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面对现代社会错综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和居高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率,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世界各国都在进行颇有意义的探索,并形成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经验和科学的对策措施。对各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进行比较研究,对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无疑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结合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在其不良行为发生前进行预防,对已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进行矫治。 一、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发育成长中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个阶段已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活动和抽象思维活动,且大多已从家庭教育转到学校教育,已进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组织性强、强制性较大的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社会化过程。学校要抓好预防犯罪的教育工作,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六条规定,学校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1.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3.
预防接种是为了预防传染性疾病,提高儿童的抗病能力。目前,可供儿童接种的疫苗有二十多种,很多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必要接种,也搞不清这些疫苗到底能预防哪些疾病,本特对疫苗接种知识进行比较全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许丽 《成才之路》2010,(2):68-68
在体育教学中预防运动损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重视预防运动损伤,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保证体育锻炼者的身体健康,保证体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的预防是一项世界性课题,中国应努力创建适合本国国情的、有生命力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并不断加以完善和发展。本文就我国预防职务犯罪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认为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务犯罪社会化预防机制是根治职务犯罪的有效之途。  相似文献   

6.
当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人们普遍认为,治理犯罪主要靠打击,但最根本的还应当是预防犯罪。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起关键性作用。而预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培养人优秀的品德。有了良好的德性,才会有符和法规的德行。“明言气质浊恶,污吾性,坏吾性。不知耳目、口鼻、  相似文献   

7.
为了积极主动地预防青少年犯罪,提高学生的思想首先素质,湖南省华容县职业中专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组织全校1500多名学生观看了大型电视系列专题教育片《为了母亲的微笑》。这部预防青少看犯罪警示教育形象化教材,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与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8.
在哲学上,关于人是否存在意志自由的问题,历来有三种没的观点,绝对意志自由论、行为决定论、马克思的相对意志自由论。这三种观点对预防犯罪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以绝对意志自由为基础,在预防犯罪上产生了刑罚预防论;以行为决定论为基础,产生了社会预防论;以马克思主义相对意志自由论为基础,产生了刑罚预防与社会预防结合论。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预防犯罪模式存在弊端的同时,提出了变“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为“以社会预防为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日趋严重,应引起高度关注,从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入手,有针对性地实行相应的预防对策,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学困生的预防与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抓转化,而且更要重视预防;不仅要有针对性对策,而且要有综合性对策;不仅要有矫治性措施,而且要有发展性措施。而以往的研究,考虑较多,对学困生教育的整体性重视不够,因而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种状况,在研究中,要力图把“转化”与“预防”、“针对性”与“综合性”、“矫治”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层次学生都得到良好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教育质量,使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11.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我院2006级1245例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分析,发现我院06级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为了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在学生中的传播,学院应加强对学生进行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并对有传染可能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加强管理,对易感人群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病毒病原学 ,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方法 :应用ELISA及PCR等方法对 71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进行甲、乙、丙、丁、戊等病毒性肝炎检测。结果 :乙肝占6 6 .2 % ,丙肝占 2 .8% ,乙丙混合型肝炎占 9.9% ,乙丁混合型肝炎占 4 .2 % ,未定型肝炎占 16 .9% ,未发现甲、戊型肝炎。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是慢性肝病 (尤其是肝硬化和肝癌 )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环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以及肝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以双环醇75~150 mg/d治疗24周,治疗前后分别肝活检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观察双环醇治疗前后肝组织内TGF-β1和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经双环醇治疗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肝组织内TGF-β1和Ⅰ、Ⅲ型胶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环醇治疗可以减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反应,同时明显降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内TGF-β1和Ⅰ、Ⅲ型胶原的含量,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成军 《大连大学学报》2006,27(4):1-4,15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慢性感染,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的发病密切相关,其发病机理涉及到很多基因的共同参与.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受到肝细胞中蛋白质因子的调节,肝炎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肝细胞中的蛋白能够结合,肝炎病毒蛋白在肝细胞中的表达对于肝细胞的基因表达谱产生影响,也可能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发病机制的重要机制.酵母单杂交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蛋白质分离纯化与基因克隆化的反向遗传学技术等,在肝炎病毒基因调控、肝炎病毒蛋白结合蛋白的研究、肝炎病毒蛋白反式激活靶基因的研究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是促进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研究,探索病毒性肝炎新型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近二十年乙型肝炎临床实践 ,结合目前国内外乙肝诊疗最新进展 ,阐述了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传播、大、小三阳和乙肝的诊疗 ,以利于正确认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有效防治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门诊乙型肝炎患者共124例和健康者30例,均经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后加以确诊.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三组: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组、乙型肝炎病毒恢复组、乙型肝炎合并肝癌组.患者组和对照组均经71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含量,应用改良TBA微量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u/Zn-SOD及Mn-SOD水平的变化.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组、乙型肝炎病毒恢复组、乙型肝炎合并肝癌组三组患者血清MD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SOD、Cu/Zn-SOD及Mn-SO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组、乙型肝炎合并肝癌组患者血清MDA水平均显著高于乙型肝炎病毒恢复组(P<0.01),而血清SOD、Cu/Zn-SOD及Mn-SOD水平均显著低于乙型肝炎病毒恢复组(P<0.01);乙型肝炎合并肝癌组患者血清MDA水平均显著高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组(P<0.01),而血清SOD、Cu/Zn-SOD及Mn-SOD水平均显著低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组(P<0.01).但血清MDA水平与ALT、AST水平(r=0.151),血清SOD、Cu/Zn-SOD及Mn-SOD水平与ALT、AST水平(r=-0.218)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出现明显抗氧化能力的异常.通过血清MDA、SOD、Cu/Zn-SOD及Mn-SOD水平的检测,可为乙型肝炎的临床防治及疗效观察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输血后丙型肝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血后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应用ELISA法.[结果]30例患者均抗HCV阳性.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者23例(76.7%),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者11例(36.7%).[结论]观察表明,潜伏期的长短与病人病情的轻重未发现有明显的相关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基本相似,但相对病情较轻,起病相对隐匿.  相似文献   

18.
Herein,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SLN) were proposed as a new drug delivery system for adefovir dipivoxil (ADV). The octadecylamine-fluorescein isothiocynate (ODA-FITC) was synthesized and used as a fluorescence maker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SLN to investigate the time-dependent cellular uptake of SLN by HepG2.2.15. The SLN of monostearin with ODA-FITC or ADV were prepared by solvent diffusion method in an aqueous system. About 15wt% drug entrapment efficiency (EE) and 3wt% drug loading (DL) could be reached in SLN loading ADV. Comparing with free ADV,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ADV loaded in SLN on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 and 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 levels in vitro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Cox模型在疾病恶化中的运用,以某地近三年内乙肝患者的调查数据为样本,分析影响患者乙肝恶化的可能因素.然后结合生存分析理论,运用SPSS 18.0对相关数据进行Cox模型分析.本文从应用的角度说明了Cox模型的结构、意义及其应用,并给出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is aserious clinical problem because of its wide distribu-tion and possible adverse consequences, such as he-patic decompensation, cirrhosis and/or primary livercancer (PLC). The natural course of chronic HBVinfec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 series of hepatitic flaresor exacerbations and remissions (Ganem and Prince,2004). The severity, extent, duration and frequency ofhepatic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 hepatitic flaresare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