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长到十九个月大时,她完全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但随后,她得了一场怪病,这场病给她带来了长久的寂静与黑暗。在随后的五年里,她根本无法与其他人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2.
海伦·凯勒     
1880年,在美国南部一座小镇上,诞生了一个小女孩。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普通的女孩将遭遇世上少有的不幸;谁也不会想到,一百年以后,许多国家的人把她作为自强不息的学习典范。马克·吐温把她和拿破仑相提并论,称他们为:“十九世纪两个最有意思的人物。”她的名字是:海伦·亚当斯·凯勒。 一场重病降临在十九个月的海伦身上,使她失去了视觉和听觉,陷入了永久的沉寂与黑夜之中。她无法了解周围的世界,无法与人交流,她变得愚昧无知,乖僻暴戾,谁也不敢去设想,未来会有怎样的悲剧等待着她。幸运的是,她六岁那年,一个叫安妮·沙莉文的姑娘来当她的家庭女教师。安妮以特有的顽强、耐心和毅力,居然教会海伦认识了文字(开头是手语)!海伦惊奇地发现,她终于有办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来同别人交流了,将她与世界隔离的这堵无形的墙,被推倒了。  相似文献   

3.
海伦·凯勒     
美国女孩海伦· 凯勒一岁半时发了一场高烧,几天后,她的眼前一片漆黑,耳朵也听不见任何声响,整个人仿佛掉进了可怕的黑洞。  相似文献   

4.
海伦·凯勒     
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不幸的小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就在这时,家庭教师安妮·沙  相似文献   

5.
海伦·凯勒     
你们知道海伦·凯勒吗?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子。海伦1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从那以后,她就看不见、听不见,也不能说话了。幸运的是,苏丽丈小姐来做她的老师。她教海伦读书、写字、说话、骑马、划船、甚至爬树。海伦很努力地学习,她用自己的触觉和嗅觉完成了大学学业。  相似文献   

6.
<正>生命中本没有什么值得怕的,有了怕的心才是最可怕的。——题记摆脱了时间的束缚,穿越时空隧道,我来到了1900年的哈佛大学。我走进一间大阅览室,里面挤满了埋头看书的学生,其中一个学生特别引人注目——她正用手摸着一本书。她在干什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走到她身边,想看个究竟。原来,她正在用盲文"读"书。只见她用手在一本字迹凸起的书页上慢慢摸索着,连一个标点都不放过,是那么认真,一丝不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学生们陆续走了,她  相似文献   

7.
鲍平 《教学随笔》2010,(11):10-11,21
马克·吐温曾这样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在这句话的指引下,我怀着十分敬仰的心情,在多年前就拜读过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回忆录《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近期,偶有闲暇,我又将该书从头至尾细读了一遍。我很惊喜地发现.当我以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身份,去重新品味海伦·凯勒的文字时,我又有了新的领悟。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在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的盲聋女作家、残障教育家.  相似文献   

9.
正1.1880年6月27日,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十九个月大时,小海伦突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她双目失明、双耳也聋了。海伦七岁时,父母为她请了一位年轻的家庭教师安妮·沙利文。2.一天,安妮让海伦用一只手接水,然后在她另一只手上一遍遍地写着水。果然,海伦领悟到水正是从自己手中流过的那股清凉的东西。当海伦懂了安妮在她手上写的妈妈的意思时,她一下子扑到妈妈的怀里。  相似文献   

10.
郭倩 《下一代》2014,(4):42-45
正1.1880年6月27日,举世闻名的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19个月时,小海伦突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她双日失明、双耳也聋了2.海伦7岁时,父母为她请了一位年轻的家庭教师安妮·沙利文。21岁的  相似文献   

11.
谈潜力而不谈海伦·凯勒,是论者的失职。谁都知道,作为沟通外部世界的眼、耳、鼻、舌、身诸器官中,眼是第一重要的。失去视觉是不幸的,但盲人尚有听力吸纳外部讯息,尚有话语表达思想。导源于听力的丧失而成为聋哑人,也是不幸的;然而眼睛尚可看到斑斓的世界。看到别人的表情和手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缺憾。但很难想象,当盲、聋、哑集于一个人身、上的时候。这个人该怎样生存。海伦·凯勒就是这种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人。可是,她生存下来了,并且赢得  相似文献   

12.
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失明失聪,但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强者—海伦·凯勒。由于失去了听觉,不能矫正发音的错误,海伦说话也含糊不清,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她的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静。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学会读书、写字、说话,如果没有强大的毅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海伦·凯勒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她为了能清楚地发音,用一根小绳系在一个金属棒上,叼在口中,把绳子的另一端拿在手上,练习  相似文献   

13.
《当代学生》2012,(18):60-61
本期"微阅读"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美]海伦·凯勒译者:孙笑语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者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该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该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天?你会让你的目光停留于何处?  相似文献   

14.
《华章》2008,(1)
教材依据: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设计思路:在阅读实践时,学生的亲身体验很重要,让学生有机会尝试和体验,在学习课文时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抓的是一条感情线。从开始的"绝望"到后来的"猛然醒悟",然后是"如饥似渴"、"勇气和信心"、"艰难说话",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总结出文章的中心词"不屈不挠"的这一总的思路。在教学全过程中让学生阅读、感悟,在细细地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穿过时空隧道,我们觅见十九世纪大洋彼岸美国的一位残疾女童,正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孜孜不倦的态度,触摸盲文,敲击情感之弦。她,就是后来被大学破格录取的海伦·凯勒。从此,海伦的名字就与战胜自我连在一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每每执教这篇课文的时候,孩子们的脸上总是流露出惊讶的神情。海伦,不仅成了美国人心中的一座强者女性的丰碑,而且成为中国人心中的战胜自我的楷模。当今,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感召下,执教《海伦·凯勒》,更令人反思多多。  相似文献   

16.
《海伦·凯勒》记叙了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一生。海伦从小就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但她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和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五国文字。她把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盲人、聋人的教育事业中,为残疾人教育作出了贡献。一个盲聋人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是多么的惊人啊!假如海伦当时自暴自弃,在命运面前低头的话,又会怎样呢?她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一般人不可想象的痛苦和艰难,取得了许多健康人都很难取得的成就,谱写了她光辉的人生。海伦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眼睛明天就要失…  相似文献   

17.
《海伦·凯勒》这本书叙述了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真实的故事。此书主要讲述了美国的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一生。她一岁半因疾病而丧失了视觉和听觉,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这痛苦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坚定了信心,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学会用手指“听话”,并且掌握了多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女子学院。有人问过她,你现在成了这样,苦不苦?海伦回答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而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只有无所事事…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析]《海伦·凯勒》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文章主要截取了海伦·凯  相似文献   

19.
《海伦·凯勒》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文章主要截取了海伦·凯勒幼年遭受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极大不幸后,在沙利文和萨勒老师的帮助下以惊人的毅力学习盲文、练习说话,最终战胜自我,找回自信,获取成功的几个片断,充分表现了她热爱生活、不屈不挠、甘于奉献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20.
《海伦·凯勒》这本书写的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我一口气读完了它,从中受到了许多教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