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梁伯国始末     
春秋时期 ,诸侯纷争 ,见于记载之诸侯国约百四余。称雄争霸者 ,凤毛麟角 ;朝秦暮楚者 ,比比皆是。存世长者数百年 ,阅历短者数十载。梁伯国即其中之一也。梁伯国始建于公元前 770年 ,始国君姓赢名康 ,秦人也。其祖由东海之滨迁居“西垂”之地。西周后期 ,犬戎作乱 ,周宣王命秦人首领秦仲为大夫 ,率兵讨伐西戎。结果 ,秦仲战死疆场。宣王再召仲子庄公兄弟五人 ,拨兵七千 ,大破西戎 ,秦庄公因功封“西垂大夫”。周幽王晚年昏庸无道 ,废嫡立幼 ,申侯联合西戎、犬戎讨伐周室 ,杀幽王于骊山脚下。平王即位 ,丰镐已废 ,遂决迁都洛邑。因幽王烽火戏…  相似文献   

2.
李家崖文化自晚商始走向强大,存在西周早期陶器,但缺乏西周时期铜器、考古遗址等,其年代下限为西周中期或晚期的观点或可商榷,本文将其年代下限划定为西周早期。李家崖文化分布的陕北清涧、绥德一带与鬼方地理分布相合,鬼方非居晋南。细考小盂鼎铭文的战争烈度及两次俘获,康王时期盂伐鬼方,攻入了鬼方中心聚落,鬼方城毁族灭,其灭亡时间与李家崖文化年代下限相合。李家崖古城遗址“鬼”字符的发现,说明三足瓮字符为先民自刻,鬼方并非是对其族的蔑称,李家崖古城确为鬼方聚居之地。武丁时期征服了鬼方,文献中鬼方与商的战争,不可一概看作敌对关系。卜辞和铜器研究显示,鬼方是殷商友好方国,商王关心鬼方福祸、鬼方为商捕羌、其族人任王朝高级官职等。李家崖文化商式铜器,证明鬼方与商王朝存在广泛往来。  相似文献   

3.
春秋四夷四夷,一般指四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即南蛮、北狄、东夷、西戎。他们都是与华夏族不同血统之民族,生活习俗、语言文字也与华夏不同。但是,这种解释只适用于秦汉以后,在先秦,特别在春秋时期,四夷并不都是与华夏族不同血统的民族,他们有的与华夏同宗同祖,仅是因生活方式不同,或者文化较为落后,或者不服从  相似文献   

4.
周宣王中兴,外临同犬戎、西戎、淮夷、荆楚等民族激烈的民族冲突,内有诸侯势力膨胀、阶层矛盾依然紧张之患。对此,宣王在采取硬性控制的同时,亦采用和诸侯、睦万民、内赏功勋、外建诸侯等手段进行软性控制,巩固社会秩序。周宣王为应对复杂的社会冲突而进行的社会控制,对该时期以及整个西周内外社会政策的改变有直接的影响,并对春秋战国的社会整合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小雅》的七十四首诗中,被前人视为政治讽谏诗的有十余首。这类诗着眼于对国政的针砭和讽谏君王或上层执政,《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就是其中的力作,是我国政治讽谏诗的奠基作品。通过这三首诗,可以略窥《小雅》中政治讽谏诗的一般特征。 政治讽谏诗产生于西周濒将灭亡之际,厉王、幽王之时。郑玄《诗谱序》说:“厉也,幽也,政教尤衰,周室大坏,众国纷然,刺怨相寻”,《汉书·礼乐志》亦说:“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显然,政治讽谏诗的产生背景,是由于西周末世政治昏乱、国君荒淫无道、上层统治者骄奢横暴所引发的。透过这些政治讽谏诗,人们可以看到西周末世的政治社会兴衰败落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春秋初期的古申伯国,史志上多有争议,主要是南阳说和信阳说两家。诸多现行工具书和高等院校史学专业部分教材,在谈到古申伯国时多以南阳说为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和等编著,一九三三年再版本)“申”字条释文是:“申,周国名,姜姓,伯夷之后,春秋时灭于楚。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县北二十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本)“申”字条的释文则是:“申,古国名,姜姓。传为伯夷之后,居今陕西、山西间。周宣王时一部分被东迁,分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建立申国,春秋初年为楚文王所灭。”《中国古代史教学地图集》所附:“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中央电大通用教材,北大编)“申”字条目的后面对照是:“申(国,西周,春秋),今河南南阳市”。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册第一编第四章第二节“王室衰微与大国争霸”写到“楚灭申”时,括号内的标注是:河南南阳县。  相似文献   

7.
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考生答卷情况,发现许多考生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区分不清,笔者认为有必要把这一知识点集中排列出来,便于考生复习。一、先秦时期1.西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灭西周。2.春秋齐国:"尊王攘夷",有利于保护中原华夏族经济文化。3.民族分布:北匈奴、东胡、西戎、华夏族、南越。  相似文献   

8.
秦国对西戎、巴蜀的兼并,对秦国历史的发展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为它最后统一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秦对西戎的兼并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相当于春秋,是秦国对西戎的征战扩张阶段。秦襄公七年春,周幽王废太子,导致申侯联合犬戎进攻,杀幽王,灭西周。当时,因秦襄公带兵救周,“战甚力,有功”,由此,当周平王东徙洛邑时,封襄公为诸侯,赐给歧以西之地,并许诺“秦能逐戎,即有其地”。于是,秦立国后,把伐戎定为基本  相似文献   

