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班级合唱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合唱教学和训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它是一种集体性的演唱艺术,更是一种音乐要素、音乐技能技巧性较高的综合艺术,对丰富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班级合唱具有普及性、集体性的特点,班级合唱教学中,让学生根据不同曲调和不同的意境在合唱排练、合唱欣赏、合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合唱作品表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学生在合唱中体现“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唱是一门典型的集体艺术,是一种多声部旋律纵横交错发展的高层次音乐艺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合唱作为声乐艺术的一种,在音乐教育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本文着重阐述在合唱中如何才能体现"合",分别从演唱者发声的音色,不同声部的和声色彩,对作品的情感处理以及指挥者的指挥与演唱者的演唱等四个方面试图阐明合唱艺术中要体现的中心主旨"合"。  相似文献   

3.
一、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与我国幼儿园的合唱教学(一)我国幼儿园合唱教学的现状合唱是指演唱多声部相互配合的集体演唱形式。它以其特定的形式将歌唱巧妙结合起来,形成悦耳动听的和声效果,能引起孩子浓厚的兴趣。幼儿园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歌唱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是提高幼儿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中开展合唱教学能促进幼儿的  相似文献   

4.
一、合唱的魅力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主要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合唱艺术一直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到处可见它留下的印迹。据传古希腊荷马的诗篇伊利亚特中就描绘过许多种集体演唱和舞蹈的形式。中世纪以后 ,器乐音乐还没有成熟 ,但人们已经用合唱来演唱多声部的复调音乐。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史中 ,合唱这种表演形式 ,无论在教堂里作为宗教的工具 ,还是在宫廷里作为贵族音乐的形式 ,以及后来在歌剧、交响乐中作为表情、表意的重要手段 ,都放射出它独有的奇光异彩 !古往今来的作曲…  相似文献   

5.
二声部合唱的特点是两个声部配合协同,使得和声与旋律有机融合。两个声部的演唱者运用不同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从而演绎出富有特色的音乐效果。二声部合唱教学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合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并获得集体演唱的经验,从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本文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从聆听训练入手,感受合唱魅力;以歌唱教学为主,提高合唱技能;以器乐学习为辅,解决合唱难点;通过声部创作,拓展合唱才能"四个合唱教学策略,并结合相关课例进行分析论述,以期提高中小学课堂合唱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合唱艺术是用人声来表现音乐作品的声乐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表现力极为丰富的"声乐交响"音乐体裁。合唱是集体音乐的表演,是多声部的音乐,强调的是均衡、和谐、共性。现在的合唱形式普遍以"混声四部"合唱为主,要求每个声部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音色,音色在合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合唱是一种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音乐表现形式,它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和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需要多声部的人声相互配合协作来共同完成。合唱艺术能够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合唱氛围磅礴,气势恢弘,带给人极大的震撼力,因此是当今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合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合唱教学的基本认识,合唱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以及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方法展开简要的探讨,以供广大的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琳 《亚太教育》2019,(8):96-96
小学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比重较大。多声部合唱歌曲题材较广泛,也有不同的风格,为多声部合唱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本文通过对音乐核心素养的阐述,深刻意识到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上重视学生实践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并阐述了“教师以‘听’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歌曲的节奏练习中培养学生多声部合唱技巧”“在歌曲演唱中提高学生演唱能力”三方面的有效训练策略,传授学生多声部合唱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是音乐艺术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钢琴伴奏是合唱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0世纪以来,钢琴伴奏艺术这一形式得到了发展和完善,钢琴伴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红花还需绿叶衬"是人们用来比喻钢琴伴奏对作品最要部分所起的作用,它不仅只是一种音乐背景,而是整个合唱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主要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表现人们感情的艺术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 ,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合唱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 ,它雅俗共赏 ,便于组织和学习。学校合唱活动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邓红 《儿童音乐》2016,(3):43-45
从音乐发展的角度来看,合唱标志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音乐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同时反映出这个国家和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程度,是体现国风、国貌、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合唱教育是一种投入较少、学生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活动方式,是一种集经济、简便、普及诸多特点的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育形式.为此,《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对合唱教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实施建议"的"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中,特别强调:"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合唱教学可从轮唱开始,逐步过渡到多声部合唱."  相似文献   

14.
合唱是一种声乐演唱形式,指的是由两组以上的歌唱者,按照不同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音乐产生于劳动生产和生活斗争中。最初的音乐是与劳动结合一体的在古代集体劳动生活中,人们为了协调劳动动作,为了减少在劳动中疲劳,以及因感受到劳动的欢乐而发出某种劳动呼声,那就是初期的歌唱。  相似文献   

15.
合唱是一种通过集体的形式进行演唱的多声部声乐艺术,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声音的力度变化大,音响层次多,"均衡"与"统一"是合唱艺术的灵魂和实质,树立正确的合唱音乐艺术表现观念对合唱音乐作品的诠释尤为重要。文章对合唱作品演绎状态中的"均衡"与"统一"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合唱教学的重要性也越加凸显。这是因为,合唱是一种最直接可行、最能体现合作精神与共处意识的素质教育载体,是一种参与性强、艺术效果好的活动形式。通过合唱教学,引导学生亲身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并获得集体演唱的经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来的高中音乐合唱教学实践,对合唱教学策略进行梳理,以期与广大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7.
童声合唱音色透明、音质清澈,被称为"天籁之音"。欧美的童声合唱源于教堂的唱诗班,具有悠久的传统和很高的水准。我国音乐课的合唱教学是一种集体的声乐教学形式。它能把每个人声音的个性统一到共性之中。学生在演唱多声部合唱时,既要独立完成自己承担的声部演唱,还要与其他声部协调,对培养学生的音色感、协调  相似文献   

18.
论合唱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乐是表现人们感情的艺术,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合唱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它雅俗共赏,便于组织和学习。学校合唱活动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邢军 《黑河教育》2014,(3):19-19
正在近两年的合唱教学中,我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学生对合唱的概念缺乏科学的认识,甚至误认为齐唱就是合唱。合唱,是指"合"在一起演唱,但这种"合"不是简单的、毫无联系的、随意的演唱,是将旋律、和声、调式、肢体、节奏、音色、强弱、快慢等丰富的音乐要素排列组合和交替向前进行的复合运动。合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最显著的特点是音色整齐,声部协调,情绪一致,表演默契。这说明合唱是追求共性,是需要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集体艺  相似文献   

20.
合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体验多声部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对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的提高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何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合唱技能?本文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在低、中段通过游戏互动进行多声部声势与多声部节奏的有效教学;在中、高段借助形象树立良好的歌唱状态与创设情境培养声音层次感的有效教学;利用多渠道将合唱教学渗透到学生校内外生活中"三种合唱教学策略,并结合相关课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