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并趋向稳定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政治人格,既对于大学生以后参与政治活动,成为合格的政治公民起着重要作用,也对国家政治系统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并趋向稳定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政治人格,既对于大学生以后参与政治活动,成为合格的政治公民起着重要作用,也对国家政治系统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网络作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网络媒体的特性使得网络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起到积极与消极的双重作用,研究其双重作用机制并探讨相关对策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政治博客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种新的实现途径,影响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目前面临着困境,建设并运用好政治博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张皓 《大观周刊》2012,(50):172-173
当下,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根据“05方案”设置的。基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进行分析,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逐步加强,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缺乏对传统政治文化专习的重视,在教学中缺少互动性,在课程的设置上更是与“生活”断裂。  相似文献   

5.
张国良 《大观周刊》2011,(22):38-38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块凸现出来,影响到了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因此.近几年来,我国的大学校园安全事件频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但是,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将通过对新形势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政府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为公民特别是大学生提供了参与政治生活的全新渠道。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公民政治权利的有效保障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新时期,大学生运用自媒体进行有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政治传播研究三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辨析。第一,政治传播并非是视界融合下的独立生成概念,而是基于传播的内容要素进行的分类结果;第二,政治社会化的旨趣在于让市民完成公民的转变,它并不是让社会领域政治化,将政治社会化纳入政治传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理所当然,但政治社会化并不是政治传播的全部;第三,政治传播研究中的富媒体,穷民主并非政治献媚于新闻媒体,而是研究中的批判取向选择使然。  相似文献   

8.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发展过程。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因其"去中心化"的虚拟组织模式,正在冲击和解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传统运行模式。为了适应自媒体发达的信息时代,大学生"政治化"社会的成功型构需要建构一套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社会化运行体系:即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国家认同教育是其核心政治内容;以虚拟空间与现实平台相统一的实施方式是其基本方式;以教师和学生意见领袖同构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其主要推动力;以法律规范和道德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是其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存在不少问题。由于80后辅导员和90后大学生在个性特点方面存在很多相似性,因此,80后辅导员介入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80后辅导员介入大学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利用好四大课堂阵地:利用第一课堂加速政治认知社会化,利用第二课堂加速政治能力社会化,利用第三课堂加速政治情感社会化,利用第四课堂加速政治意向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社会、同辈群体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五大传统途径。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它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让个体以结网、群聚的方式促使话语权发生转移,公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社会化媒体具有"先出版后过滤"、"围观式参与"、"三度影响力"等特征,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网民的政治社会化,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以"2015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logstic有序回归对媒介接触与政治社会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官方媒介接触或置于制度性规范管控下的媒介接触与政治社会化程度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非官方媒介接触对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就自媒体媒介接触对网民的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而言,既存在积极影响又存在消极影响,而海外媒体接触与政治社会化程度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会阻碍网民政治社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公民新闻报道内容的独特创造及公民记者报道某则公民新闻的主要目的之视角,可将目前我国公民新闻作品区分为三大类:利益诉求类、探询真相类、社会动员类.利益诉求类公民新闻是公民记者维护自身利益的议题式抗争活动,是抗争政治的反映;探询真相类公民新闻是公民记者主动挖掘事件信息曝光事件真相的新闻,是对信息政治的吁求;社会动员类公民新闻是公民记者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参与相关社会活动的新闻,是责任政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本书试图对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进行全景式描述,探讨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艺术及功能的调控,揭示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晓庆 《大观周刊》2012,(45):249-249
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较高、思想较为活跃,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未来和希望,承担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他们虽然有一定的政治参与意识,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政治冷漠,政治参与不积极。本文主要从我国当代大学政治冷漠的表现、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博客作为新的信息交流工具,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博客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思想认识上不重视博客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又是网上冲浪的主力军,而网络环境也在不断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探究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现状,首先厘清和明确研究对象"公民政治参与"的具体内涵,继而总结相关文献及论述,在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历程"两段式"划分的基础上,从传媒研究的视角提出了主动型和互动型的政治参与模式和历史阶段,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阶段状况进行总结,提出并分析当下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单弘江  裴燏 《大观周刊》2011,(23):169-16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美术专业做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其区别于普通类大学生的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对于美术专业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对其特殊的专业特点、心理特征、行为方式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在确保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促进全面发展,适应当代社会、顺应时代主流思想。达到思想政治进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这就对美术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对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出现了诸多新变化,这不仅与新媒体的传播特征相互联系,而且与公民对新媒体的运用紧密相关。新媒体助益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困境。本文从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个人自律三个方面来谈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9.
崔琼 《新闻传播》2012,(8):38+40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将普遍的政治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等政治文化内容,通过适当的途径广泛传播的过程。在传媒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大众传媒作为实现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之一,是当今一个极其重要的传播载体和工具。本文将对政治社会化的内涵,大众传媒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以及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大众媒介如何发挥好政治社会化的功能这三个方面做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辨正政治统摄传播、传媒政治、传播政治经济学等几个政治传播研究中常常混淆不清的核心命题.从国家、经济、社会三个维度所规限的政治,可以归纳为政治的国家化、经济化、社会化过程.这种过程正是政治从无到有、从己到人、从私到公、从内到外、从一到多的通过“传播”这一根基性路径的生成过程;政治传播,着力的是人类社会中政治与传播的本质性融合,它立足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政治生活.这种理解中,政治与传播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均居“本体”地位;而所谓传媒政治,已经是下沉到政治传播很低层面——以媒介作为传播工具的一种具体的媒介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传播学研究中一个独特的流派,其关注大众媒介的所有权结构、所有制关系及其控制;政治社会化属于政治传播范畴,政治传播内在地包含着政治社会化.但是,政治传播却不限于政治社会化,因而也不等于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纯政治学的传统理论范畴,这个范畴的本质是在政治范围内讨论政治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