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数学在当今社会广泛应用的成果,使"数学有用"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注重数学的应用在近两次课程改革中表现的最为突出.从创设问题情境到解决实际问题,无疑成为了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主要阵地.但是目前的问题情境设置存在着脱离实际生活,情境引入不合理等多方面的现象,使得学生形成应用意识困难;对于应用意识的理解大多数教育者还不够深入,依据数学学习心理的原理,从接触问题情境到形成数学应用意识的过程,需要经历:典型问题情境的练习、形成解题经验、多个相似情境中经验的迁移、各类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尝试,长期的积累和广泛地应用便会逐渐形成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2.
数学在当今社会广泛应用的成果,使“数学有用”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注重数学的应用在近两次课程改革中表现的最为突出.从创设问题情境到解决实际问题,无疑成为了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主要阵地.但是目前的问题情境设置存在着脱离实际生活,情境引入不合理等多方面的现象,使得学生形成应用意识困难;对于应用意识的理解大多数教育者还不够深入,依据数学学习心理的原理,从接触问题情境到形成数学应用意识的过程,需要经历:典型问题情境的练习、形成解题经验、多个相似情境中经验的迁移、各类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尝试,长期的积累和广泛地应用便会逐渐形成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在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切实搞好数学教学是新数学课程实施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为了更好地体现《标准》所倡导的数学观念,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应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应用到新的现实情境中去。第一,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数学教学应采取“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新课标也强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情境中,而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情境应用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知识的智力背景,它能加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活动中。下面结合自己教研实践谈几种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基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是学习者学习的基本条件,任何脱离特定情境或场合的知识都是毫无意义的。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学习能使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有效迁移应用到解决社会生活中去。由此及彼,对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作业设计的研究,也会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数学作业的特征和类型所谓"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数学作业",是指从学生熟悉的现实世界中捕获真实情境或情境脉络,借此提出数学问题,让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并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真实地情境和问题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产生于生活之中。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原本枯燥地、抽象的数学转化为生动、直观地生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的每一个概念都是一个数学模型.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数学问题情境可以是现实生活的情境,也可以是数学问题本身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就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10.
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是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特色之一.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呈现编写上,也大量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开展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问题情境是指学生在问题教学中所面临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到达"的心理困境,它包括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新的未知东西、学生探究新知的动机和学生解决当前任务的潜在可能性等成分.所以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讲,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更重要的是数学问题情境能够反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化的过程,增强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呢?  相似文献   

11.
以经典最短路径问题——将军饮马为例,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情境进行分类讨论,并借助轴对称、平移等变换实现不同情境的类比、转化,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创设情境过程中,经历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到推广问题的全过程,培养数学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以经典最短路径问题——将军饮马为例,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情境进行分类讨论,并借助轴对称、平移等变换实现不同情境的类比、转化,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创设情境过程中,经历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到推广问题的全过程,培养数学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微积分概念融入到具体而生动的"问题情境"中,在问题情境化教学中帮助学生认知微积分实质,构建微积分知识体系,体会其数学思想,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对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生活情境应用到教学中,利用生活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分析了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期望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由此看出,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数学的趣味性、实践性融入课堂,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一、引入生活情境,增强应用意识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引入课题,不但能使学生分散的思维迅速集中起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理解和体会到数学服务于生活,许多生活中的现象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例如,在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有一条新公路从小明家门前不远处经过,小明计划从家门口修一条路连接新公路,问:怎么样设计路线才最节省费用呢?问题提出之后,学生讨论热烈,话题很快集中到了“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上.此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得出了“垂线段最短”的结论,并且知道这样的垂线段只有一条.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学,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二、加强数学模型训练,指导应用方法数学模型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才能学到有用的数学.”教学需要情境的支撑,情境的创设会使数学课堂更精彩,因为情境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知平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被引入到情境中,其解决问题的心理运行机制也就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扩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口,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谈一些简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实现“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生活化”。一、以“生活情境”的导入,引出数学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  相似文献   

18.
数学问题情境设计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借助于情境中的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把从情境中探索和提出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问题”为“红线”组织教学,在解决问题和数学应用的过程中又会引发出新的情境,从而又产生出深层次的数学问题,不断深化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从传统的集中于数学的内容方面,转变到数学教学的过程方面,其核心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机会。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都参与数学,亲自体验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做。  相似文献   

20.
一个良好的、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记忆深刻、积极参与,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因此,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多种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与理解数学,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去,借以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