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成明  潘星 《工程建设与档案》2007,21(6):935-936,953
在软土地基中进行挤土桩施工所产生的挤土效应对周围环境会产生相当严重的影响,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至今仍然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文章在对挤土桩的贯入挤土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挤土桩施工可能产生的危害,探讨了减小挤土效应危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电视散文这种创作形式在电视荧屏上既是一个新兵,也是一员老兵.说它是老兵,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荧屏上就出现了它的身影.说它是新兵,是因为这种创作形式在上世纪80年代还不被人理解,到了90年代,很多电视人意识到挤在狭小创作空间的尴尬,意识到多样化的重要,于是电视散文又开始热起来.  相似文献   

3.
1981年,在我国出现了几次"电视新闻热".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审判庭宣布对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案十名主犯的判决、世界杯足球赛亚大赛区决赛、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等等,这些新闻事件的实况转播,象巨人的磁石,把亿万群众紧紧地吸在电视机前,在大学、商店和街道里弄的电视机前,观看的人群挤成了一排又一排人墙,许多家庭推迟了开饭时间,甚至连剧场、电影院也不得不更改场次,提前关门……达到了我国电视新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高峰.  相似文献   

4.
修空调,摔不倒的男子汉彭鹰是个独生子,1973年出生于长沙,父母皆为本土商界名人,均在上市公司里担任要职。按理说,父母不缺钱。独生儿子中专毕业并自考大专毕业后,再去读个本科、研究生,甚至出国留洋什么的,都有条件。但是,彭鹰却选择了走自立之路。早在读小学时彭鹰就暑假卖冰棍,寒假推销猪油,赚上自己的学费。至1992年大专毕业后,他不再要父母资助,独自来到株洲市五一文商店打工。19岁的小伙子站柜台,由于人长得帅,顾客人见人爱。每月94元,衣食住行全由自己打点。他非常节约。那时候流行皮凉鞋,最便宜的要83元,他存了两个月钱才买了一双,可穿上皮凉鞋,已是秋天了。他的牙膏挤了又挤,牙刷毛掉光了才扔掉。七八个工友挤一房,热也罢,闷也罢,吵也罢,彭鹰  相似文献   

5.
破产热中的冷思考尹萃,丁英(工商银行济宁市分行)近两年,中国大地上涌出的“热浪”总是此起彼伏。从名人打官司热到追星族热;从大款热到下海热;从炒房地产、炒股票热到经济过热。然而,“热”过之后,有些事情又确实让人哭笑不得。如今,企业破产热又席卷而来,一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坚持边工作,边进修,边写稿,取得了同步提高的效果。我的体会是要“韧”、“挤”、“钻”。“韧”。我写稿一般都是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和星期天等例假日。“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星期天回家,在干完责任田后,也不放过“笔耕”。几年来,我年年都有100篇以上的稿子分别被县、地区、省以及全国性的报刊和广播台(站)所采用,采用率在60%以上。“挤”。既要工作,又要进修、写稿,时间紧是可想而知的,这就靠“挤”。一次,区教办举行菊花展览。展出那天,我趁下午没有正课的机会,抓紧吃了中饭前往现场采访。傍晚回来,我又利用候车时间  相似文献   

7.
曾娟娟 《今传媒》2007,(7):7-58
2006年6月,上海大众汽车制造公司投放在申城地铁的灯箱广告曾引起人们的热议.该公司在关于POLO汽车的广告中写道:"有人闷在地下室等地铁,有人开着POLO劲取,走自己想走的路""挤地铁,就不用穿正装了吧?  相似文献   

8.
修成盛唐大V     
在科举考试出现之前,寒门学子想要感鱼翻身跻身上流社会,比登天还难。文青们想要成为大V,又不想挤科举的独木桥,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报刊征订工作又开始了,与此同时,不少报刊又在进行新的改版了。现在许多报刊的改版,越改标题、图片越大,文字越小;广告所占的版面越多,而文章的字号却被“挤”得越来越小越不好看了,呜  相似文献   

10.
调查     
《中国新闻周刊》2014,(5):10-10
留在家乡还是出去? 春节过后,是留在家乡发展,还是走出去打拼,又成了人们的两难选择和热议话题。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主张文章写不出时不硬写;但同时他又说他的文章常常是“挤”出来的。他形容这个“挤”字,有一段极好的文字在《“题未定”草(一——三)》中:“笔,是有点古怪的,它有编辑先生一样‘挤’的本领。袖手坐着,想打盹,笔一在手,面前放一张稿子纸,就往往会莫明奇妙的写出些什么  相似文献   

