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先做这样一个游戏:假设可乐2元钱一罐,2个空罐可以换1罐可乐,如果给你6元钱,你最多能喝到几罐可乐?这个游戏,我问过身边的很多人,包括同事、朋友和亲人,几乎90%的人在推算后都说:"应该是5罐吧!"  相似文献   

2.
朋友是一位企业家,一次,我问他事业成功的秘诀。 朋友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出了一道游戏题:假设可乐2元钱1罐,2个空罐可以换1罐可乐,如果给你6元钱,你最多能喝几罐可乐?  相似文献   

3.
易拉罐,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东西,但却常常是在垃圾桶里发现它们的踪影。其实,别小看了这小小易拉罐,如稍加“打造”,它就成了孩子喜欢的体育用具,玩起来不仅省钱、有趣,更能锻炼孩子们的身体。游戏一保龄球玩法模拟保龄球的排列方式,将易拉罐排成行,让孩子抓住一个空罐,然后滚动出去击打排成行的易拉罐。孩子可以和父母进行比赛,击倒一罐算一分。瞄罐击罐儿歌饮料罐,排成行,我滚空罐去击罐。模拟保龄新发明,既省钱来又好玩。游戏二瞄罐击罐玩法准备一个空罐放在地上的圆圈内,后让孩子站在圈的上方瞄准空罐,手持的另一空罐去碰击它。玩…  相似文献   

4.
这是朋友说的故事:有位父亲与女儿一起上街,给她买了一罐可乐。回家后,这位父亲发现女儿把空罐扔进了家里的垃圾篓。父亲觉得奇怪,问她怎么才喝完?女儿答道“:早喝完了,但找不到丢垃圾的地方。”父亲一听勃然大怒,骂女儿傻,他从垃圾篓里捡出可乐罐,推开窗户就从五楼扔了下去,继而训女儿道“:如果是在外国,你那样做,算没丢中国人的脸,可你是在中国,一路上有多少垃圾,也没人打扫,你还这么做,真是太迂腐了。以后走上社会,不懂得见机行事、说一套做一套的话,是要吃大亏的!”这在目下并非个例,是流行在一部分家庭里的教育模式,或者可以用“现实主…  相似文献   

5.
哲理三则     
借一天,小侄子问我这样一道题:3元钱能买一瓶可乐,两个可乐瓶子能换一瓶可乐,假如你有6元钱,最多能喝几瓶可乐。也太简单了,我呵呵笑着,马上给出了答案: 3瓶。小侄子摇摇头,说:你错了,最多能喝4瓶可乐。  相似文献   

6.
换气     
早上,我们家的液化气用完了,妈妈和我准备去换气。我和妈妈用小拖车拉着空罐来到气站,妈妈把空罐拉到换气房,放在左边的空罐堆放处,又到右边挑了一罐看起来干净些  相似文献   

7.
夏日的一个傍晚,一个姑娘死在寓所里。杨警官赶到现场,只见姑娘倒在餐桌旁,餐桌上用半罐可乐压着一封用钢笔写的遗书,遗书上的字迹工整清秀。经检验,那半罐可乐有毒。报案人是死者的男友。他告诉杨警官:“今天天热,她从外面回来,说口渴要喝冰冻可乐。可冰箱里只剩一罐了,我叫她先喝着,我再去买。回来后就发现她喝可乐自杀了。”杨警官沉思半晌后说:“你有作案嫌疑,请你老实交代。”后来一审讯,罪犯果然是死者的男友。你知道杨警官是怎么戳穿罪犯的谎言的吗?可乐下的遗书$重庆市巫溪县城厢镇城厢小学六(4)班@李相莉  相似文献   

8.
记得童年曾有过一些游戏,它们陪伴着我们度过了那最快乐的时光。拍洋画。这是我们以前最迷恋的游戏,它的玩法很简单:两个人或者很多人,每个人拿出自己的一张洋画,然后每个人顺次地用手去拍,如果有人把洋画拍得翻了过来,那么这张洋画就是属于他的了。这个游戏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的,那就是要用钱去购买洋画。那个时候洋画是一元钱一大张,一大张  相似文献   

