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学生在参与中建构、在建构中内化的基本教学策略,在地理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目标,提高参与意识教学中要把“质疑”作为学生学习的子目标。教师可通过创设一系列  相似文献   

2.
学本课堂的核心内容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质疑能力.我认为最有成效的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提高.只有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了,学本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学"的课堂. 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运用学习单,从"以疑引疑","以查引疑","以生引疑"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本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3.
"真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融入课堂,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温馨课堂得以实现的核心。"2011年,在上海市奉贤中学现代化、宏伟的校园内,又增添了一道生动的风景:以前课堂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而现在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活跃了。他们在课堂上开始敢发表自己的看法,渴望得到认可;他们喜欢质疑了,也乐意参与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巧设质疑.诱发兴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这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所教内容,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形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维更加活跃。  相似文献   

5.
高效课堂可以说是高效"学"堂,因为高效课堂是学生演绎的课堂。课堂上学生自学、对学、群学,学生展示、交流、质疑,课堂上呈现更多的是生与生的交流、生与生的对话。老师只是偶尔点拨、引导一下,看起来非常轻松。其实并非如此,高效课堂"效在课堂,功在课外"。这个"功"就是指老师课前编写导学案的功夫。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被喻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导航仪"。学生按照导学案上指引的路线就应该到达目的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相似文献   

7.
开展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努力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转变课堂学习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积极主动的大胆质疑、在与他人的协作学习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在得出结论后进行客观的交流评价,是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成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课堂上,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了,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忠实听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哪里?下面浅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让学生质疑 要培养学生评价家的眼光,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质疑,我认为首先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1.
陈淑珠 《考试周刊》2013,(89):45-4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质疑在教与学中的重要性。叶澜教授曾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的思维火化。”李政道教授在复旦大学校训墙揭幕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学习怎样提问题,这才是学问。”《新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新理念下的课堂是呼唤学生乐于质疑、善于质疑,逐步养成质疑习惯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营造质疑氛围.创设质疑平台,选点质疑,使学生思维飞扬,使课堂充满活力。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突出质疑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阅读课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并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相似文献   

13.
袁庆侠 《小学生》2012,(11):77-77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质疑的情况如何?我首先在本校一、二、三年级组对45位语文老师进行了调查:"你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吗?"得到的回答要么是"经常",要么是"偶尔"。从我发放的《学生调查问卷》也得知:老师们在教学中都意识到了让学生质疑的重要性,但仅仅是停留在课堂的某个环节,个别学生上。那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谈了。事实上,哪个学生能没有疑问?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一是指导学生抓住题目质疑,学习从题目提出问题的方法;二是指导学生从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是指导学生从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质疑,培养其从宏观上思考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保积花 《青海教育》2007,(12):50-50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有不少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讨论、敢于质疑、勇于表现,课后他们潜心钻研、迎难而上、乐此不疲。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过于被动,学习成绩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前  相似文献   

16.
总观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大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机械地向学生传输知识,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都是在教师的牵引下被动地学习,学生质疑的这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都没得到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课堂质疑探究这个教学活动中最富于创造性的元素之一,是学生享受学习的一种主要载体。学生课堂质疑探究的基本类型包括:解惑释疑型、诘难置辩型、发展拓展型、自主特色型,教,币应该同学生一起,努力营造互动的、合作的、平等的、开放的教学情境,激发课堂质疑探究的精神,培养课堂质疑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生本课堂"成为目前教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引发学生质疑,体现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欲望,真正落实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把成块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第一,让学生当老师;第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第三,多表扬,多鼓励,对学生的评价多元化;第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邯郸市在"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理念的倡导下,课堂上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生态"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悄然改变。生物课堂也不例外,在新课堂上,学生有机会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了。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对学生这一主体的忽视,有意或无意地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这使得课堂无法形成浓厚的质疑氛围,不能真正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生态课堂。新课堂给了我们全新的视野、全新的感受、全新的启迪。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实现这种变革,把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放在课堂教学的关键位置,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一门艺术"。正如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特所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  相似文献   

20.
程永雪 《成才之路》2014,(29):104-104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营造质疑氛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设计充满情趣的导语,创设质疑情景。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在预习中、课堂上及课后大胆质疑。引导质疑的方法,提示质疑范围和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