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课堂(小学)》2011,(3):F0004-F0004
此画是印象派大师莫奈的一幅描绘室外雪景的怍品.莫奈在这幅画中为我们展示了他头脑中对于“雪景”的印象。他大胆地使用了白色,将色彩范围限制在画面的中心区域.真正做到了“惜色如金”。  相似文献   

2.
对莫奈(1840———1926)的作品的欣赏是一种愉快的视觉旅行。据说20世纪90年代法国人曾经搞过一次民意调查,评选最受公众欢迎的法国画家,结果莫奈名列榜首,而毕加索竟排在倒数第一。由此可见莫奈在法国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但是,在莫奈的印象派风格初次公开面世的时候,得到的却是人们的指责和唾弃。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画展,莫奈展出了他在1872年创作的作品《印象·日出》。巴黎的批评家似乎找到了攻击目标:病态,怪诞,反胃,不堪入目!这就是他们对画展的评价。批评家更拿这幅画的名字来取笑他们:印象派。画展完全失败。人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作…  相似文献   

3.
印象主义是欧洲绘画史上的一次大革命,对近代绘画的发展有相当深远的影响。莫奈是印象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印象派”(Impressionnisme)这一名称就是从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中得来。他不断描绘光照下的自然景物,以调和的色彩画出特具新鲜感的事物。  相似文献   

4.
《睡莲》组图是法国著名印象主义画家莫奈(1840-1926)的代表作之一。莫奈被称作“印象派之父”。《睡莲》是莫奈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几笔就勾画出水的波动,造成闪动的效果。色彩很妙。这组作品达到了一种中国艺术“写意”的效景,体现出一种梦幻感。  相似文献   

5.
董玲 《文教资料》2007,(33):81-83
众所周知,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这个名字是与印象派紧密相连的。本文通过四个方面来分析莫奈的艺术生命力及其对印象派产生的影响:莫奈的艺术生命力在于它的创造性;莫奈的艺术生命力来源于现实生活;莫奈的艺术生命力体现艺术家情感;莫奈的艺术生命力在于独创的色彩语言,并进一步通过莫奈的作品为例分析艺术生命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印象主义是欧洲绘画史上的一次大革命,对近代绘画的发展有相当深远的影响。莫奈是印象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印象派(Impressionnisme)这一名称就是从莫奈的作品《日出一印象》中得来。他不断描绘光照下的自  相似文献   

7.
莫奈第一次参加印象派展览的作品,就是这幅以爱妻卡美伊及儿子尚在阿尔让特依草地里散步的姿态为主题的画,卡美伊常出现在莫奈作品中,在这幅画里,她手撑阳伞的优美姿态,更增添了这幅画的魅力。土堤处还画有另一对母子(依然是以卡美伊及尚为模特儿),使得这幅画呈现一种移动感。草原上若有似无的步道,连接前后景的两对人物,让观者的视线在前后景之间游移。莫奈在户外完成的这幅《野罂粟花田》,虽然是一幅描写自然的小品,但构图相当巧妙。不只是相同两组人物的重复登场,画面左侧颜色鲜明的野罂粟花,根据两个人物的动线,而被画在对角线上的两头,…  相似文献   

8.
克劳德     
克劳德·莫奈,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他的名字与印象派的历史密切相连。莫奈对这一艺术流派的形成和他描绘现实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贡献都多。印象派的创始人虽说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因为他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的描绘,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阿戎堆的罂粟园》此画作于1837年,这幅画记录了他生命中最快乐的一段日子。印象派画的的感染力尤其来自于田园风光夏日灿烂的阳光,田野里盛开的绚丽的红色罌粟花。莫奈将小块红色涂在绿笆的背景上,显示了对对比效果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印象派这一著名画派的名称从某种意义上说源自莫奈,他1872年画的一幅油画,名字叫《印象,日出》,当这幅画第一次面对公众展出时,当时看惯了古典式绘画的观众和评论家们并不接受它,而且还批评它。当有人问道莫奈的画是什么派时,某艺术评论家不无揶揄地说:大概算是印象派吧!  相似文献   

10.
罗珍 《父母必读》2013,(12):94-95
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中有好多雪景画,在他的雪景中有不同颜色的雪:灰色、蓝色、橙色、黄色……雪都是白色的,为什么莫奈这些画中的雪都变了颜色?这—期,让孩子们在赏雪、玩雪时也和奠奈—起印象派吧!  相似文献   

