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导读提示 本文是诗评,其评论的对象是诗歌。由于诗歌内容集中、凝练,手法含蓄、委婉,意境具有朦胧性,因此诗评的主要任务,首选是将隐藏在诗歌背后的深厚意蕴发掘出来,将诗朦胧的、不确定的意境明确下来,并通过分析给读者以美的启迪和感受。其次是品味诗作的语言,挖掘语言传情达意的作用,使读者深切感受语言的韵味。  相似文献   

2.
简析《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河南省教研室林珠《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是新选进高中第五册语文的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诗评。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对白居易和辛弃疾的四首词也进行了评析。全文7个自然段,可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目...  相似文献   

3.
《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是朱光潜先生总结诗词创作和欣赏规律的一篇诗评。关于白居易,朱光潜先生评价的是他的《忆江南》的前二首。这里将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词全部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文学教育的好教材——《读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备课札记薛川东一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第五册第一单元编选的课文都是大家之作:一篇是茅盾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篇是吴组湘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再一篇就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读白居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朱光潜先生的文章入手,辨析了作文分析与作品评论的异同,指出朱光潜先生的:谈白居易、辛弃疾词四首》一文是运用文学理论解析文学作品。应属于事理性说明文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一、争议之一:感情过“度”课堂进行到教师引领学生品读“英雄泪”环节,学习《水龙吟》的一位同学自主赏析“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从“遍”“无人会”中品读出了辛弃疾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无人赏识的悲慨。教师补充“看了”一词的品读。品赏之后,请这位学生朗读。遗憾的是学生朗读的“味”儿不够,教师就来点示范朗读,帮助学生感悟。  相似文献   

8.
古诗词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资源,教师可以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资源,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高尚的个人品格。文章以“辛弃疾词四首”教学课堂为例说明古诗词高效课堂中的德育渗透策略。在教学“辛弃疾词四首”前,教师首先整合、解读词作教学内容,挖掘德育资源。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知人论世,为德育渗透做铺垫,并指引学生品读词作语言,实现德育引导,之后再拓展教学范围,扩大德育影响。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与理解,让他们获得人格升华和精神洗礼。  相似文献   

9.
注释,对学生准确把握句意、全面理解课文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遗憾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词两首》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及《水调歌头·游泳》中的某些必要的注释却给省去了,而已有的某些注释却值得商榷。一、不该省去的注释1词语的出处如“百舸争流”中的“舸”,课本仅注为“大船”。“舸”为何是“大船”呢?查扬雄《方言》可知:“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这就比较明确了。毛泽东祖居湖南湘潭,词中所赋恰是湘江及湘江两岸之景,用“舸”自在情理之中。再如“鹰击长空”的“击”,课本无注。此出《汉书·五行志》:“故…  相似文献   

10.
注释,对学生准确把握句意、全面理解课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遗憾的是人教版高中语(必修)第四册《词两首》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及《水调歌头·游泳》中的某些必要的注释却给省去了,而已有的某些注释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的田园词偏工独运,基调清新舒徐、淳朴真切,犹如一群农村青年,是那样的纯真、朴实、健康、可爱。词中,辛弃疾成功地塑造了农民的诗意群像,让农民在词苑中获得了主人翁的地位。《清平乐·村居》中,开头两句是环境描写,接下去便写人,6个短句,共描写了5个人。先写老两口,但并非描写的重点,只是次重点。接下去以轻快的笔锋,勾勒了大儿、中儿的劳动情景,最后是一个生动的农家小儿的特写镜头:一家人都在农忙中,只有他闲着,也许因此受到了父母的责备,于是他撒娇耍赖,独自躺在莲蓬底下剥莲子吃。词人用这个小儿的“无赖”…  相似文献   

12.
“任务链”学习侧重学习过程与方法,体现了以任务为导向、以深度学习为目标的语文学习新趋势。基于“任务链”开展的语文学习,要摒弃工具主义的机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与崇高的民族灵魂对话,提升审美趣味,增强文化认同,确立文化自信,实现“立德树人”,提升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3.
用"人生美学"来概括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特征,有机整合了朱光潜将的美感心理研究、诗论研究、谈美与后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等几个板块,是一个重要突破,也对认识中国美学的民族特色起到了深化作用。但要准确理解朱光潜的"人生美学",还必须到中国传统的人生境界与人生美学思想中进行探源性研究,才能更加全面与深入。  相似文献   

14.
15.
每当著名歌唱家杨洪基,用他那浑厚激越而又略带沉郁的男中音演唱电视剧《三国演义》片首主题诗时,观众都会激动不已。然而,这首冠于小说《三国演义》回目之首,又制成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主题歌的好词《临江仙》是谁作的呢?它并非小说作者罗贯中所写的,而是四川新都明代大诗人杨慎! 据史料记载:在嘉靖本《三国演义》上并无此词,此词是在清人毛宗岗  相似文献   

16.
关注《词四首》中四首词的内在逻辑,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沿着横向求同、纵向寻异、联结泛化、迁移运用的路径设计教学,构建以豪放词发展脉络特点探究为经,以矛盾与词人情感的联结点探寻为纬的多层次立体结构。在探究活动中,破解学生的学习困惑,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选录叶圣陶先生《苏州园林》一文,此文属“观止”类,不但是范文,而且是传世美文。文中写苏州园林之构建,强调对画意的突现,逐处都力求体现“图画美”。行文中,“图画”一词凡四见(如“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相似文献   

18.
《经传释词》十卷,清王引之撰.一般认为,此书代表着传统训诂学研究虚词的最高水平.然而,王引之受传统训诂学逐字为训的影响,在一些问题例如义项分合的处理上常常不够理想.本文通过对《经传释词》“云员”字条的梳理,试图实事求是地对王引之的虚词研究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从中窥见王氏治学的门径,并检讨其不足.  相似文献   

19.
“关感即直觉”理论可以说是朱光潜先生美感经验分析中的基础性理论,这一理论融合了西方近代美学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艺心理学》这部著作中,朱光潜先生从“形象的直觉”开始谈起,融入“距离说”和“移情说”,多角度对作为关学体系核心的审美经验进行了阐释。这里我们主要从朱光潜先生确立自己早期美学思想和文艺思想的立足点之“形象的直觉”这个角度对朱先生的审美经验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0.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全词语言不假雕琢,感情沉郁悲凉,含蓄蕴藉,历来得到词家和学者很高的评价.如: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评曰“忠愤之气,拂拂笔端”,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其“血泪淋漓,古今让其独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