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内容北京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钟面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认识分针和时针,知道分钟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述,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使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很简单、很有趣,使他们愿意学数学。三、教学重点1.认识钟面,会区分时针和分针。2.知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四、教学难点知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五、教学过程(一)…  相似文献   

2.
浅谈实验教学与能力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单纯地将其当作传授知识的过程,不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教师擅长于讲授法,只要能用语言来叙述的,就不愿意动手去做;学生善于运算,而弱于动手,如果问学生: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一昼夜相遇几次?他们埋头就算,而很少想到去拨弄一下自己戴着的手表.这与实验教学任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相违背的.   ……  相似文献   

3.
实验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单纯地将其当作传授知识的过程,不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教师擅长于讲授法,只要能用语言来叙述的,就不愿意动手去做;学生善于运算,而弱于动手,如果问学生: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一昼夜相遇几次?他们埋头就算,而很少想到去拨弄一下自己戴着的手表。这与实验教学任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相违背的。“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是对立统一的,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探求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真正…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8~89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观察及操作活动,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记时的;知道1小时=60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合作中  相似文献   

5.
豆苗在《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差异》一文中说,美国学生长于动手,中国学生精于计算。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的手表,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能够再次重合;而中国学生肯定立即拿出笔和纸,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内容北京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钟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认识分针和时针,知道分钟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述,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使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很简单、很有趣,使他们愿意学数学.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内容北京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钟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认识分针和时针,知道分钟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述,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使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很简单、很有趣,使他们愿意学数学.……  相似文献   

8.
唐耀启 《今日教育》2007,(3S):57-57
豆苗在《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差异》一文中说,美国学生长于动手,中国学生精于计算。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的手表,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能够再次重合:而中国学生肯定立即拿出笔和纸.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应把发现的权利留给学生,把合作的机会、动手的自由、思考的过程留给学生,并留给学生实践的空间,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把发现的权利留给学生 学生对自己观察和发现的知识印象最深、理解最深.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观察、思考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例如,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让学生独立观察自己带来的小闹钟,看一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学生可兴奋了,拿起小闹钟仔细观察,有的小朋友发现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的发现钟面上有长长的分针、短短的时针和细细的秒针;有的还发现钟面上有12个格子;……这样,给学生自主观察发现的空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他们充分地展示了自我,也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从而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单纯地传授知识的观念,从学生出发,通过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情境体验、语言表达、课外活动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一、重视操作,培养实践能力1.动手操作,加强实践要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为了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师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学生通过操作具体的材料,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并在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孩子积极动手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操作中学习知识,巩固知识,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小学生还保留有直观的动作思维的特点,而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皮亚杰认为:智慧的开放是在手指上的,由此可见动手操作能够有效地促进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学生在数学的操作活动中,既要动眼看、动手做,还要动脑想、动口说。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学生外部的操作过程与内部的思维活动可以有效地结合,从而使思维一直处于运转之中,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推动他们思维的不断发展。苏教版教材安排了不少动手操作的实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深入研读教材,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教材和学生身体特点,知识基础之间的契合点,就可以不断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形成供孩子们探索和思考的环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钟的寓言     
客厅的墙面上挂着一个十分精美的钟。钟上面有三根指针,分别是时针、分针和秒针。分针跟着秒针走,秒针每走一圈,分针走一格,时针又跟着分针走;分针每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它们就这样团结协作,告诉主人每时每刻。可是,有一天分针觉得自己跟着秒针走一点也不自由,于是它不耐烦地对秒针说:“秒针大哥,我总是要跟在您的后面,一点儿也不自由,我们还是各自随便走吧。”秒针听了很惊讶,严肃地对它说:“万万不可啊!这样主人会弄不清时间的。”这时,时针听到了分针与秒针的对话,它也凑了过来,说:“秒针大哥,分针说得有道理,我们兄弟俩整天只能跟在您后…  相似文献   

13.
李璐 《小学生》2023,(10):130-13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又与动作相连。数学新课标明确了教学应当促进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自主探索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新知,进而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文章就数学课堂中如何运用动手操作进行了积极探索,旨在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进而建构富有生长力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4.
高建勇 《物理教师》2005,26(1):64-64
微软公司在招聘职员时,常常会用一些人们习以为常,但蕴涵了深刻道理的问题,来考查应聘人员的应变能力和知识功底.下面特举一例供读者赏析,同时,给出这个问题的多种解法. 问题: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每天重叠多少次? 分析:每天开始和结束时,时针和分针都会朝上并重叠,只要计算出12 h里,它们重叠的次数,就可以知  相似文献   

15.
在新大纲和新教材里,明确指出要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自然界的规律.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可见,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教学,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真理.这就要让孩子们走出课堂,到现实生活去寻找、去发现,才有可能让学生爱上探究.  相似文献   

16.
魏万茂 《甘肃教育》2011,(22):77-77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并指导他们去操作,以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7.
关于钟表的认识在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已经出现,学生们知道了钟面有时针、分针、秒针。钟面上共分12个大格,每一大格又分成5个小格,共60格。1时=60分,1分=60秒;分针和时针一快一慢,朝着同一方向不停地运动着,就像两个人在环形跑道上不停地跑,由于两针速度不同,一会儿分针追上了时针,一会儿分针又超过了时针,一会儿两针之间形成直角,一会儿两针在一条直线上,一会儿又重叠在一起,于是便形成了独特而有趣的“钟面上的数学”。这类问题在小学阶段不断出现,下面就“钟面上的数学问题”的特点、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收获知识、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过程.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较好地“悟”呢?在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有这样的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可见操作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一、教师有情促操作 翻开低年级的数学课本,不少一线教师认为知识点比较简单,没什么好教的.其实这些教师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读数学,忽视学生在数学学习成长中真正需要什么,在教学手段上也会忽略动手操作.当然还有教师面对班额大、准备材料太繁琐、操作时场面难控制、浪费时间等问题也较少让学生操作.  相似文献   

19.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各以均匀的速度转动,两针在转动时,潜伏着一个“追及”问题,同时,时针和分针在追及中也形成了一些特殊的角。下面是两道与角有关的钟面问题:1.从7时到8时,分针在与时针重叠前,何时两针形成60°夹角?2.从7时到8时,分针在与时针重叠后,何时两针形成90°夹角?通过审题,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道题的关键都与两针重叠有关,那么,我们只要求出两针何时重叠,就能找到解答这两道题的突破口了。下面我们来讨论两针从7时始到何时重叠。要求两针重叠,其实就是求从7时始分针何时追上时针。“追及”应用题求时间的数量关系式是:路程÷速度差=时…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更喜欢直观的教学,更喜欢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所以小学科学的教学也应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动手去实践验证结论。对此,围绕小学科学的实践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