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人的类本质的体现.从人类学、发生学角度看,文化与文化缺失的个体是教育存在的逻辑基础.在人类社会初期,教育的存在形式体现为自在的、成人性质的文化交往活动.国家的产生促发了意识性、控制性的自为教育的出现,教育意识、教育事业与教育活动成为教育现象的基本范畴.从此,教育的发展表现为自在教育与自为教育此消彼长的过程,即全面的自在教育最终走向全面的自为教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人始终是伦理主体。非人类中心主义所主张的一切物种及非生物在道德地位上平等的理念,建立在片面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之上,完全否认了人的主体性,完全否认了主体选择的必要性,混淆了存在论与价值论的关系,未能深入思考在人与其他物种及非生物不平等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必然在实践上陷入困境。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和存在具有历史合理性,现实的选择是走出自在的人类中心主义,走入自为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3.
古代教师自在自为生存状态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现代教师被动异化的总体生存状态相比,古代教师的生存状态是自在自为的.从现象上看,古代教师的教育形式自由自在,教育方法问对谈话,教育生活智慧反思.从本质上看,古代教师的生存具有教育活动与日常生活的一致性、教育过程的生成开放性、师生关系的真诚平等性和关注心灵人格的非功利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存在两种表述形式,一种是邓小平本人构成的“自为体系”另一种是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概括的“自体体系”;两在产生、形成进程中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邓小平的“南巡谈话”是邓小平理论“自为体系”的最后形态。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无序、军阀混战的时代,一般人没有任何自由可言。面对纷乱的时代困局与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近代大学校长能固守教育,去追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独立人格,铁肩担道义,以一种超然的姿态冲破和摆脱各种权势与功名的羁绊,崇尚并保持一种"无所依赖与依附"的精神追求,进而捍卫了作为公共知识分子与民族知识分子具有的自在性、自为性与自由性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正>统编高中教材以“任务群”来统摄语文学习的目标设定、路径选择、成果评价,使其内在理据更加充分,这是统编教材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精神所作出的一项创新。体现在教材层面:一是以单元的核心任务来统整本单元的学习,使整个单元围绕这个主轴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二是在深度阅读、深度学习的导向下,尝试构建一个充分细化而有内在层级、比较自洽的语文学科知识、能力、素养的体系或序列。“文学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语文一个很有分量的任务群,小说是文学任务群中很重要的一种体裁,文言小说《促织》又是小说单元中教学难度比较大的一篇。  相似文献   

7.
人一旦觉醒,成为自为,便发现自己处在自在的包围之中,便感到“恶心”。世界是荒谬的、存在先于本质、自由、自由选择、自欺、多余的人生,萨特的这些基本哲学命题都建立在“恶心”之上,都以“恶心”为前提,“恶心”是进入萨特文学和哲学世界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8.
空间叙述是作家表现创作意旨的重要途径。空间如何被描述,是研究者理解和把握小说艺术内涵的关键。1980年代日常生活叙事遵循世俗生活逻辑,为读者展现了别样的自在、自为的日常生活世界,拓展了小说对生活的审美表现空间,是对传统的小说空间表现形式的有效丰富和发展,是小说摆脱主流意识形态束缚的一种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9.
10.
一直以来,教育实践似乎青睐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生式的"同在"观念,然而,二者间的这种"同在"的现实表征很多时候只是冰山一角,而教育实践冰山下面的巨大的理论支撑的存在却并不为所见,而这种"无"恰恰就是教育理论对于教育实践的巨大支撑性的"潜在"。而太多的时候它却被理论者和实践者误读为自在的"不在"。事实上,这恰恰是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发生作用时的一种自为的"潜在"品质,也是教育理论所固有的作为一种"整合中"的存在的常态,它亟需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去正视。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化虽然已经成了一种共识,但还需要思考教师专业化的动力,即怎样使专业化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有些教师确立的专业化目标,不是出于完善自身、提高自己的需要,是受到某种外部需要的推动(如教师参与进修学习要考虑是否能够与职称晋升直接相关、是否能够得到学位等等),如果教师的专业化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动力是不会持久的,一旦教师达到了某种目的,要进一步改善自身素质的动力就会消失。因而就要考虑怎样使教师专业化的动力来自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变成教师的自觉行为,同时又能保证教师专业化目的的正当性、合理性。教…  相似文献   

12.
13.
教师的知识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当下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和生活,且以自在的学习为主,由于自在学习是主体在无意识和不经意状态下获得的,因而缺少主体自觉和有意识的审视和关照,对教育教学所发挥的影响也有了水平和性质上的不同。要让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更有利于教育和教学,就必须唤醒教师超越自在的生活图式,使反思性实践成为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借助专业研修共同体的力量,促进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改善与更新。  相似文献   

14.
教学理性是教师逻辑地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并借助一定教学工具或手段,实现预期教学价值追求的思维形式。教学理性赋予教师明确的教学价值追求、客观的教学生活态度以及自由的教学实践精神。教学理性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实施的水平和内在品质。关心教学实践价值的正当性、形塑具有主动性的教学惯习以及加强教学实践图式的构建是促使教学理性从"自在"到"自为"转变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是美妙的故事家”,他以客观、平静,毫不偏激的口吻向人们讲述湘西的风俗民情,讲着那里的农民、士兵、船夫、妓女等的喜怒哀乐。他曾表白道:“我不明白一切同人类生活相联结时的美恶,换句话说,就是我不大领会伦理的美。接近人生时,我永远是一个艺术家的感情,却绝不是所谓道德君子的感情。《连长》就是写湘西边陲驻军的一个连长和当地一妇人同居、相爱的故事。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的横断面,把一对情人的感情纠葛、内在变化描写得波澜有致。  相似文献   

16.
作家阿来,试图通过桑丹、格拉这一对母子简陋而本真生活的再现,来反讽文明与道德虚伪与浮饰,从而以民间立场来追寻一种人类本真的原在美。  相似文献   

17.
<正>自然自在,是指事物按照自身特有的规律存在,不因外界约束和干涉而改变。做自然自在的教育,就需要我们返璞归真,重回教育的原点,追问教育的本质。如果把"教育"看做是追求功利的"手段",那么学校就会变成机械、重复练习的"训练场",师生则是那了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自为性 ,教育比较研究需要直面教育发展 ,增强研究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国际性。要增强学科的自我意识 ,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需要直面教育比较研究 ,加强反思和建构。为此 ,两者需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开放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19.
自在和欢乐     
写作是件寂寞的事业。如果能称为"事业"的话,那也是各种事业当中比较寂寞的行当。写作是个体的,独立的,它没法子找人帮忙,也依靠不上任何团队的力量,只能靠自己。默默地,一个字一个字去完成,像个砌砖工。没有极强的心力,哪怕是虚幻的心力的驱使,任何一种重要的写作的完成都是难以想象的。  相似文献   

20.
从"自在"走向"自为":校长走向课程领导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管理走向领导是新课程改革对校长的角色要求.新课程改革需要校长从"自在"走向"自为",成为有效能的领导.校长要想真正承担课程领导责任,必须从领导者自身、学校内部因素和学校外部因素三个方面思考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