12.
观其 《青年记者》2006,(23):72-72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  相似文献   

13.
审视中国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不难发现其中的两个相似之处:这就是建台热和自办节目热。近年来,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使有线电视建设逐步走上统一规划、依法管理的有序发展轨道。然而,就在建白热刚刚得到有效控制的时候,有线电视自办节目热又一次兴起。建台轮所暴露出来的缺乏规划、缺乏管理的种种弊端并没有成为自办节目热的前车之鉴,自办节目热同样在步建白热的后尘,以致造成某些有线台自办频道乱播滥放现象严重,以致人们又开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有线电视,以致有人疾呼,有线电视自办节目该降温了。然而,有线电视的发展真的…  相似文献   

14.
今年早立秋。才8月,就有凉意渐生。我坐大姐的车,一路聊天,说到现在人到中年,不开空调热,开了关节又隐隐作痛。大姐抱怨,现在在空调房里得穿羽绒护膝。我俩不免怀怀旧:当年那些全城40度的日子,都是干捱过去的,有个吊扇都念阿弥陀佛——还老停电。终于装上空调,心情跟龙须沟人民得解放似的。就一间房有空调,全家人都聚在里面,每晚关门关窗,冷空气清得似有禅意。我们三姐妹,吵吵闹闹,如挤在一个窝里的小鼹鼠……大姐说:"那时,爸每晚都睡门外。"  相似文献   

15.
人间至道是关情周龙走过夏日,走过烟雨朦陇的长沙。长沙的夏日,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变幻如十八岁少女的粉脸。我静静地感受这陌生的季节,静静地体验这崭新的岁月,于这凉凉热热的变幻之中,我渐有一份分明的感觉。已经很久了,盼望着毕业、上班,用自己的辛劳,挣自己...  相似文献   

16.
名作家王蒙在一篇章中说过,学好比一条独木桥,许许多多学青年都往这条独木桥上挤,而走过这条独木桥的人实在少而又少。为什么很多人通不过这条独木大桥呢?笔认为,固然有诸如学功底不足,生活阅历太浅等等因素,但心理障碍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在群众学创作辅导中,有必要探讨一下群众学创作屯哩辅导。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时政周报作为一种市场主体和主流媒体进入读者的视野,历史并不长。我们的周报市场一直是作为中央和地方日报的补充而存在。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周报经历了“周末报热”、“法制报热”、“生活休闲报热”、“体育报热”、“财经报热”等发展阶段,尽管其中也产生了一些“大腕”,但作为日报或者是区域性报业集团“补充”的地位从来没有改变。其作为整体的市场份额以及经济实力都很难和区域性日报相提并论,又由于其相对狭隘的专业分工和读者区分.“周报”一直也无法担当主流媒体的重任,直到作为一个整体的“时政周报”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这几年,一套又一套人文读本先后推出,成了出版界一个较长久的热潮.让出版界、文学界、教育界着实火了一把。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开展,人文读本热似乎还会热下去。  相似文献   

19.
经济热点问题的报道,向来最能引起和激发记者的兴趣,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又是最难操作的,因为“热”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你褒扬它,有可能会使热点问题热上加“热”而造成过“度”;你贬斥它,又有可能会激化矛盾,产生风波而适得其反。那么如何才能使经济热点问题报道产生较好的正面效应,起到好的宣传效果呢?我们的体会是要抓住热点,解决难点,使人们听了热点问题报道后能够释疑解难,明了事理,化解矛盾,稳定情绪,轻装上阵、安心生产和工作。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经济“热点”往往也是经济工作的“难点”,是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0.
电视散文这种创作形式在电视荧屏上既是一个新兵,也是一员老兵。说它是老兵.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荧屏上就出现了它的身影。说它是新兵,是因为这种创作形式在上世纪80年代还不被人理解,到了90年代,很多电视人意识到挤在狭小创作空间的尴尬,意识到多样化的蓖要,于是电视散文又开始热起米。从那以后,这种创作形式逐渐发展、丰富,各种题材、各种拍摄手法应运而生,直至今天在全国各地的电视台开花结果,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供电视同仁品评、研讨。但是电视散文怎么选题,如何拍摄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下面就从五个方面谈谈电视散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