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说过:"对联乃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学观和语文特点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或一种‘升华’。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对联,雅  相似文献   

2.
"析字"例说     
《三国演义》第九回写道,“是夜有数十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董卓)帐。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上,不得生!’歌声悲切。”毛宗岗父子评注道;“‘千里草’乃‘董’字;‘十日上’乃‘卓’字;‘不生’者,言死也。”这首童谣运用了析字这一修辞手法,隐蔽地,然而又是无比强烈地表达了人民切齿痛恨董卓的心情,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当时董卓暴政弄得天怒人怨的历史场景。析字是指对文学形体加以离合、增损或只假借字形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可以用来表达不便直说的思想内容,也可以使说话婉转,增强趣味性,从而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析字常用在对联中…  相似文献   

3.
楹联,挂在或者贴在柱子上的对联,也泛指对联。其历史悠久,如清人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所述:“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所谓“十字”,就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此联被公认为中国第一副春联。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写的《初级中学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第44页上,这样写着:“三、一幅有关的对联1980年,华罗庚带领小分队到江苏省指导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他在一张图表的两侧题写了一幅对联: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人;举手有悔大丈夫,纠正错误。  相似文献   

5.
百日咳     
时届冬令,气候寒冷,一般儿童最易患咳嗽之类的毛病,如‘百日咳’就是最普遍的一种。 ‘百日咳’是三岁左右的幼儿最易感染的一种病症。这是由一种名中‘百日咳嗜血杆菌’从空气中进入儿童的呼吸道—支气管,就在这些部位发炎。假如和患了‘百日咳’的儿童接触,患儿咳嗽时,唾沫飞溅,在这飞沬中含  相似文献   

6.
逗你乐     
对联语文老师在台上讲解对联,举例说:“从前某报社曾公开征求‘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下联,结果投稿信件很多,有一句对的很好,就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此时一位调皮的学生突然叫道:“男学生女学生男女学生生男女。”  相似文献   

7.
妙联巧对     
高考巧答对联一九三一年,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是当时高校招生考试出题官之一,负责国文卷。这一年,他在国文考卷上加了这么一道对联试题,上联只有三个字‘孙行者。’  相似文献   

8.
启蒙式的声乐感觉教学法即是把发声歌唱的技能技巧通过教师运用最准确、最贴切、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专业术语口头讲解、辅以规范声音的示范来启发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技能技巧歌唱的一种科学教学法。在启蒙式的声乐感觉教学中常常运用众多不同的动词例如‘挂’‘拢‘’贴’‘吸‘’开’‘含‘’扣’等等动词来比喻发声器官、歌唱状态、共鸣腔体、以及气流或声流的运行方向等感觉,把抽象的感觉在形象思维中变的具体化和简单化。文中浅析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语言“菜”     
<正>有人问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汪老师,中国美食中您最爱吃哪道菜?"汪曾祺听后,沉思一会儿答:"我最爱吃的一道菜叫‘语言’。"接着,汪先生借一副对联作了诠释。他说:"我到一家酸菜鱼馆就餐,店铺墙上张贴着温馨提示:‘细吞慢嚼,品人生香美滋味;狼吞虎咽,尝莽撞利刺苦头。’我觉得这是富有哲理张力的语言。寥寥数语,藏做人风向,展做事风格。因此说,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鲁迅小说《祝福》的“序幕”中,描写了“我”在鲁四老爷书房里见到的摆设,其中写到,壁上“挂着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从鲁迅的描述顺序和语言看,那脱落的一联是上联。从对联的平仄规律看,小说中明写的“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平仄仄平平仄  相似文献   

11.
变换与化归     
变换是数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通过各种变换,常常可以把复杂或未知转化为简单和已知,从而达到化归的目的。“‘变换’,亦称‘映射’、‘映象’、‘映照’、‘对应’等。设 A 与 B 是两个集,如果按照某个对应法,使 A 的每一个元素在 B 中有一个确定的元素与它对应,称这个对应法为从 A 到 B 的‘变换’。”(《辞海》,一九七九年版)初中数学没有也不可能介绍变换的这  相似文献   

