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堂是一个自由、开放、灵活的空间,想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就必须让学生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装扮生活。要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走进生活的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的"零距离"。通过奏响生活旋律和敞开生活之门打造磁性课堂,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董建政 《教师》2013,(18):37-37
语文课堂是学生在学校中了解社会的重要方式,对于教师而言,如何让这种功效发挥到最大就变得相当关键。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如果想绽放出生活的特点,必须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强调"五味俱全",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适当的"醋",添点"油",这样才能保证语文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需要。生活不是孤立的存在,嫁接生活,让语文课堂能够接地气,与生活相容,拓宽语文教学外延。"大语文教学观"提倡语文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反过来,在语文课堂中应该观照联系生活。学生是社会生活的成员组成,他们最先接触的、接触最多的就是生活世界。语文课堂更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4.
江天民 《考试周刊》2014,(12):42-43
新课改倡导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注重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创建有效的"生活课堂"。本文分析了如何创建生活化的小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5.
学习语文的过程应该是充满欢乐的,语文课堂中充满生活的气息必定会注入快乐的元素,也将这个过程演变成每一次充满趣味的"旅程"。将生活气息与语文课堂教学沟通和链接,让"生活气息"在语文课堂上更充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把语文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理解与应用。"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所谓生活化的语文课堂,就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语文,把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很多一线教师开启了探索的路程。在我看来,教材是单一的,但是教学是灵活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潜力是可以无限挖掘的,所以我认为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应该以"课堂"为载体,以"自由"为目标,在因材施教中彰显个性,在智慧课堂中取得高效。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论述:源于生活的语文课堂,从生活的"浅出"到课堂的"深入";源于平等的语文课堂,从个体的"差异"到充分的"尊重";源于个性的语文课堂,从教材的"单一"到课堂的"多元";源于思维的语文课堂,从文本的"引导"到思维的"拓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于语文教学课堂如何进行改革,很多一线教师开启了探索的路程。在我看来,教材是单一的,但是教学是灵活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潜力是可以无限挖掘的,所以我认为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应该以"课堂"为载体,以"自由"为目标,在因材施教中彰显个性,在智慧课堂中取得高效,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论述:源于生活的语文课堂,从生活的"浅出"到课堂的"深入";源于平等的语文课堂,从个体的"差异"到充分的"尊重";源于个性的语文课堂,从教材的"单一"到课堂的"多元";源于思维的语文课堂:从文本的"引导"到思维的"拓展"。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的理论中指出:"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善于发现生活,善于提炼生活中的语文因素,才能用生活去解决语文课堂上的"疑",才能把语文课堂上的"知"广泛应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语文"生活化",回归本真生活很多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技  相似文献   

10.
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让教学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是顺应当今社会教育新形势而产生的教学需要。"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探悟用",它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习活动变单调为生动,体验渠道变单一为复合,课堂展示变一统为多元,着眼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从而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标的理念之下,语文教学应当是一种动态的生活,是一种动感的世界;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活动的场所,是一个活泼的乐园。可以这么说,"动"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活"是语文课堂的核心。所以,只有追求"动",才能打造出精彩的语文教学生活;只有讲究"活",才能造就出鲜活的语文课堂生活。那么,如何去  相似文献   

12.
高建州 《考试周刊》2014,(98):35-35
生活化的课堂是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改革的主要目标,生活是打翻的五味瓶,给语文课堂增趣加味,可以使语文课堂彰显"生活化"的特点。作者结合教育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活化的主题,使语文课堂"五味俱全"。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用生活来补充文本,让生活的知识库与学习的知识库互相交融,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对话,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只有将语文课与生活"链接",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掀开新的一页,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力。一、真生活,真发现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学问,关键看我们能否很好地引导  相似文献   

14.
低碳理念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生活需要低碳,语文课堂也需要低碳。简约高效的语文课堂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获得语文素养的保证。语文课堂的"低碳教学",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投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效果的教学,其主要特征为优质、轻负、简约、高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小天地,生活中的语文才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我们探索让生活中的语文走进课堂,再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大课堂。一、立足生活,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要让学生从教材中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就要求语  相似文献   

16.
<正>把"生活元素"引入作文教学,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自主探索、主动发现、敢于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今天所学的知识为明天所用,体现教育的真正价值。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只有走出狭窄、封闭的空间,将社会生活带入语文课堂,把课堂教学延伸到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语文课堂才会焕发活力,学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作文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中的一  相似文献   

17.
和谐的语文课堂,是理想的语文课堂。和谐的前提是师生地位的平等、教师作风的民主。看当今的语文课堂,虽然已经没有了传统的那种伦理意义上的师道尊严,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却是普遍的。很多时候的很多课堂,"平等"、"民主"还只生活在提倡里,"和谐"成了空谈。那么,如何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的语文课堂呢?  相似文献   

18.
洪霞 《黑河教育》2014,(1):34-34
正语文课堂应该多元联系生活,促进学生感悟,不论是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还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都必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课堂中联系生活,就好似在其中种植了一棵常青树,常青之树映绿课堂,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教学应密切联系生活,但是语文教学不等同于生活,所以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不能简单地照搬生活实际,即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高于生活,联系的内容和活动形式应当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超越。  相似文献   

19.
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缺乏生活素材的积累,其关注局限于语文课堂与家庭生活,忽视社会生活中生活经验与语文习作的联系。基于"生活教育"思想,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积累习作素材,从而真正达到"教学做合一"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大语文观"下的"浅阅读"作为一种语文阅读方式,其定义具有层次性,其教材具有广泛性。在社会各界普遍批评这种阅读现象的同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方法将其变成语文课堂的"帮手"。语文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大语文"意识,给学生传递"在生活中学语文"的意识,焕发语文课堂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