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强"自然辩证法"课程实效性符合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对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自然辩证法"教学面临课时少、任务重、学生不重视、填鸭式教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课程内容方面来看,要坚持问题导向,推行专题化教学;从学生方面来看,要针对学生特点,创新课堂设计;从教师方面来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型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提高,值得我们地理教师和同学们加以重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时,要着力培养学生在审题、提取信息、应用知识、分析综合、语言表达这几个方面的能力,要形成用简单的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复杂、抽象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才能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一、学生在地理复习中存在的"瓶颈"问题这些普遍性的"瓶颈"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从教师自身修养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及时、认真的教学反思三个方面阐述了实现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途径。教师素质提升方面,主要强调教师要有正确的育人观念,要有"源头活水"的知识观念,要学会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主要强调了整个课堂要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使学生获得知识,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要根据学生现有基础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教学反思方面主要介绍了在课前反思中备教材、备学生;在课中反思中思课堂效果,思学生参与度;在课后反思中思得失、思改进,听评价、听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一、让学生有回家"想"的兴趣要让学生把数学带"回家",就必须要让学生有回家"想"的兴趣。教师要充分把握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方面,提出学生愿意去想问题,只有充分吸引了学生"想"的兴趣,学生在回家之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开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转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新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已成为一线教师面临与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内容、教学艺术、教学技术、研究性学习等方面都含有诱发学生学习生物欲望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就是要实现每一个学生教育机会的均等化。高等教育普及化使学生人数激增,被关注度大大降低,学生思想问题频发,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问题。从"希望教育"模式下对"问题学生"转化的意义、模式及其内涵等方面进行研究是从本质的角度研究学生思想问题,减少问题学生人群数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中,从文本标题切入,精心设计主问题,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引领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文本。可以结合内容解读、形象把握、材料安排、含义揣摩、结构剖析、情感把握与文体特征分析等方面,设计主问题。设计主问题时,要整合文本丰富的信息资源,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借助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校教育存在"高耗低效"的突出问题,追求有效教育应当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针对教育时弊革故鼎新。我们要从学生德育、课堂教学、师资建设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教育效益的最优化。在学生德育方面,要丢弃空洞说教,优化德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成长意识;在课堂教学方面,要医治应试痼疾,优化课堂,构建生命成长的园地;在师资建设方面,要杜绝浮华作秀,优化队伍,培育承担双重角色的教师力量。  相似文献   

9.
动态评价是"密切关系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评价"。为了提升中小学学科教学品质,教师一定要切实解决动态评价失"机"、失"真"、失"衡"、失"策"、失"配"、失"术"等问题。教师对学生学习实施动态评价,一定要及时、快捷,要妥帖、精当,要灵动、幽默,让动态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问题驱动课堂"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笔者在论述"问题驱动课堂"教学含义的基础上,从问题的设计要把握难度梯度,扩大学生的参与面;问题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问题探究的主动性等方面对高中物理"问题驱动课堂"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对学生要充满爱心"、"以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为主导"、"创建鲜明的班级文化,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行课堂中普遍存在"三热与三冷"的问题,即教师热学生冷、前排热后排冷、女生热男生冷。这种状况不加改进会导致恶性循环。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从几个方面做改进:充分备教材、备学生;目光要关注、尊重班级所有的学生;要量身定做一些问题;根据情况专门为男生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培养这种能力要从识别和分析物理问题、"问题原型"的衍生和再造、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入手;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丰富"问题原型"的储备及迁移"问题原型"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直觉判别的习惯,形成数理结合意识,能熟练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既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生长",又注重语文学习的"培育",一方面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让学生进行自由自在的、以自己为主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发现学生"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互动式探讨、引导式解决,并用人工的方式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使其更好学习语文、成就语文。  相似文献   

15.
杨孔博 《快乐阅读》2011,(14):177-178
自主学习的核心是"主动性"的问题,"主动性"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我要学"的兴趣;二是明确学生"我得学"的责任;三是提高学生"我能学"的能力。教师要重在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思考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自主学习方式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一、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结合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零碎的,不系统的,为此,老师要教会学生分类分层掌握知识。如对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教师要帮助学生从"为什么(原因、目的、意义、重要性、作用)"、"是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进行归类分层,以便于学生掌握。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制作专题知识列表。比如可持续发展问题,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三个问题,要从现状形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给我们的警示、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五个方面进行列表归纳,这样使学生掌握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在坚守语文课程特质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应该成为"真语文"的境界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应当具备三个特征:"语文味"浓、"思维力"足、"对话场"强。要实现"语文味"浓,关键在于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要实现"思维力"足,必须从问题设计、课堂结构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广泛参与等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要实现"对话场"强,必须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设计真问题和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周晓甜 《成才之路》2020,(5):114-115
所谓"适境"课堂,就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文章从创设猜测问题情境、生活问题情境、创设趣味问题情境、创设开放问题情境等方面,对构建"适境"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研究文献,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对问题教学法的意义、效用以及问题情景构建的途径与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问题教学法中的问题具有有趣性、层次性和研究性三哥层次上的意义。在关于问题教学方法的效用上,笔者认为有利于加强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加强学生积极参与沟通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在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问题情景构建上,笔者认为要依据学生的基本知识构建问题情景,要依据学生的实践联系构建问题情景,要依据学生数学基本观念构建问题情景,要依据多媒体技术介入构建问题情景。另外通过研究,笔者对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也产生了"掌握合适的机会""考虑学生间差异"和"明确设计与讲解要求"三点感悟。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要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对班级管理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目前已经引起教育界的重视。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如何对待问题学生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