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扬明 《青年教师》2006,(11):29-32
苏教版全国第八次教材培训会在古城西安人民大厦的大礼堂隆重举行。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于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学技巧、挥洒自如的教学风格,深深折服了全体老师和同学.特别是于老师给学生的读书方法——“煮书”,让我耳目一新。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煮呢?他说,“煮书”就是把书读熟,读出味道来,把文章读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相似文献   

2.
"本色语文"目前有两个流派:一派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引领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工具性为基点,渗透人文性;另一派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精神教育,以人文性为基点,渗透工具性.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于永正老师,说于老师是平民,或者说是平民哲学家,甚至可以说是禅学家。平易、简洁、随和、诙谐是于老师的风格,他似乎有一根“金手指”,在简简单单的课文里,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就能随手找到语文教学的真金,在平易之处见到奇崛。阳春三月,美丽的水电都城——宜昌迎来了这位“平民”教育专家。带着他的“金手指”,带着浓浓的春意,于老师为我们呈现了《第一次抱母亲》的精彩课堂。坐在距离讲台不到两米远的地  相似文献   

4.
张新华 《山东教育》2005,(19):66-67
在西安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培训会上。有幸听了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课前备课钻研教材的功夫,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训练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解读文本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5.
王燕 《山东教育》2008,(6):28-29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特级教师于永正就在《山东教育》上撰文讲过“读是一切语文能力形成的手段和桥梁”。在新课改的今天于老师仍然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只有通过学生对文本的熟读才能做到;  相似文献   

6.
相较于时下那些教学目标芜杂、教学内容繁多、教学环节繁复、教学媒介过多、教学方法花哨的语文课,于永正老师教学《第一次抱母亲》可谓返璞归真,平淡至极,简约至极.但简约而不简单,"冗繁削尽留清瘦"的简约背后,是于老师对母语教学规律的自觉尊重,是于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厚的文化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的自然体现,更是于老师真实、朴素等人生大智慧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7.
中等个儿,头发花白,带一副近视镜。朴素、儒雅、谦恭,年过花甲而精神矍铄。——眼前这位慈祥的长者就是于永正,在小学语文教师中享有盛誉的于永正,名字在各种语文教学媒体上频频出现的于永正。  相似文献   

8.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长期致力于作文教学的研究。他的作文教学精彩纷呈,出神入化,显示了高超的技巧、精湛的教学艺术,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原本不愿写作文的学生喜爱上了作文,他的教学令师生们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有幸聆听到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饱含亲情的美文——《第一次抱母亲》。于老师用完整的两课时向听课老师生动、具体地诠释了苏版教材所提出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八字方针。其中的一处朗读指导更给在场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1.
大家知道,文章一旦被选进语文教材,成了“课文”,它就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是内容意义,二是形式意义。学生学习它,不但要了解写的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文字这个载体本身就是学习的对象。这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明显标志。许多专家(例如浙江的钱正权先生、上海的吴忠豪先生)都大声疾呼“不要把阅读课上成理解课”,这是很有针对性的,是切中阅读教学要“得意得文”时弊的。  相似文献   

12.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思想及其创造的“三本五重教学法”(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 ,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正越来越广泛地为广大教师所熟悉。《白杨》、《草》、《小稻秧脱险记》、《新型玻璃》等课堂教学的精品享誉全国。2000年4月20日 ,徐州淮海堂 ,于永正老师又向一千多名老师展示了他新近研究的《全神贯注》的教学。在两课时的教学中 ,于老师先和学生背诵了几句名言 ;接着出示茨威格在罗丹工作室里说的那段“名言” ,让学生读这段话提问题 ,继而读课文解决问题 ;然后于老师采用多种手段激…  相似文献   

13.
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于老师的魅力,那种挥之不去的教益给我自身的教学以诸多启示。当脑中不断再现于老师讲授《全神贯注》的精彩片断时,我决定就我的视角、我的体会试着走近于老师,走进他那精彩课堂……一、尊重赢得尊重纵观于老师的课,不难发现,他始终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答案,即使是有误的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特有的“于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导向正确的一面。从语文教学上看,学生在于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正确答案;但就一个学生的发展来看,于老师为学生赢得的是…  相似文献   

14.
朱霄 《天津教育》2003,(4):42-42
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上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于老师的每一堂课都充满笑声、掌声、赞叹声。凡是听过他讲课的人都为他高超的教艺而折服,无不赞叹他的课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笔作为于老师的弟子,每次听他讲课都受益匪浅,特别是他课堂上轻松自然的教学幽默更让听课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5.
付红  李黎 《四川教育》2005,(7):37-39
一、回顾文段,作文入格 师:一见面,就想好好地考考大家。有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过没有?  相似文献   

16.
“回归本真”的呼唤,使在“迷人眼”的“乱花”中徘徊的语文教学踏实了,不由想起了于永正老师的《杨氏之子》。他的的课堂教学以简单示人——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没有热闹的花样形式,只有老师、学生和文本。于老师用亲切平实而又不乏幽默的话语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读书。在读中,古文逐渐清晰明朗,疑惑一一解开;读到最后,大家恍然大悟,意犹未尽。这时,再提笔把古文描述的场景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于永正老师称其为“简单语文”。  相似文献   

17.
教学艺术是一名教师教学素养、教学经验、教学机智的集中体现,是成功的教学、成功的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为什么叫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呢?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高超而朴实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8.
观摩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作文教学《歇后语编故事》后,笔者眼睛为之一亮。于老师以他独特的童眼、纯真的童心、浓郁的童情、风趣的童言,巧妙地把“歇后语”与“编故事”勾连在一起,经过他亦庄亦谐的智慧点拨,孩子们变得情趣高涨、想象力丰富、语言幽默风趣……我真真儿的感受到他在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用心播撒趣味因子,收获性灵文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秋天的怀念》和《第一次抱母亲》是两篇从不同角度写母亲的文章。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对这两篇文章的解读独具匠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母亲情结,而且领略了其课堂教学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于永正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洋溢着语文味、儿童味和家常味,呈现出淳朴恬淡、本色天然的风貌与品格。这是于老师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性质、深刻了解教学对象(儿童)、通透理解教学载体(教材)、精妙运用教学艺术的反映。通过对其教学案例的探幽析微,能获得许多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