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在科技活动中,自由建立在丰富的材料之上,如果材料提供不丰富,那幼儿就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和探索。可是幼儿的想法天马行空,哪里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操作材料呢?在本文中,教师就从这一方面进行探究,引导幼儿学会发现与利用自然界,以实现幼儿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文化是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共同追求、共同享受的价值观念.我园以"家文化"为原点,即每周班级游戏区、长廊工作区、户外体育区、专用特色区相结合的自主开放式的游戏活动,努力形成"动手、自主、创新"的幼儿园文化. 一、创设开放的活动环境 陶行知先生认为,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为此,我园从环境入手,让幼儿在开放的活动环境中共同感受"家文化"活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江景雅 《教师》2014,(19):107-107
正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实质上贯穿着众贤者的解放观,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现象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于是"六大解放思想"对幼儿来说无疑就是配了一把"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金钥匙。1.解放头脑——幼儿思考能力得到发展陶行知先生指出"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想得通",促进大脑与其他各种器官积极的、相互的作用。让他们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把学习内容、生活内容和头脑中原  相似文献   

4.
毕加索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绘画是上帝给与幼儿的一种天赋,而且儿童画饱含着人之初的纯真与质朴,与艺术之间有着天然之合。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在绘画中幼儿达到精神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正>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劳技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其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一、教学中常见情境教学情境一:老师是这样理解的某教师在教学"盘长结"时,简单介绍"结文化"后,随即抛出了教材上的"议一议"——一长串的问题"盘长  相似文献   

6.
在游戏中学习,是幼儿快乐学习音乐的重要方法之一。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因为在游戏时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或者说,他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重新安排他们那个世界的事物,来使自己得到满足"。幼儿的心理特点是好奇、爱动、贪玩,  相似文献   

7.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良好适宜的环境能帮助幼儿增长见识,加深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了解,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激发幼儿"说"的欲望,形成幼儿头脑中丰富的"说"的资源,提升幼儿的口语能力。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伙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由于年龄方面的特殊性,在理解语言与表达语言上可能不够清楚,所以需要一些指导他们更好认知与掌握语言的特殊人群,这就是幼儿老师。一名幼儿老师需要让这些处于关键期的幼儿获得多方面的健康的语言信息,让他们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一、鼓励幼儿说话由于幼儿这一时期的特殊性,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许多孩子可能刚刚步入到群体生活中,第一次离开家长踏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有些幼儿可能由于周围生活环境的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有句名言,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在信息技术课网页制作实践活动中,这一点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我认为真实的实践感受是必不可少的,让他们自己体验身边的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童年特有的活动方式,它与幼儿的成长规律相契合,同时,也是幼儿内在生命的价值诉求。游戏中蕴含的自由、幻想、愉悦和体验的精神特质,回归着幼儿生活的本原、激发着幼儿创造的才能、顺应着幼儿唯乐的天性、满足着幼儿探索的需求,是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活动。在教育的过程中,成人应学会用"童眼"观察幼儿世界、以"童心"体验幼儿成长、让"解放"环抱幼儿生活、让自由和规则相互渗透,将游戏精神的理念贯穿学前教育始终,使幼儿教育真正深入到幼儿的生活世界,为幼儿成长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张嵘  陈蔷 《天津教育》2014,(15):34-34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他们天生就喜欢涂涂嘲画,喜欢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可以说,幼儿将美术活动当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游戏活动,同时,绘㈣也是他们的另一种语言,幼儿绘画活动足幼儿用以表达自己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幼儿的绘画作品充满着天真与稚拙,抒发和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体现了幼儿的精神自由。这种精神自由的美术活动,满足幼儿自由成长与想象的需要,足幼儿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美术活动熏陶和完善幼儿的人格,帮助幼儿身心和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伴随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喜欢涂涂画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在初学的时候是带着渴求的心情去学习,但是这种渴求心情的火花往往很快就熄灭了。怎样才能使学生学美术的兴趣持久呢?美术展示给人们的是一个色彩的世界,作为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世界,带领学生在色彩的世界中自由遨游,让美术走进小学生的心灵。一、随心所欲老师应该尊重孩子们的原创思维,要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自由,个性得到解放,画心中之所画,表心中之所想。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头脑中没条条没框框不受什么规章和理论的约  相似文献   

13.
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们自己所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们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更多地给幼儿以自由,让他们有进行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用眼、手、脑去发现、去创造,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何在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美术技能对一个社会成员来说,也许并不是必须具备的素质。然而,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所培养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却会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头脑中,长期地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发挥作用,这才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在21世纪,每个人必须面对多变的世界挑战,这种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就有可能使他们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自己的未来和人类美好的明天的创  相似文献   

15.
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们自己所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们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更多地给幼儿以自由,让他们有进行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用眼、手、脑去发现、去创造,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种生活经验,丰富幼儿头脑中“内在图式”的积累所谓内在图式,是指以信息形式储存在头脑中的种种表象、概念,它是幼儿从事美术活动的原材料。如果幼儿要表现植树节活动,他的头脑中必须有人们进行栽树活动的有关表象的存在,否则就很难表现。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扩大其知识面。教师要经常带领幼儿接触田野、山水、公园、动物园、商店、街道、展览馆等幼儿可理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平时应为幼儿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不同风格的图书和影视节目,给他们讲解,引导他们观看;教师还须多与幼儿谈论他们的生活状况、家庭、小伙伴,让他们回忆生活中有趣的事,以丰富创作的题  相似文献   

17.
幼儿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中,对生活中形状各异的材料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引导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有效观察、自由描述、匠心创造,有助于帮助他们在活动中获取各种数学经验,形成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班幼儿即将迈入小学,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他们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在日常生活中格外注重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为幼儿每人准备一个"生活柜"(为幼儿准备的存放生活、学习等物品的小柜子)就是我的措施之一.在使用"生活柜"的过程中,幼儿一些方面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相应的锻炼.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环境,培养幼儿创造的心态和意识是幼儿获取自信心和成功感的前提。教师如果给幼儿创设一个积极的心理环境,让儿童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中活动;会极大地激发幼儿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和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幼儿主动投入到活动中。只有让幼儿对所学内容有强烈的兴趣,才能激活他们的创造欲望;让他们的头脑中有鲜明清晰、呼之欲出的构想,使他们内心产生创造的欲望。 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让幼儿无拘无束、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鼓励孩子敢想、敢说、敢尝试,让他们大胆地、毫无顾虑地…  相似文献   

20.
樊国娟 《学子》2014,(7):85
正陶行知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教育。"因此,在开放的教学环境里,建立开放的教学目标,采用开放的教学方法,并采用开放的评价方式来进行教学评价,能使中小学音乐教育回归价值本原。一、推倒传统观念之"墙",开放音乐教学目标1.变"学会"为"会学"如:《小伞花》一课中"滴滴答答,滴滴滴滴答"一句上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