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艳辉 《大观周刊》2012,(26):195-195
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阅读、交流、创新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凸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就对关注学生发展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的实践与探索,谈几点体会。 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问题情境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联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世界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悟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增进自信。”突出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其中问题情景放在首位,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情境,挖掘新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素养,注重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创设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能看到但必须跳一下才能够着,得到了又有新目标出现”的情境中,让学生数学学习空间逐步扩大的过程中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勤 《大观周刊》2011,(10):32-32
“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用生活理念构建小学数学教学就要将传统课堂内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问题情境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就要以学生具有的“数学现实”作为直接出发点,充分利用生活现实作为问题的载体,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原来那么贴近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3.
席喜兵 《大观周刊》2011,(14):82-82
数学教学应该是师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无疑成为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为了使学生思有所莸,悟有所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建构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保征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轨道”可循,并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自我发现数学规律和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4.
叶茂松 《大观周刊》2011,(39):186-186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兴趣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个理念也应反映在我们的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的教学中,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为了学生”既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雪琴 《大观周刊》2013,(1):173-173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创”与“造”两方面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人非非。一、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刘通春 《大观周刊》2012,(40):144-145
数学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中里厢一中王旺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相似文献   

7.
尚守清 《大观周刊》2012,(35):254-254
中学数学教学要讲求实效性.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数学探究的过程,它充满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要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学习的过程.形成形象而生动的印象.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从事思维活动.并表达自己的理解.而不只是模仿与记忆。  相似文献   

8.
谌其开 《大观周刊》2012,(51):260-260
近些年来,各地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较典型的有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山东东庐中学教学合一的“讲学稿”模式;江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等等.无论什么样的模式,他们都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倾向,把主角交给学生,教师把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黄利菊 《大观周刊》2012,(41):301-301
忠县汝溪小学是忠县汝溪镇的一所中心小学校。长期以来,本校肩负着为汝溪中学培养大量合格小学毕业生的重任。我们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重头戏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采用“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多元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程志贵 《大观周刊》2012,(35):253-253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我不断的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以更加高的热情学习数学,采取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和活动过程中的目标意识、问题意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分析意识.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韦创诗 《大观周刊》2012,(2):136-136,127
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怎样进行数学教学使之适合小学生的学习。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以知识为中心,以记忆力为中心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模式。对此,不少教育工作者纷纷进行研究探讨。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主动性、能动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因而重视学生主体作用、能动作用和创造性才能的发挥,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探讨、研究的永恒课题。随着教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是有效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刘彩莲 《大观周刊》2011,(27):136-136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与知识授受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已越来越受教育界同仁的高度重视。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的教育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进教室”转变为“带着问题走向老师”。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注重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造力,通过双向互动的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刘武军 《大观周刊》2011,(44):230-23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在理论上更加与国际数学教育接轨,而且教学理念更先进、课程设计更科学,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大面积推进,这就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对数学教育改革中的头等大事,必须下大力气去认真学习,努力探索,要多关注学生的“学”,打破以往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理念。  相似文献   

14.
于文芳 《大观周刊》2012,(13):212-212
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近年来,我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重视实践,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做了一些探索,在本文中我将谈谈对这一问题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姜兴 《大观周刊》2013,(12):196-196
数学快乐教学理论研究和快乐教学实践日益发展和深化,快乐教学在目标取向上关注学生“三维”素质目标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在数学活动中重视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培育学生自信、自尊、乐观、奋发的积极情感,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联系新一轮基础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快乐数学教学活动的研究与实践,旨在通过实施,确立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从情感教学着手,创设以情感、兴趣、创造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符合学生年龄的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认知情感,唤起学生自主性,对学生进行三维价值观相统一的数学思想教学,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逐步形成的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初步探索培养学生具备多元数学智能的教学方法。快乐教学法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祁宇明 《大观周刊》2012,(51):325-325,3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当今课堂上,越来越呼唤“体悟”教学。  相似文献   

17.
田娟 《大观周刊》2012,(25):283-283
中学化学教学是以物质(元素化合物、有机物)为载体、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中心开展教学,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升上高中的学生,由于他们智力因素、性格因素、各科基础因素,使得学生无论学习也好.各种能力也好都自然分层.“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法,只能抑制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更好、更强;  相似文献   

18.
陈景康 《大观周刊》2011,(10):50-5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赵保平 《大观周刊》2011,(10):286-286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  相似文献   

20.
贾燕 《大观周刊》2011,(22):53-53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而一直以来,教师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以及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不良倾向使得数学生活应用性不强。给学生造成数学抽象、枯燥乏味的印象,从而素质教育难以深化。《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我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大胆尝试,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并取得了一定的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