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作文是语文教育的重头戏,也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训练是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提升学生思想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下,研究和改进作文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它要求语文教师在一种大语文的背景下进行写作教学,实现多种因素的大综合。一、课内和课外相综合"得法于课内,收效于课外"。将作文课由课内延伸到课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多方面潜能,达到很好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一、倡导自主作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从中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征来看,他们正处于想表达和敢于表达的阶段,他们渴望和别人交流,对社会和生活很敏感;他们乐于受到别人的关注,需要我们为其提供各种条件,让他们写各自所乐意写的东西,打破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模式,采用“得法于课内,活学于课外”的作文方式,使作文与文章自然生成的规律相一致。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学生学习、生活及走向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然而,目前的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如何改革中学作文教学,使作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应当深思的问题。一、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苟琳 《中学生电脑》2014,(1):34-34,36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多方面潜能,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6.
赵世胜 《语文天地》2009,(12):43-44
初中作文写作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能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笔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而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就个人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归纳为这样几点: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课外作文与课内作文相结合: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学生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症结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指导不得法,脱离生活,脱离实际;二是训练不得法,生搬硬套,激发不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农利中学生作文教学应向生活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文斌 《学语文》2007,(3):9-39
初中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个薄弱环节。怎样才能辅导学生学会作文、写好作文呢?一、学会观察,积累素材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源头活水。叶老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可否认,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综观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现实却不容乐观。完全封闭式教学导致作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相当大;重课内轻课外,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初中作文的盲区和误区,作文教学如何采取应对策略呢?让学生回归生活就是一条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赵同生 《阅读与鉴赏》2010,(3):40-40,47
初中学生在作文时,往往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习惯于让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面临这种局面,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改革。在这里我仅根据多年来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教师树立正确的作文指导观,提高自身语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学生的作文是“得法予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书面语言,积累词汇,间接丰富写作素材的活动。怎样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写作水平呢?我是这样尝试的:  相似文献   

13.
初中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心声。因此,语文教学呼唤情感回归,做到教学过程情感化。情感既是生活的积淀,又是文章的灵魂,让学生钟情于练笔,融情于文字,抒情于纸上,是作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必由之路,而作文能力又是一种将学过的语言理论知识运用于作文实际的具有综合性的能力。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必须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作文的全过程,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最终转化为作文能力,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薛淼 《现代语文》2014,(8):144-145
冰心:“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可以看出学生写作,平时的储备非常重要,其中最为直接的素材、技巧甚至是灵感还是来源于语文课本,课堂教学是学生猎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渠道,初中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必须结合教学,指导学生精心学习课文。在课堂上笔者就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潜移默化中开花结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笔者着重从仿写标题、仿写句子、仿写段落、仿写思路四个方面来谈写作。  相似文献   

16.
"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学讲计划"教学模式下,要求我们教师能够领会其精神;要求教师以大语文观、大作文观为指导,把理论知识与我们的教学生活紧密相连,力求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谢纲民 《成才之路》2011,(30):77-77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肤浅、庸俗、模式化,缺乏真情实感的严峻现实,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惑。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封闭式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现代生活脱节,学生被禁锢在狭窄的教室里和有限的教材中。如何摆脱这一窘境,实现作文与生活的沟通,我认为首先必须树立一个理念——作文教学生活化。生活化作文教学,就是指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要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8.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初中作文教学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尤其是作文教学更加功利化,失去了其原有的本质。因此,初中作文教学必须回归作文的本质,遵循作文写作的规律。基于此,本文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让学生密切关注生活、让学生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教师对学生评价要以鼓励为主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同行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陈瑜 《吉林教育》2008,(9):69-69
小学生怕写作文是困扰作文教学的普遍问题。如何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激发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能力,让作文成为学生内心理想、交流倾吐和成功表现的需要。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作文心理,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目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几大缺憾: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脱节;不善于从教材文本范例中得到启发;不会从课内外文学作品中吸取营养;疏于动脑深思;学生作文远离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因此,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提到的“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也就流于空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