9.
夏眠  冬天 《今日中学生》2024,(Z1):43-44
<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炎炎夏日,口渴难耐,到便利店里花两元钱买了一支诱人的甜筒,结果一不小心落在地上,你心疼地跺脚,懊恼自己怎么这么不小心。可是,如果自己丢了两元钱,又好像不是很心疼,觉得不是什么大金额,不会翻箱倒柜地寻找。同样是两元钱,为什么人的感觉会相差这么大呢?对这个现象,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塞勒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实验,不如我们也参与一下。  相似文献   

10.
家教信息     
长期喝可乐可能成瘾可乐是很多孩子喜欢的一种饮料,但是不能多喝,多喝可乐可能上瘾。从医学上说,咖啡因是一种精神活性药物。每100毫升可乐大约含10毫克咖啡因,每罐355毫升的可乐约有35.5毫克咖啡因,如果每天饮用超过5罐~6罐,由于青少年体质还未发育成熟,加之大多数喜爱空腹喝,喝的速度又快,非常容易造成血液中咖啡因浓度较高,长期下去就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如成瘾。  相似文献   

11.
水果篮子     
初秋的九月,天气热得灼人。周末,连阳光都打扮得那么耀眼。阿夹说下午广场有偶像见面会,去吗?我说是谁?阿夹说就是你损他唱歌10句有8句跑调的那家伙。我说阿夹你去瞄MM才是真的吧。有什么好处没?阿夹把青蛙肚皮鼓了鼓说包车费外加一罐可乐。  相似文献   

12.
兄弟情     
我们就这样像两兄弟一样穿梭于校园,行走在大街上,喝着同一罐可乐,和废品收购站的老板讨价还价……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真实。  相似文献   

13.
一元钱能干什么?很多人认为一元钱只能买杯水喝。可是“他”,一元钱能打造出一条街来。这是一个奇迹,实在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如果你不是仅仅只看重结果,而且还想了解过程,认真读完《一元钱》的故事,你就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哦,你不需要着急地知道“他”是谁?他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一元钱的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世  相似文献   

14.
易拉罐装饮料是很多人喜爱的饮料之一,而废弃空罐对于科学课来说还是个很不错的课程资源。用途一:证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空罐稍许压扁,使里面的空气被挤掉一部分,然后将口用胶密封好。实验时只要将它放入热水  相似文献   

15.
在炎炎夏日,喝杯可乐似乎是年轻人最惬意不过的享受了。可是你知道吗,2006年全国人均可口可乐消费量为20.3罐.北京等发达地区则可高达100~110罐,这么大的消费量,每个可口可乐工厂生产线上也只需十几个人,因为公司采用的是全自动生产线,这就是自动化的魅力所在了。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充分、最有效、最合理的利用,是一个资源的利用问题。 在我们身边经济学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它贯穿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比如说你到商店买一支笔,那么你就要比较不同笔的价格、质量和效用;你有5元钱,是买一支笔,还是吃一碗牛肉拉面,这涉及一个机会成本和使用价值的比较;如果你有100元,是现在消费,  相似文献   

17.
在炎炎夏日,喝杯可乐似乎是年轻人最惬意不过的享受了.可是你知道吗,2006年全国人均可口可乐消费量为20.3罐,北京等发达地区则可高达100~110罐,这么大的消费量,每个可口可乐工厂生产线上也只需十几个人,因为公司采用的是全自动生产线,这就是自动化的魅力所在了.  相似文献   

18.
风中舞蹈的大楼 还是扭曲的可乐罐 这幢有趣的建筑,位于捷克的首都布拉格。它扭曲的玻璃钢外形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喜欢它的人,把它叫作“跳舞的大楼”,因为它的线条非常独特,就仿佛狂风吹拂下舞动的大楼。不喜欢它的人则把它形容成“捏扁的可乐罐”。你认为呢?  相似文献   

19.
可乐还原     
田坤 《少年科学》2010,(5):14-15
<正>时光会倒流吗?小田哥哥变给你看。今天,我让大家见识一下时光倒流。我将这个已捏扁的可乐罐恢复到原样。大家请看好。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生来有很多事情不能选择;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不能选择自己的天赋;不能选择自己的相貌,不能选择自己所出生的年代……正因为有许多事情不能选择,我常听到很多人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他们说的最多的是“如果”;如果我有一个权有钱的父母;如果我有比尔&;#183;盖茨的天赋;如果我有贝克汉姆的相貌;如果我晚出生20年……与其专注这些“如果”,倒不如看看自己所能把握的资源,看一看如何更好垢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资源,现在就让我们从“黄土变成金”的游戏中获得一此启示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