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日本的“学社融合”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社融合”是日本“推进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涉及到日本学校教育的改革 ,也与充实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相关。本文从日本“学社融合”论的提出及概念的界定、当前日本“学社融合”的模式及成功范例、“学社融合”今后的发展方向等三个方面 ,对此问题进行具体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笔者结合赴日留学的考察,对日本“学社融合”的特点、实施意义和基本要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学社融合”是学校和社区所结成的新教育系统,“学社融合”中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目标同步实现,“学社融合”期待第三方组织在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指出,日本“学社融合”促进了学校和社区的双向互动机制的建立,提高了终身学习的可操作性,促进了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为了实现“学社融合”,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之间需要实现公有性及协作性,并且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间建立弹性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学社融合”是日本在其终身学习发展过程中摸索出的一项切实可行的策略。本文通过总结其“学社融合”的实践经验,提出对我国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发展的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代后期,"学社融合"理念开始在日本社会普及,并在实践领域得到了广泛推进。相比明确划分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彼此领域及职能,强调"取彼之长,补己之短"的传统"学社结合"论,"学社融合"论更为注重的是在教育整体框架下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资源的交汇融合。日本从"结合"走向"融合"的理论发展及其实践经验为我国探索"学""社"关系的发展方向以及构筑校内外整体教育实施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社会教育经历了以科技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学校教育依属阶段、以职业技能拓展为主要形式的发展阶段以及以终身学习为愿景的社会教育完善阶段的发展历程,总结出了以企业内部培训为平台的社会教育发展模式、形成以“学社融合”的社会教育发展模式以及注重民生为本的社会教育发展模式。总结日本的经验,从中获得启示,对我国的社区教育的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恒庆 《继续教育》2010,24(10):60-63
文章结合作者在日本实地考察的案例,对"学社融合"进行了一些实践层面的分析。冲绳县浦添市民大学区域特色浓厚、立足本地进行融合,在运作过程非营利组织(NPO)积极参与,志愿者充分加入。日本"学社融合"既有不少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对日本的"学社融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发展我国终身学习的若干启示,诸如突出终身学习的地方特色,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乡土品牌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尊重与发展中小学生的个性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职责 ,也是社会各界必须承担的义务 ,这已成为日本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国策以及社会各界的共识。最近几年。日本文部省制定了“学社融合计划” ,旨在重组调和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关系 ,创建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活动。以暑假举行的全国性“青少年野外教育推进月”为例 ,各地开展的野外教育丰富多彩 ,如在无人岛野营、登山攀登岩壁、划艇观光 ,让青少年学会尝试挑战 ;通过打枝割草 ,进行农家、渔民作业等体验生活 ,学习对各行各业的敬业之心等。”这些在区域社会进行的各种生活、社…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场所,而社区是其生活的主要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的历史演进经历了从相互隔离,到相互联合,然后走向融合的发展阶段,最终以通过形成“学社生命共同体”的形式实现终身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期“学社沙龙”栏目中的五篇章都是湖南省安化县仙溪镇中学仙风学社社员的习作,是从他们寄来的学社社刊中精选出来的。这些章内容生动丰富,笔亦很精彩,反映出仙风学社的整体水平和实力,特推荐给大家赏读。我们真诚地期待更多的学社团加入“学社沙龙”,让这个栏目汇聚更多的精品。  相似文献   

10.
论日本综合性学习中的“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日本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国际化、信息化等日本社会的急剧变化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外部原因,奉行培养“生存能力”的教育观、推进个性化教育、打破课程结构上的分科主义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部动因。关于“综合”,可以这样理解:“综合”就是谋求课程、学习活动及方法的综合化,“综合”的主体在于教师或学生,“综合”的对象包括中小学的全部教育教学内容,“综合”的基本方法是关联和融合。  相似文献   

