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构筑"本色语文"阅读教学提倡:紧扣文本,品词析句,感悟想象,挖掘文本内涵;突出朗读,在读中感悟,读中内化,增强语感;迁移训练,加强言语积累,提高语言实践能力.要通过对课堂教学实际和教育经验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反思,寻找促进学生发展,再现语文本色的教学行为,从而创建富有"语文味"的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
王明红 《成才之路》2013,(29):18-19
语文教学应该在感悟文本创作亮点中凸显语文本色,在揣摩文本写作技巧中汲取语文本色,在迁移文本谋篇艺术中展现语文本色。力求穿越语言内容的藩篱,还语文应有的本色。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感悟文本,积累词句,提升习作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有些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模式较为困惑,教学效果不明显,如何抓住语文本色,创新教学模式,让阅读教学焕发出生机?一、抓住主要线索,体会切入文本有妙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语文教师要能认识到这一点,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的阅读。抓住主要线索进行阅读,是学  相似文献   

4.
语文本色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教材文本展开整合处理、对文本主旨进行深度发掘、对文本教程实施全面优化,使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出生活本色、生命本色和生态本色。本色课堂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要求,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师要还原语文教学本色,必须强调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让阅读教学语文味更加浓厚。引领学生感悟语言的趣味、情味、韵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情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成,细品语文的趣、情、韵之味。一、强化语言训练,品语文之韵味阅读教学要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学的旨归是掌握语文知识,习得语文能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明确,哪些课文必须注重诵读训练,哪些篇章侧重于静静思考。静思是一种读书形式,更是一种增强感悟的能力。学生诵读与静思的过程,就是体验教材、感悟文本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的途径。诵读与静思是学生们快乐学习的“心灵鸡汤”,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腾飞的双翅”。  相似文献   

7.
阅读在现代学习和人才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和编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阅读教学?从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以问题为中心,体验和感悟文本两个方面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准确地把握“三维目标”,引领学生面对文本,通过扎扎实实地诵读和感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习得语言与接受人文熏陶融为一体,防止表面化、形式化的偏差,真正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9.
何谓“本色”,辞典诠释为“事物本来的面貌”;何谓“本色语文”?沿用上述辞条,笔者以为,意即坚决扫除时下不少语文课堂中流行的“虚、假、杂、闹”等表面现象,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合理训练、夯实基础,穿析文本、体味情感,熟读深思、教化育人的过程中触摸“语文乐趣”、享受“语文滋味”、积淀“语文素养”,使语文课堂充分彰显“语文”所固有的本来属性:简而言之,本色语文、本色的语文课堂,就是要以“语”为核心,  相似文献   

10.
章春燕 《学子》2014,(9):29-29
一、营造气氛,凸显“读”味 朗读是语文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朗读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营造出适合的教学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文本特点,采取多样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才能凸显出阅读教学本色。  相似文献   

11.
李凤智 《天津教育》2023,(26):180-182
<正>阅读“感悟”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及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既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又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新课标为导向,以人教版教材为载体,运用案例分析深入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感悟”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以强化学生“感悟”能力培养效果、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达到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3.
刘雨晴 《海南教育》2014,(22):37-38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感悟、体验和揣摩,让学生在长期的感悟、体验和揣摩中自悟自得。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又注重文本内容的分析与讲解,特别是注重文本的思想、精神、品质等人文内容的挖掘,不注重教给学生怎样进行有效阅读的知识和方法,更不注重让学生经历有效阅读的具体过程,这不能不说有失偏颇,这也是造成语文阅读教学长期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语文教学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教育面向大众,语文教学要面向每个人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实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激活对话欲望;积极参与对话;开拓对话空间;创设对话平台。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了解探究性教学理论依据,探究性文本阅读教学,探究性课堂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理解、欣赏、评价文本的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可见,感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多向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一、在“空白”点感悟这里所说的“空白”就是指文本提供的想象和感悟空间,是语言文字的画外之音、弦外之音。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以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的深处,和文本进行对话,和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如《狼牙山五壮山》中有这么一句“: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靠近了,才命令狠…  相似文献   

17.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显著特征和重要标志。所以,新课程语文应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来“教”。语文积累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达此目的,教师除重视字、词、句、语法、修辞、文化常识、名篇名句的背诵等基本语文知识和语言积累的教学外,还要求学生应有更广泛的生活、社会方面的积累,要求教师要有“大语文”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并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语文积累工作,但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除最基本的语文知识积累外,只要是健康有益的,应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教师不应该强求一律,应充分尊重学生因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差异而作出的不同选择。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程特别强调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理解、独特感悟和体验;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以保证学生有自己的理解、独特感悟和体验。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应充分体现“对话”的过程,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并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对话(甚至争论)。但“个性化阅读”并不排斥教师的“正确”引导。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师的引导仍然必不可少,但必须遵循“求同存...  相似文献   

18.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理解文本内涵,感悟表达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过程中,如果“细渎点”选择不当,就会出现师生间对话脱离文本、课堂教学偏离目标的现象,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不能有效提高。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细读点”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就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关键的一步。文本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教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体现文体;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具有自身特有的本质,教师首先应依据文本语言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情思,实现文本、教师、学生“三情共鸣”。学生获得情感熏陶后,教师要适时创设言语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真情勃发中发展言语能力。情,语文课堂之“魂”,依附语言文字承载;言,语文教学之“托”,凭借情思而鲜活。教学应使两者互为一体、和谐共振,以彰显语文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