9.
《诗》、《易》制作年代试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易》系辞系统之最终编订,当在周代王官之内。要探索《周易》系辞系统的制作年代,必须分清楚系辞(卦、爻辞)的编订年代和系辞(卦、爻辞)所引用的古歌、文献的制作年代。《周易》卦、爻辞所引之古歌、文献,系出自周族旧典,有的年代相当古早;但《易》到西周中晚期(宣王之世)已基本定稿,最晚收入《易》卦爻辞的歌诗、谣谚应不晚于宣王之世。“宣王中兴”与《诗》、《易》文本的编订都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代图说明春秋时代见於记载的有一百七十国,其中一百三十九个知其所在,因“周室衰微,诸侯彊并弱,齐、楚、秦、晋始大”。(史记周本纪)“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民族问题的章节就占了四分之一。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我国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不断交往和融合。它们和汉族人民一起共同创造了我国光辉灿烂的历史。由于这些少数民族的出现,离今天的年代已久,有的已为人们所陌生。这里,将中国古代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作一简单介绍,敬请同仁指教。一、汉族的由来远古时,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互为婚姻,它们是组成华夏族的主干部分。炎黄部落原居陕西、甘肃一带。在长期的生活中,它们与周边各少数民族互相影响、交往,经过夏朝、商朝、西周的历史发展,大约在春秋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华夏族。当时,北方的鬼方、西戎、犬  相似文献   

12.
余心言 《学习之友》2018,(12):12-13
《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写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话说周幽王宠幸褒姒,为博褒姒二笑,点起烽火:诸侯以为西戎入侵,点兵来救,结果却是虚惊一场。后来犬戎真的入侵,再点烽火,诸侯不信,无人来救,终致国破身亡。烽火台实际上就是历史早期的信息技术,被一个不真实的信息内容摧毁了。这就是孔夫子说的“人无信不立”。谁没有信用,谁就站不住...  相似文献   

13.
两个荆楚方国,指的是殷商伯爵国荆楚和西周芈姓子爵国荆楚。殷商伯爵国荆楚,即西周初叶熊盈承袭的伯爵之国,西周芈姓子爵国荆楚,即鬻熊之后熊绎之国。两个荆楚方国除他们在若干年代前是同族源外,到了商周之际他们之间并没有任何关联。三个鄂国,指的是姞姓之鄂、噩姓之鄂、芈姓之鄂。三个鄂国具有不同的族源、不同的迁徙路线、不同居住地和不同的历史进程。只有认真研究史料,准确地把握其历史时空,才能纠正目前一些研究失误,真正厘清荆楚文化的源流。  相似文献   

14.
秦人东来说,近年颇有不少著述论及。但秦人远祖东夷嬴族何时来到西方,又如何建立秦国?确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嬴族西迁的时间是在商末东夷嬴族诸侯国,是尧、舜、禹时部落联盟机构首领皋陶、伯益后裔在夷地建立的国家。他们的后裔中衍在商王太戌时受到信用,王“使御而妻之。”中衍的“玄孙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中潏约与商王武乙同代,故中潏军民来到西垂的时间应为  相似文献   

15.
一匈奴族的兴起及其社会面貌匈奴是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个游牧部族,它于公元前三世纪前后(战国时期)兴起于大漠南北。在它兴起以前,这个地区已先后出现过夏代的“荤粥”(音xūn yù),殷商时的“鬼方”,西周时的“猃狁”,春秋战国时的“戎”、“狄”及后来的“胡”。  相似文献   

16.
周室王姬靖,是中兴周室的一代雄主;《诗经·小雅》中的《出车》、《六月》、《采芑》,《大雅》中的《崧高》、《民》、《韩奕》、《江汉》、《常武》诸篇,就是诗人描述宣王中兴筹边盛事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壮丽史诗。本文采用“以诗窥史”、“以史征诗”的研究方法,对宣王中兴筹边的史迹进行了细微的考辨;同时,对《诗经》之《雅》中宣王中兴筹边史诗的全国思想、艺术成就、语言特色等亦一一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小雅·车攻》是一首记载周宣王会猎诸侯的诗歌。该诗通过描写周宣王会同诸侯的壮大场面,表现了周宣王示威诸侯,使诸侯来服的雄伟气势,是周宣王重新确立周天子政治地位、中兴周室的表现。《诗序》道:“车攻,宣王复古也。宣王能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修车马、备器械,  相似文献   

18.
《扬州慢》序中有“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的句子,教参也将该词下阕内容概括为“不胜家国《黍离》之悲”。那么,《黍离》究竟悲在何处呢? 这还得从西周末年说起。西周末年周幽王时,国家接连发生旱灾和地震,百姓流离失所。幽王对国事不闻不问,却宠爱一名叫褒姒的妃子。为博美人一笑,不惜  相似文献   

19.
答:西周后期,农村公社已开始破坏,如周宣王于“千亩”敗后,“料民”于太原,说明书社(农村公社书其人名于籍,所以呌书社)人口流亡,宣王为了补充兵源和財賦,所以实行調查戶口。又如周幽王时,貴族們掠夺土地。“詩經”上說“人有土田,女反有之”(瞻卭),都可說明农村公社土地公有制已經发生变化。到了春秋时期,农村公社显著的发生了变化,逐漸走上瓦解的道路,这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結果。春秋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是以冶铁事业的发展为关键的。由于冶铁业的发展,铁制农具比  相似文献   

20.
<正>统编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第一子目中写道:“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广泛。”在选必修三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一子目中写道:“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两课都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这一史实。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