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学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大学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它表现为显性的(明晰的)和隐性的(模糊的)等两种知识形态.这两种知识形态是可以相互作用和相互转换的.大学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就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不断转换和创新的能动过程,这一创新过程具体表现为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等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师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在此之下形成的知识体系表现为显性的和隐性的两种形态。教育改革事业中,教师知识体系的应用和完善是重点。本文从创新型知识观这一理念出发,提出建立不断变化演进的知识体系,利用显性和隐形知识形态的相互转换和影响,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知识的形态分为两类: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内容应以隐性知识为主,高等职业教育通过"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策略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隐性知识管理为课程内容选取与序化的平台,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课程开发过程就是隐性知识挖掘、归纳和传播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知识分类和传播简介 众所周知,教育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流动、存储和创新的过程,知识存在于人脑中,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地转移大致可以分为两种: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新世界观形成时期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著作中,存在着一种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的转换。在《提纲》中马克思是以实践的科学规定为显性结构来导向唯物历史观的隐性结构的,而在《形态》中马克思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显性结构来还原实践的具体形态的隐性结构的。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形成时期的这两种结构转换,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衡量人文通识教育课程的水平,不仅要看显性知识,更要看隐性知识。因此,中国人文通识教育要有大的突破性进展,重心必须从“显性知识”转移到“隐性知识”。在具体操作中大体有两种途径,一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二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教学内容既包括显性知识,又包括隐性知识。对显性知识的学习要植根于潜在的隐性知识中。一般情况是先经历一个从显性到隐性的过程,再经历一个从隐性到显性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各自不同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为达成这一目标,要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知识服务伴随知识的产生而开始.文献资源数据转换有三个基本流程与构建.第一、二流程属于显性知识服务,第三流程是隐性知识服务.显性知识服务与隐性知识服务是知识服务的两种形式.知识元是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知识元的互动与互补及其转换促进知识服务实现知识增值.  相似文献   

9.
隐性知识是知识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个人价值观与实践行为起到塑造作用。从知识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含政治理论与道德原则等显性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性教学促进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等隐性知识形成。因此,应构建以师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促进隐性知识获得与流动;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促进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构建以创新行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突出隐性知识在考核中的作用。由此,多方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路径。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是英语学习的重点。阅读教学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显性教学方式,很难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文章旨在通过理论论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讨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两种知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显性和隐性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各有优势,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各取所长,采取显性和隐性的整合方式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把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看成是一个集对,并作同异反集对分析,发现在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这两极之间存在中介知识这一宽阔的地带,中介知识是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有机过渡和相互作用,典型的中介知识既有部分默会性又有部分显性性,一般的中介知识则具有个体差异性、不确定性和创新性等特点.中介知识的提出为推进默会知识理论在现代教育探索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draws on social realist approaches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nd in light of them constructs three scenarios for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in the next decades. The primary focus of the article is on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questions facing educational policy makers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nd everyday or common sense knowledge. The different possibilities for how the school/non-school knowledge boundaries might be approached are expressed in three scenarios —'boundaries treated as given', 'a boundary-less world' and the idea of 'boundary maintenance as a condition for boundary crossing'. The curriculum implications of each are explored and the article makes the case for the third scenario. The factors likely to make one or other scenario dominate educational policy in the next 20–30 years are also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3.
加强企业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企业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加强知识管理首先要树立知识无形资产的价值观,建立知识传播与共享的环境,加速知识创新的进程,培养知识管理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个人教育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教师个人教育知识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学校教育及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教师个人教育知识的更新机制包括创新知识个体化,隐性知识显性化,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互动产生知识更新,新近学习到的显性知识与原有显性知识相融合。教师个人教育知识的更新策略包括显性知识的更新策略——推论、应用、融合,以及隐性知识的更新策略——记录、交流、反思、写作、观摩、研讨。  相似文献   

15.
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也是一种管理技术和方法。信息化时代要求教育机构实施知识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教育机构中建构一个知识管理技术系统。必须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原则、流程框架及实施步骤等。此外。在实施过程中也应注意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理论性教学知识和实践性教学知识是教学知识领域中的核心概念。研究者常在意识或潜意识层面将二者对立、分割甚至孤立,表现出"显-隐"式、"公-个"式、"研-教"式与"真-善"式等四种分离形态。这四种分离形态实际上是由理论性教学知识与实践性教学知识认识上的机械性、虚假性、人为性和遮蔽性造成的。回归教学知识的本真状态,应以其基本属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为向度,建构教学知识统一体结构模型,为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定知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数学教师课程知识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知识包括教材知识和资源知识,数学教师获得课程知识存在7种方法与途径,分别是:作为学生时代的经验;职前培训;在职培训;有组织的教研活动;同事之间的交流;阅读参考文献;自身的教学经验积累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师范生说课问题成因:基于波兰尼缄默知识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课只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一种活动形式,但从中反映出的问题却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带有普遍性。教育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一种生活方式,是通过知识(显性或缄默的)丰富生存智慧,增强生存能力,提升精神品质的一个过程。因此,无论是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能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情境中,通过知识的掌握形成丰富的意义世界,实现教育活动的人类发展目的。基于波兰尼知识理论,对师范生说课过程中出现的重知识复现、轻发展引导,重技术手段运用、轻知识价值提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班华 《学科教育》2011,(1):21-25
"民间教育学"是非官方的、未进入科学化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制度化的教育实践系统的,以观念形态或实践形态存在的教育学知识;流传在民间的原初的、朴素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其存在方式类别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民间教育学"的基础之一是"民间心理学",包括可以相互转化的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民间教育学具有育德、益智、审美等教育价值,反映历史上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经验;传承人民的教育智慧,支配人们教育活动。民间教育学学习可直接学习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化,学习他人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学习中宜采取分析的态度和方法,吸取其合乎科学的内容,舍弃陈腐的落后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