11.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F0002-F0002
李春琴,女,汉族,生于1967年,辽宁省凌源县人,教授。1986—1990年,在东北师大教育系(现名教育科学学院)读本科,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2003—2006年在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读研究生,获得高校教师教育硕士学位。1990年至今,在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任教,现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1993年10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通化市市委委员,“九·三”学社通化师范学院支社主委,市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2.
本期的“学社沙龙”栏目刊发的是湖北省钟祥市二中新绿学社社员的两篇章。小作通过叙写自己亲历的一些生活小事,表达了对“亲情”各自不同的认识和思考,再现了亲情的醇关和甘甜,令人回味。请看这两个同样真切动人的亲情故事吧。“学社沙龙”静候你的光临!  相似文献   

13.
日本这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吸取外国文化的优点,它既扬弃不利于本民族发展的“节点”,又与世界其他文化体系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在这种“扬弃”与“对话”中建构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质而传承至今。文化传统与教育的融合,使得日本教育的各教学理论中也呈现出中西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邵璐 《小学校长》2006,(5):44-45
柳湖小学是一所开办不久的小学,座落于浙江师范大学边柳湖花园内。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是婺城唯一一所少儿化艺术学校。学校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也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实际的提高学生素养的新途径,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2005年9月,我校申报了校园学社建设的课题,通过研究实践,学社活动的开展已经成为我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学社是指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小学生组成,在教师一定程度的服务和参与下,由学社成员自主“行使”学社权力和“主持”学社活动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最早开展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国家之一,但也曾面临教学孤岛、信息孤岛和循证孤岛等质量提升阻碍。立足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趋势,美国融合教育项目“学校综合转型框架”遵循生态系统理论与社会—文化的认识视角,以公平与质量为价值导向,以合作与支持为实践面向,以循证与改进为发展转向,总结出包含行政领导、多层支持体系、整合教育框架、家庭与社区参与及包容政策与实践等五大领域和十个特征的融合教育发展框架体系,通过“基于优势的循证决策”和“基于支持的循证实施”的双向路径运行发展,逐步消解美国融合教育发展过程中滋生的“三重孤岛”。“学校综合转型框架”超越实用主义的融合教育范式,站在更高层面描绘融合教育学校整体变革的可能与可为,能够为我国融合教育发展提供在地政策引领、校园文化增能、三方合力育人以及循证理念支撑等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上海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是中国近代第一所自办的函授学校,但迄今保留的史料比较稀少,有学者曾经对其进行过总结。在《申报》上发现一则关于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商业科的史料,通过这则史料可对函授学社创办的时间、原因、办学的状况进行初步了解。这则史料填补了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商业科资料的空白,对研究近代函授教育、商业教育及职业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五育融合”作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重要的创新路径与育人范式,其最终目标是通过五育要素的挖掘、联结和有机融通,高效、可持续促进学生与教育者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近四年来,“五育融合”的理论依据日趋完善,“五育融合”的实践样本逐渐成熟,依托“五育融合”的作业设计与评价改革方兴未艾,贯穿“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范式和课程初步生成。当前“五育融合”区(校)本化实践依然面临教育生态紧张及内生动力不足、价值导向游离、协同治理机制不畅等新困境,还需从重构学习生态、打造协同机制、优化教育治理和推进智慧教育等方面探寻“五育融合”的未来路向。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初,伴随着文化发展新战略和教育改革新理念的提出,日本首次以立法形式保障了“传统与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传统与文化”教育迎来历史性的发展阶段。在实践过程中日本逐步形成教育委员会统筹管理式、校际联合协作式和学校自主探究式推进机制,积极拓展“区域特色化”“、沉浸体验式”和“游学探索式”教育内容,并通过学科内部先行建构、多学科交叉互动和跨学科交叠融通提升教育质量。其推进举措折射出行为主体从教师探索走向多方协作、培养内容从传统制约转向开放融合、实践导向从文化传承迈向文化创造等特征,为我国建立多元主体协作机制、拓宽资源整理多重视野、以跨学科方式适应变革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多年来,学校以螺溪河学社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了学生学校生活“幸福的回忆”,获得了“中国百佳校园学社团”的称号。最可喜的是,学社坚持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服务农村为契机,以热爱农村为宗旨,培养了学生对乡土,乡亲的挚爱,激发了学生憧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情怀,从而让德育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20.
为培养同学们喜读善写的习惯,我们河南中牟县直一小于1995年9月成立了新芽学社,创办了《新芽月刊》。学社以学生活动为主,以“生活日记”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