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五四以来女作家走进了历史女性叙事的行列,打破了男性独霸历史叙事的局面,女性对自身历史的叙述,不仅使女性群体获得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权力,而且也构成了对男权话语的挑战、修正、颠覆、补充。在这百年中,女作家对历史女性的叙述与阐释也受社会风潮、时代话语的规约,但是,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和自我主体的探索始终是女作家历史叙事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试对中国女性文学的主题进行梳理,指出在多元化的文学主题中,呈现女性作家在创作上表现出来的主体意识的苏醒及作品试验性的突围,从而展现中国女性高扬的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3.
女性文学在进行二十世纪后,基本分为五个时期,即五四时期,30至40年代时期,50至70年代时期,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以及90年代时期。本文从不同时期的不同创作手法,审美趋向,探讨女性文学的审美流向变化。  相似文献   

4.
五四以来女作家走进了历史女性叙事的行列,打破了男性独霸历史叙事的局面,女性对自身历史的叙述,不仅使女性群体获得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权力,而且也构成了对男权话语的挑战、修正、颠覆、补充。在这百年中,女作家对历史女性的叙述与阐释也受社会风潮、时代话语的规约,但是,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和自我主体的探索始终是女作家历史叙事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女性写作研究在20世纪末的中国成为人文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而八九十年代,作为女性意识在文学中最为蓬勃的一个时间界定,女性写作话语空间无论在纵向的挖掘还是横向的拓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但是我们又隐隐约约可以窥视出女性写作话语的一股暗流,即从“开放”到“负开放”的姿态演变。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兴起。郁达夫作为当时享誉中国文坛的知名作家,不仅在社会活动方面与左联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其文学思想、创作实践也呈现出明显的左翼文学特征,可以说,郁达夫在当时是一个具有浓郁的左翼倾向的作家。他真诚地接受了代表时代潮流的左翼文学的影响,努力从各个方面突破自我,表现“生的苦闷”和时代苦闷,成为忠实的“时代表现者”。同时,由于个人的文化心态的制约,郁达夫并非纯粹的左翼,其文学创作又呈现出多元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几千年来,中国女性学一直被湮没在以男性学为主流的大海里。到了20世纪20年代,“五四”女作家群的崛起,才使女性学开始融进以男性为中心的学洪流中;新时期女性学呈现出繁荣的景象;90年代“新生代”、“晚生代”的女作家,她们以女性的话语来创作,使女性学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从此,中国学史成为男女作家共同谱写的诗史。  相似文献   

8.
在左翼文学文本体系中,都市尤物和一样具备攻击黑暗社会的能力并拥有更大的主体性。同时,两者共同严格遵守左翼写作中的性别秩序,属于革命语境中的“他者”。这一现象在客观上与男权主义传统形成了呼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进行考察,从一个侧面对长期困扰文学的审美性与权力话语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指出左翼文学无论从理论到创作都陷入到了权力话语的漩涡当中,成为功利性较强的文学宣传;但是同时也注意到它并不是完全不具备审美性,只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它所主张的崇高、悲壮的审美原则被无限地放大以致文学的丰富性没有得到很好地呈现。并对近来所提出的从宣传学的角度来考查左翼文学的做法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10.
大陆学人一直认为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存在偏见。其政治偏见(反共立场)确实存在,应该批判,但是其所谓"艺术偏见"还应该具体分析,夏志清用西方传统的批评理论评价中国现代文学,与左翼文学理论大相径庭,当然评价结果也迥然不同。但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体现的批评理论及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国内对它的介绍,从时间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译介特点,这些阶段特点又和当时国内思想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纵观黑人女性文学在中国传播的20几年,国内对它的翻译与研究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又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美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二十世纪黑人文学一直以美国梦为一个重要主题。在二十世纪早期,黑人文学充分表达了对于黑人民族的赞美和对于自由平等梦想的憧憬与努力;中期以抗议小说为代表的黑人文学则震撼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黑人贫困状况以及作家对于美国梦能否实现的焦虑与担忧;后期以沃克、莫里森为代表的黑人女性作家反思了黑人群体的狭隘排外,倡导黑人男性与女性、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博爱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正沙健孙教授的《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道路——兼评若干社会思潮》一书,是武汉大学梅荣政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该书以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史识 ,应是 2 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种品格。论文意在对 80年代以来关于 2 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性”的研究作一次全面的省思与梳理 ,并在此过程中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作为一种文学观念 ,“2 0世纪中国文学”并不是一种近、现、当代文学时间形式上的简单整合 ,而是个文化与艺术审美意义上的完整体。这种“整体观”,同时亦应体现在对这百年文学发展的内在关联与脉络的探赜索隐上。由于受制于各自的历史观 ,80年代以来不少论者关于 2 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性”的研究 ,都难免其缺漏与偏颇。科学的 2 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 ,既应看到本民族几千年历史传统的潜在制约与 2 0世纪渐进西学的外来影响 ,同时 ,亦应看到 2 0世纪中国社会具体的历史情境 ,尤其是政权的交替与政体的转型对这百年中国文学的政治主导作用 ,看到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的文学内在规律在这百年中国文学中的衍化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 ,纵观 80年代以来的研究 ,理想的 2 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 ,或许应是对有关个体化的“整体观”的扬弃与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历史语言学在结构主义语言观的影响下呈现出新的面貌:研究领域大大拓展,研究理论层出不穷,研究方法多样化。它的研究领域是历时的,但吸收了共时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重视研究语言构成成分的演变,并构拟语言形式的早期状态,不忽略语言结构系统的自身调整。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美国作家或着力表现真实的死亡场景,或借死亡的偶然性凸显生命的荒诞,或对现代人哀悼死亡经验的丧失进行深刻的反思,其笔下人物的死亡意识又与民族、种族、性别等文化身份和自我认同感相互交织、矛盾、融合,从而使得文本中的死亡问题不止是表达作者切身体验的出口,同时也彰显着人类超越死亡和追求永恒价值的意义指向,谕示着关于生命深度和无限可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中叶,世界工人运动使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变为多国实践,无产阶级政党在欧、亚、拉美等多个国家执掌政权,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20世纪来发生了苏东剧变,一些共产党相继失去执政地位,一个深刻的原因就是长期忽视执政能力建设。总结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要巩固其执政地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面临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新环境,发展党的领导的现实必然性,并对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中怎样发展党的领导作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庄子》中塑造了大量的畸人形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体上的残疾人;一类是心理变形的疯子。20世纪中国文学中也有这两类畸人形象,可看作是对《庄子》中畸人形象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文化意义等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