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秀芳 《考试周刊》2013,(31):190-190
随着社会的进步,每个家庭都特别重视自己孩子的发展。孩子就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的教育问题困扰着每个家长,重视学前教育,重视孩子各种习惯的养成,做好幼小衔接对孩子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初三(5)班的班主任池老师教学一丝不苟。每个学期末,他都会为每个学生认真填写教学评语,让家长们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可家长们看到手册中孩子的缺点一栏填满优点,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不,家长会开完了,很多家长却不离开,围着池老师让他解释给孩子缺点评语的含  相似文献   

3.
家长工作谈     
左翠丽 《考试周刊》2015,(46):184-185
<正>说起家长工作,简单地说,开展家长工作就是让家长认识到和感受到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全心全意为了孩子好。对于某些家长,你甚至要让他认为,你对他的孩子最好、最关心。相信老师都知道家长工作在班级工作乃至全园工作中的重要性。那么,做好家长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好家长工作?家长工作与老师教育工作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做好家长工作,可以让家长全面、细致、科学地了解教师,尤其是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意义,懂得幼儿园教师的职  相似文献   

4.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每一位家长也都会给孩子讲故事。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的要求变得多种多样。不同年龄的孩子需求不一样,那么家长该如何针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不断调整讲故事的内容、形式呢?来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听见家长这样教育孩子,有人打你,你就打他。这句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观点。从家长的心态来考虑,这样的教育不无道理,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受欺负,以为这样孩子就不会受委  相似文献   

6.
一位家长来信说,前不久他为孩子的生日送上了一份精美的礼物。可是,孩子却不愿意接受他的礼物,孩子说,只要爸爸妈妈以后别老拿他与别人比,就是最好的礼物。本来,他们平时拿孩子与别人比,是为了鼓励孩子。可没想到……那家长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究竟是好是坏?为此,我们走访了几位家长和相关专家,一起来听听他们的看法。家长张先生(来自山东):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潜能,不可能所有的孩子在学习上都达到同一个水平,也不可能都上同一所大学,干同样一个工作。所以,你不能老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别人比,而应该与孩子一起,去发现他们的长处,挖掘他们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人以为只要当了家长就能教育得了孩子,孩子的成长成才成功很大程度上还是和孩子自身有关系,其实这是最错误的认知和想法,在当代家庭教育中,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育子方法,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须。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不同,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不同。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家长都想得到最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但无论哪一种,我感觉只要家长能有足够的耐心,能多从孩子的视觉和孩子进行  相似文献   

8.
张艳  强英 《成才之路》2012,(6):91-91
家园工作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每个牧区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作为一名幼儿园的班主任,我深切地感受到做好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家长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否健康地成长。做好家长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怎样与家长相互沟通、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融立 《家长》2015,(1):27-28
只要你是一位谦虚好学、头脑灵活、童心未泯、愿意用"心"与孩子沟通的好爸爸、好妈妈,自然能成为百问不倒的父母。每个家长可能都遇到过总问或问个不停的孩子,成长中的孩子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常常揪住每一个他能想到的问题问个不停。孩子的提问是张口就来的,但提供适合他的答案就没那么容易了。生活中很多家长都被孩子的提问给"难"倒了,而家长对孩子的提问表现出的反应则各不相同。反应一:回避。"妈妈,为什么你的屁股出血了?"  相似文献   

10.
李亚男 《家长》2016,(4):13-15
再过两个月,孩子们就要迈进高考考场,应对人生的关键一搏。如何引导孩子顺利渡过这一关键期,这是每个家长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厦门双十中学高级教师、曾经的高三家长许序修老师在这里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家长们交流他和爱人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常听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平平,在校没有什么特长。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潜藏的才能等待开发。关键是看父母怎么给孩子创造机会。一位朋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这位家长的女儿在读小学时,他总会抓住各种机会,向教师介绍自己孩子的某些特长。  相似文献   

12.
武丽丽 《成才之路》2013,(35):37-37
不是每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完全健康的,有些残疾是做父母的无法预料和控制的。每个孩子都是落人凡间的天使,天生的缺陷是翅膀折断后留下的痕迹。作为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家长或老师,如果你遇见这样一个天使,会怎么对待他呢?  相似文献   

13.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家长们往往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总盼望自己的孩子样样拔尖。然而当孩子的表现与家长的预期有差距时,家长们会大失所望教育专家认为,这样的家长其实是陷入了误区。一、爱护和发展孩子的个性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爱护和发展个性。应该通过教育,帮助孩子找到他们在生活和职业上最合适的位置,让他们将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发挥到极致获得生命的乐趣。多伊西早就对生物化学感兴趣,但他高中毕业后,他的父亲觉得学工程更有前途,便逼他选择了这个专业。多伊西只好屈从于父亲的意志,选读了州立伊利诺…  相似文献   

14.
任娜 《家长》2009,(8):23-25
配合老师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是我们每个家长的职责,说理教育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要从根本上让孩子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却不容易。因此家长不妨采取一些“曲线教育”孩子的办法,解决孩子在上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入园,是宝宝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小孩儿要应付陌生情景对自己的挑战和冲击,真让每个做家长的心疼和担忧啊。父母特别是祖父母可能对孩子上幼儿园不放心,并在言行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特别是当孩子在幼儿园受伤时,如何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解开家长的心结,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班有个孩子,性格非常内向,从不愿与人交往,每次父母带他到公园里玩,看到同龄的孩子他都躲得远远的,不论家长如何鼓励,就是不肯上前与他们一同玩耍。开学第一天,孩子的母亲和外公外婆一起带孩子来园报到,孩子一个人在角落里玩耍,妈妈担心地对我们…  相似文献   

16.
孩子上学后,每个家长都很在意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特别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师的特殊关注。但是教师很难像家长一样对待每个孩子——不是由于责任心的缘故,而是由于角色不同,关注的方式也不同。老师像父母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我认为未必是一件好事。老师应当比家长更有理智。  相似文献   

17.
声音     
《中学生电脑》2014,(4):4-4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但孩子进入中学后,家长更多的是把关注点只放在了成绩上,给家长发不同的分数,不是为了帮孩子隐瞒,目的是想引导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正当孩子发生冲突时,很多家长把精力放在解决冲突这件事上,往往忽略了事情的本质,也没有利用好时机教育孩子。每个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每次带孩子出去参加活动,都免不了发生孩子为了争抢玩具争吵,甚至动手的事情。家长面对这种情况有时觉得手足无措,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错了,管一下就行了;如果是别人的孩子错了,直接去管又不合适。有的时候,家长之间聊天,根本没注意到事情的来龙去脉,每个孩子都是站  相似文献   

19.
东杉  荣可嘉 《课外阅读》2006,(12):42-43
初三(5)班的班主任池老师教学一丝不苟,性情极为幽默。每个学期末,他都会为每个学生认真填写教师评语,让家长们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可家长们看到手册中孩子的缺点一栏时,往往看到的似乎还是优点,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不,家长会开完了,很多家长却不离开,围着池老师让他解  相似文献   

20.
任娜 《家长》2009,(Z2)
配合老师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是我们每个家长的职责,说理教育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要从根本上让孩子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却不容易。因此家长不妨采取一些"曲线教育"孩子的办法,解决孩子在上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