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尊重学生"是建立在师生平等与信任的基础上的,"尊重学生"是教师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尊重学生"要还给学生自由的时空和话语权,"尊重学生"是学生视野的不断自觉观察与修正。"尊重学生"可以促使教师从学生成长的视角重新审视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落实在每一个细微之处。"尊重学生"是当前课改背景下的现实思考与行动...  相似文献   

2.
"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并升华为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改革以及课程改革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据。"尊重学生",即尊重学生的需要。不尊重学生需要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对学生的需要却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真正意义上学生的需要并不是要一味地迎合,而是要有一定选择的满足,即学生需  相似文献   

3.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育人为本"的新课程下,要求《历史与社会》课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教学目标。尊重学生、发展个性无疑是新课程的  相似文献   

4.
辛红 《中国教师》2014,(10):13-14
<正>"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条件;而"尊重学生"是教师应接受并内化于心的道德观念。如今,倡导"尊重学生"不仅是未来社会的需要,更是学生谋求幸福生活的需求。换句话说,在社会生活中,一个学生能否被尊重,且有尊严地生活,直接关系到他的幸福感。因此,当民主、平等和自由成为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时,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5.
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精心保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尊重个体差异,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尊重是学生个体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尊重个体差异,善待犯错误的学生,能使犯错误的学生感到温暖,从根本上树立自信心,对教师产生信赖感。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副司长在2009年7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上,谈到心理健康教育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时强调指出,"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要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学习劳动,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尊重学生之间的共同性和个性差异,努力在校园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相似文献   

7.
封学武 《湖南教育》2007,(10):27-27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的口语交际教学应贯彻"一个核心、两个尊重"的原则。即"以学生的思维训练为核心、尊重学生的表达意愿和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8.
曾庆彪 《新课程研究》2007,(9):39-40,4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广,"尊重学生需要"也日渐成为学校教育者的共识。但由于对"学生需要"概念的不明确和对师生关系的误读,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表面化、形式化的不合理教学行为,影响了教学实效性。本文对"学生需要"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教学活动也要关注教师的需要和教师主导性,并将"尊重学生合理的需要"与"合理地尊重学生需要"相结合,确保学生的需要得到真正的尊重与满足。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首先要尊重学生,没有尊重就不会有个性的发展。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应以"尊重学生"为出发点,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积极倡导"音乐生活观",培养"创新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奠定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心理和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对学生的教育要有爱有尊重,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和尊重,从而更好地接受教育.本文从"爱"与"尊重"两个方面诠释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重视,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育人本质。育人的本质依靠对学生的尊重来实现。教师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规律性、差异性和主动性,回归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尊重"既是人性的起点,也是教育的逻辑起点,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教育"与"尊重"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尊重内涵包括:一尊重学生;二尊重规律。江苏省常州市市北实验初中从尊重的理念出发,立足学校实际,创立了"自主、互动、拓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变革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走出"尊重学生需要"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对"学生需要"概念的不明确和对师生关系的误读,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表面化、形式化的不合理教学行为,影响了教学实效性。本文对"学生需要"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教学活动也要关注教师的需要和教师主导性,并将"尊重学生合理的需要"与"合理地尊重学生需要"相结合,确保学生的需要得到真正的尊重与满足。  相似文献   

14.
曹阳 《西藏教育》2014,(9):57-58
<正>一、爱学生,必须做到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美国著名作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要不伤害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做人的尊严。尊重学生,这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获得尊重,是人生存的"五种需要"中的高层需要。我们都是生长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幸福阳光下的公民,班主任与学生不在乎就是年龄和某一单方面知识的差别,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班级每一位  相似文献   

15.
邓勇 《教师》2013,(19):25-25
尊重意味着平等,意味着民主,意味着宽容,意味着理解,意味着帮助和支持。尊重学生不仅意味着对学生的爱与期待,还意味着合理、有效的管理,尊重也意味着换位思考。尊重学生就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并选择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以学生的优化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准绳。"尊重型"课堂将会给学生一个民主、和谐的新天地,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下面我就在教学中如何构建"尊重型"课堂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开始谈起,探讨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个性"并不同于"任性",尊重学生也不是放任学生,让学生个性表达需要诸多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尊重学生需要"日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由于对"学生需要"概念的不明确和对师生关系的误读,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表面化、形式化的不合理教学行为,影响了教学实效性.本文对"学生需要"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教学活动也要关注教师的需要和教师主导性,只有将"尊重学生合理的需要"与"合理地尊重学生需要"相结合,才能确保学生的需要得到真正的尊重与满足.  相似文献   

18.
教者必须充分利用学生这一课程资源,着眼于促成"学"的课堂。思想品德课堂中需要尊重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给予充分尊重,唤起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并适时鼓励,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个性化结局"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1.尊重。尊重是课堂教学进行的基础。"尊重"是师生彼此间人格的平等,是学生主体位的确立,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平等对待;"尊重"是具有开放意识,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多样性;"尊重"是维护学生的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和自由表达,以及质问、怀疑、批判他人或其他权威的学习自由和权利,是维护不同学习需求的选择权,最终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尊重"塑造了师生的品格,丰富了师生的涵养,维护了师生各自的尊严,肯定了师生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萍 《教师》2014,(3):49-49
要想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我们就要做到"三尊重":一是尊重学生水平,对不同信息水平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二是要尊重信息技术操作规则,规范学生的电脑操作;三是要尊重学生思维特点,实施直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