11.
《语文世界(高中版)》2009,(3):F0004-F0004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又称为“外光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74年4月,一群青年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展览,在展品中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的标题被一位保守的记者在文章中借用作为嘲讽,称这次展览是“印象派画家的展览会”,“印象派”由此而得名,莫奈也成为了印象派代表人物。印象派的著名画家很多,还有:马奈、西斯莱、毕沙罗、雷诺阿、德加等。  相似文献   

12.
睡莲花影     
《红领巾》2006,(6)
1883年,43岁的莫奈在巴黎附近的吉维尼村定居下来。他在庭院里修了一个池塘,在池塘里种植了睡莲。从此,这位印象派大师的绘画主题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睡莲。莫奈在《睡莲》中竭尽全力描绘水的一切魅力。水在莫奈的笔下,完全成为用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绘出的最奇妙和富丽堂皇的锦缎。他因此被称为“水的拉斐尔”。与其说莫奈是用色彩表现大自然的水中睡莲,不如说他是用水中睡莲表现大自然的色彩。他的“睡莲”有一种内在的美,兼备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画更接近音乐和诗歌。《睡莲》可以说是莫奈一生对光与色表现的总结。其中的巨幅长卷式《睡莲》…  相似文献   

13.
色彩在克劳德·莫奈的画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莫奈的作品展示了印象派画家强调色彩优先性的特点,他将色彩置于空间中的一个位置,并与光和观察者的眼睛相互交融。其作品通过绘画色彩中所呈现的光影视觉体验,回应城市现代化的变化,捕捉现代城市生活的情景,挑战传统绘画中关于时间的观念,强调眼前世界的感知和认识。莫奈作品通过个体的感知和感受解放色彩,并展现其无限能量的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14.
贾振义 《甘肃教育》2011,(17):93-93
印象派,也称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塞尚等。印象派绘画对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课重点在于给学生介绍一些印象派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印象派绘匦的独特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印象派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印象派"是19世纪70年代首先出现在法国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以表现自然界中瞬息万变的色彩见长.画家莫奈和作曲家德彪西都属于印象派,他们的作品<印象*日出>和<大海>,虽然前者是油画,后者是交响乐,但它们在风格、内容、表现方法等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6.
印象派画家莫奈一系列“荷”题材油画的诞生,为后世研究“荷”题材的画家树立了一面旗帜,他的“荷”题材系列绘画表现出不同的调性,画面体现出光与色的相互交融,他率性的笔意直追东方写意画的精神,使“荷”题材油画产生出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气韵,直达氤氲化醇之境。  相似文献   

17.
"印象派"是19世纪70年代首先出现在法国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以表现自然界中瞬息万变的色彩见长。画家莫奈和作曲家德彪西都属于印象派,他们的作品《印象·日出》和《大海》,虽然前者是油画,后者是交响乐,但它们在风格、内容、表现方法等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说到艺术史上的印象派,一般都会提到凡·高、莫奈和马奈,我曾经也一度以为印象派作品就是这些男生们的郊游写生,19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他们创造的好时代。后来,在阅读了其他的书、看了不少展览之后,我才在历史的缝隙中,找到了女性印象派画家。在关于印象派的讨论中,女性印象派画家常常被忽略。即使是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这样杰出的画家,即使当年在拍卖行她的作品身价超过了同辈的男性印象派画家,  相似文献   

19.
梦瑜 《师道》2003,(10)
读法国画家莫奈的画册,不由在《睡莲》画前凝神。静静地沉入那片暗绿的池塘,静静地屏息、默想……轻轻翻过,又频频回头,目光如流动的水,自己似已成那梦中的花。合上画册,那些“睡”而“醒”的莲花,还在心中久久开着。19世纪90年代,莫奈在巴黎郊外的花园里,精心挖就了一个池塘,他预备在池塘里种上睡莲,专门画《睡莲》。这一年他60多岁了,想起画《日出印象》时,他是多么地年轻!那幅勒哈佛尔日出景象的画作,曾遭学院派画家抨击,他们讽刺他只画出了“印象”,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画。“印象”,这个当时带贬义的词很快传开来,成就了一个画派,“印象派…  相似文献   

20.
谈谈莫奈吧。说到这位高高站在印象主义之巅的大师,相信没有人不知道,印象主义这个名词的来源,也是因为他的名作《日出·印象》。在莫奈创作的鼎盛时期,他耀眼的光芒,盖过了许多其他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画常常使人惊讶不已,人们感到惊奇,为何他的画中会有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光线,它们从四面八方流入画面,互相辉映折射,这些颜色与光源在画中看上去非常和谐,既神奇又真实。而更多人不能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