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主要内容是观察、描写一次实验的过程。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发现",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的延续与提升。本次习作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有序表达。学生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掌握运用多种感官感受事物变化的过程,并条理清楚地写出来,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有序表达的能力。难点在于如何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并准确描述自己的心情。  相似文献   

2.
<正>观察、思考、发现、表达是孩子们需要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路径。用心整合单元资源,"撰写我的实验报告"的单元情境就得以凸显。随着三个具体学习任务"打开问题之门的金钥匙""触摸大自然的新脉动""写下我的实验报告"的有序展开,孩子们在本单元的学习浸润中,学会细致观察,对大自然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去体悟观察发现带来的无穷乐趣,引领孩子们去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养成认真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和勤于思考、探究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3.
<正>观察是习作的前提和基础。在三年级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让深度思维实现真实表达,有效呈现观察所得,助力学生切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习作表达也将更真实感人。观察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被称为思维的知觉。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整册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独立习作单元,语文要素为: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从单元整体编排出发,合理安排习作任务,激发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感悟中表达,笔者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教学为例,设计以下三个任务,谈谈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4.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以"观察"为主题的单元,旨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依托教材文本,从观察方法、观察实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悉心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从小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为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写作的目标,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第二学段,学生要"观察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从"留心"到"观察"进而到"养成观察习惯",课程标准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观察"。第二学段,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观察的要求。由此可见,观察对第二学段的写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习作要求中,有"留心周围事物"或"观察周围事物"的字眼,观察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对于写景作文,观察又时常成为作文的起点。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秋天,校园秋意正浓,是观察的好时机。老师嘱咐学生要从杆、枝、叶、花及远近角度观察,观察要细到叶的变化,之后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不曾想到,学生在观察时,对于枝、叶、花的观察主体似乎不以为然,一只螳螂的出现打乱了观察情景,他  相似文献   

7.
理解重点训练扎实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三六单元教学问答唐山市教委王锦萍问:第三、五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其训练目的是什么,教学的要点是什么?答:这两项是侧重写的训练。“注意积累材料”是在第八册学过的“留心观察周围...  相似文献   

8.
把训练重点贯穿到整组课文教学中——第七册第四单元教学指导□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邓丹彤第七册第四单元共编排了三篇讲读课文《观潮》、《高大的皂荚树》和《海滨小城》,一篇阅读课文《小狮子爱尔莎》,一则读写例话《留心周围的事物》及一个基础训练。从四篇课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围绕训练重点确定教材教法──第七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石家庄市桥西区教研室黄莺本单元是第七册最后一个单元。它是在学生学会了概括段意,学会了留心周围的事物的观察方法之后,由读到写的综合能力的训练,而且是在第六册写清楚一段话的基础上,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好...  相似文献   

10.
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指要──第四册第三单元留心观察,善于动脑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只有留心观察,善于动脑,才能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把事情办好;如果观察时只是浮光掠影,又不肯动脑筋分析问题,必然会把事情搞糟。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  相似文献   

11.
<正>【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统编本教材中首次出现的习作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这也是本习作单元重要的习作方法。留心观察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帮助学生写好“眼中的缤纷世界”。  相似文献   

12.
统编语文教材从三至六年级,编排了八个习作单元。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本套教材第一个习作单元,围绕"留心观察"这一语文要素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2篇习作例文、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以及1次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笔者通过研读精读课文、运用观察记录表、活用例文旁批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形成观察意识,养成观察习惯,为本册后几个单元的习作习得方法,更为学生今后的习作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作业目标和类型单一、内容碎片化等问题,本文通过项目化的单元整组作业设计,从"精准定位,形成单元整组的系统作业""问题驱动,切准单篇作业核心目标""能力整合,'项目+'实现多维成果"三个方面入手,撬动作业变革的核心,落实单元要素,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明了习作方向:"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学着课文写",不是愚昧地东施效颦,而是自我的、灵动的、创新的"学写"。  相似文献   

15.
徐静 《辅导员》2011,(21):21-22
《金蝉脱壳》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相似文献   

16.
<正>统编版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也是统编版教材首次出现习作单元,以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为人文主题,具体落实两条语文要素:一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二是仔细观察并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是《搭船的鸟》。它是我国著名作家郭风的一篇散文,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介】《观察中的发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本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在导语中就建议学生留心观察,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在观察中的发现:教材编排了《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找骆驼》四篇课文,让学生感悟细心观察的方法和结果,并在课后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  相似文献   

18.
<正>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这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习作单元。两篇精读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以动物、植物和场景为描写对象,表现周围世界的五彩缤纷,能让学生体会表达的特点。“交流平台”主要对精读课文进行梳理并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初试身手”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试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习作例文”通过旁批和课后习题,让学生了解作者丰富的观察结果,品味细致观察的好处。“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则让学生通过习作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四个板块都是为“习作”这个核心目标服务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单元整体,链接前后内容,凸显习作要素,从而使习作单元的教学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凌金波 《广西教育》2013,(13):62-62
新课标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从关注细节开始。一、说写训练课前准备井然有序,必定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个好的开始。因此,可以在语文课的前五分钟里进行读写训练。例如,让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要求中明确提出:"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所谓"留心周围事物",即要指导学生勤于观察生活、自然和社会,掌握观察方法,培养"善于观察"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