉开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探索的序幕。1902年《壬寅学制》及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出现了具有独立形态的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虽然它还处于草创阶段,只具备形式上的特征,但却开创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篇章,为以后中国发展研究生教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教育刊物起了积极的作用,《新教育》便是一个例证。该杂志以提倡“新教育”、推进教育改革为主旨,汇聚教育界名流,传播杜威、孟禄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同时,发表教育改革言论,鼓吹平民教育,主张国语统一、白话文和文字改革,发起“教育独立”运动,推动“六三三”学制的形成和确定,对20世纪初期的教育改革产  相似文献   

14.
《左传》先于《春秋》说最早当出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黄洪宪所撰《春秋左传释附序》。黄洪宪称“左史”记事繁详、非有意释经、经传各自单行以及左丘明年世早于孔子,认为“左史在先,圣人之笔削在后”。1932年,张纯甫《是左十说》再次独立而明确地提出此说,认为《春秋》须待《左传》而明,《左传》为左丘明“少年之作”,孔门弟子后有补修,《春秋》为《左传》“提纲挈领”的“目录”,论证颇为系统详细。章太炎则提出“《经》《传》同作具修”说,认为孔子作《春秋》和左丘明作《左传》都同时兼得二人修撰。20世纪80年代后,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讨论仍在继续,有的学者不知黄洪宪、张纯甫诸人已着先鞭。  相似文献   

15.
7月20—24日,“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育及管理”主题报告会在南昌举行。这是《教师博览》第一次独立组织这样大型的活动,也是编辑部“为提高教师全面素质服务”的又一项切实举措。参加这次主题报告会的有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基本上是本刊的读者,也有部分教育界、  相似文献   

16.
《天津教育》2009,(6):F0003-F0003
天津市红桥区桃花园小学坚持实施“小班化教育”战略,走科研兴校之路。学校独立承担天津市“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小班化教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在教育科研实践中,“小班化教育”模式和评价标准逐步发展、完善并形成体系。  相似文献   

17.
《教育科学论坛》2006,(12):69-71
《匍匐在教育地平线上升启理性之窗》《以“平常心”看待“不平常的教育”》《把握教育目的的时代内涵》《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等试阔围绕“教育是什么?教育究竟应废承负一种什么样的功能?……”等问题,约请知名学和专家智慧且哲理地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读和“触摸”教育的钥匙。  相似文献   

18.
本期“素质教育思与行”以“一事一议”的方式编发了2篇内容上相互呼应、相互结合的文章。《爱护他的自尊心》一文,作者周宁红是一位小学教师,文中她用生动的事例表达了自己对“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心灵”这些现代教育观念的理解。《漫话“尊重学生”》一文的作者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在我国教育理论界颇负盛名的陈桂生先生。近年来,陈先生在不断著书立说的同时,坚持“到中小学去搞教育科研”,受到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热烈欢迎与好评。陈先生的文章,紧密结合周老师文章的主题,从思辨的角度探讨了“尊重学生”的问题。希望这种“一事一议”的问题探讨能促进大家独立思考教育问题,不断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学制建设经历了一个由《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实业教育” ,被《壬戌学制》中的“职业教育”所取代的过程。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 ,不仅仅是称谓的变化 ,而是有其更深刻的精神内涵。它是教育民主化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铸就的结果 ,是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麾下的产物。一、《癸卯学制》中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将实业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并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制度推行是在 2 0世纪初。 190 4年 1月 ,颁布了由张之洞等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 ,又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完善且实行的学制。该学制正式确…  相似文献   

20.
独立思考是在强烈的求新、创造意识之下改组已有经验获取新颖知识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智能活动,它是发现、突破、创新的前提。《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中学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那么,让学生在哪些方面思考,又如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