12.
论及说明文的教学思路,可谓各有千秋;然而笔者据其教学实践,寻出一点浅得,即是将说明文的教学思路归纳为一个形象易懂的‘金字塔’形。这一教学思路即如旁图所示,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金字塔’的顶部,即‘一个特征’;第二层为‘金字塔’的中部,此层又分为‘三个方面’,即:条理性、准确性和生动性;第三层为‘金字塔’的底部,即‘多种说明方法’。 ‘一个特征’是说明文中必然具备的,也是在全文或段、层次中起着总领作用,是所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的最基本属性。如《蜘蛛》一课中所说明事物的特征即是:蜘蛛做网捕虫。文中各段或层次都是围绕此点写出。这‘一个特征’也可以说就是古人论评文章时所常说的‘文眼’。因此,我们在教学或学习说明文时首先就要找出这‘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13.
自我感觉     
一天动物们聚在一起,谈论人类对它们的看法。老虎:“我们在人们心目中最美——‘虎头虎脑’。”狮子:“我们说话最有权威性——‘狮子大开口’。”野牛:“他们认为我们最懂音乐——‘对牛弹琴’。”野狗:“他们对我们持仰视态度——‘狗眼看人低’。”蜜蜂:“他们最羡慕我们的家庭和睦——‘一窝蜂’。”大雁:“他们对我们的爱戴到了一种虚幻状态——‘鸿雁传情’。”野猪:“人类对我们最尊敬,把猪蹄称‘猪手’。”蚊子:“谁说我们的名声最臭?他们一见我们就喊‘蚊香’、‘蚊香’!”这时,山鸡开口了:“要说香,还是我第一,人类——‘闻鸡’就…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空白"呢?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空白’就是指文本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们是文本已实写出部分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这种‘空白’存在于文学文本的各层结构中,最明显的是存在于情节结构层面上……‘空白’是吸引与激发读者想象来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  相似文献   

15.
本刊1995年第3期《关于<所见>的琐见》文中认为“把‘鸣’译为”‘鸣叫’比译为‘唱歌’好。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够妥当。古今辞书都把‘鸣’解释为‘(昆虫或鸟)叫’,没有‘唱歌’这个义硕。”古文或古诗翻译成现代汉语,了解词义的最可靠方法是查工具书,但有时仍不能解决问题,需要依靠一些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而”字     
有一次,一位教书先生给学生们讲解说:“这个‘而’字,是一个最常用的虚词,可以作‘但是’、‘和’、‘然而’、‘却’、‘反而’、‘如果’等使用。”  相似文献   

17.
对联的历史     
追溯我国对联的历史,沿袭旧的说法都走不出清人梁章钜在其《楹联丛话》中说的:“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梁章钜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对联兴起于五代时蜀主孟昶在桃符上的题词,他写道“新年纳余应,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副对联。到了宋代,更推而广之,民间几乎户户都悬挂春联了,王安石曾有诗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蓖醢彩氖得髁舜毫谒未丫嗟逼毡椤6粤⒄怪撩髑辶酱蚋餍辛恕>菟翟蚴腔实奂右蕴岢G迦顺律泄抛吹摹遏⒃…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学导入新课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入新课是上好课的前奏。如果能把每堂导人保设计新颖,别开生面,则会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1.用对联导入新课。对联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欣赏价值,其精美的文学语言能唤起学生心灵的美感。在讲授初中历史《三国鼎立》一课时,首先在黑板上板书一联:曹操志合三分鼎;诸葛谋烧百万兵。学生随之吟诵,兴趣盎然。对联语略加解释后,即紧扣课题开讲:“曹操怎样‘合三分点’?诸葛亮怎样‘烧百万兵’?下面我们来学习《三国鼎立》”。这一开场白紧扣学生的心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用故事…  相似文献   

19.
唐芳 《河北教育》2014,(5):39-39
“‘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回忆自己‘一课三磨’的经历,大到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的改变,小到对每句话、每个动作的斟酌,真是‘一课一变,一课一进’。磨课是一种痛并快乐的幸福,你不磨。  相似文献   

20.
宋元话本     
话本是宋元时代说话所用的底本,是宋元时代的一种文学作品。宋代,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中出现了一些公共场所,称作‘瓦肆’或‘瓦舍’、‘瓦子’。在瓦肆中集结了表演游艺、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