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英语文学是英国殖民文化和印度文化的混血儿,在印度近现代文学中独树一帜。20世纪前后,随着印度现代化进程的蓬勃开展,印度英语文学在印度文学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目前,印度英语出版物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本土语言的出版物。并有相当多的小说家获得了布克奖等多种奖项,成为了读者和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印度英语文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上。从19世纪中后期至今,印度英语小说家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印度英语小说早巳成为了世界文学图景中的一只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肖雅 《世界文化》2009,(6):16-17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其作品包括六部小说,两集短篇小说集,几部传记和一些评论文章。福斯特的作品文风清新淡雅,虽然人物的个性并不复杂,但命运安排往往令人不可预测却又铺叙自然。  相似文献   

3.
毛文婷 《世界文化》2011,(10):46-47
饮食是旅行者融人当地文化的最快途径。借由食物的味道,我们品尝到这个地方的文化和历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佳肴,提到意大利就会想到通心粉和披萨,印度以咖喱闻名,日本菜最有名的是生鱼片和寿司,那什么是英国菜?事实上,像是炖肉、浓汤、牛肉腰子派、烤牛肉、约克布丁、面包和各式蛋糕、饼干等甜点都算英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佳肴,更别提小说中常常描述的炸鱼、薯条和英式下午茶了。不过如今为人熟知的英国饮食文化,是接受了世界各地的食材和烹饪手法后才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4.
玛格丽特·福斯特是一部权威的伊丽莎白·勃朗宁传记的作者。她的这部初为人知的长篇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伊丽莎白·勃朗宁的女佣人。在伊丽莎白与罗伯特·勃朗宁秘密结婚前,她护理了病魔缠身的女诗人达两年之久,随后又同这对私奔的夫妇逃往国外。这就是“威尔逊”的故事,一切事情都是通过她的双眼反映的。有关威尔逊的一切情况,我们只能通过伊丽莎白·芭蕾特·勃朗宁的书信可以了解到;而福斯特以她那丰富的想象大大充实了这一故事。这是一个美妙的主意,作品也写得近乎完美,但小说的篇幅过长,结构显得有些松散。这部小说具有英国维多利亚  相似文献   

5.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作为小说家在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出身于伦敦中产阶级家庭,少年时期曾在特恩布里奇公学上学,成年后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学习历史和古典文学,受到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后成为该院的荣誉研究.  相似文献   

6.
英国19世纪初期最著名的小说家华特·司各特在《爱丁堡监狱》一书中描写了一个忠实的苏格兰长老会教派家庭中两姐妹的遭遇。妹妹艾菲遭受不白之冤身系囹圄,将被处以绞刑。姐姐珍妮克服重重困难从爱丁堡来到伦敦向英国女王请求赦免。小说中有对监狱的形象刻画:这种古老的监狱耸立于正街的中部,哥特式的正门正对着狭巷南边的古老大教堂,不知什么缘故我们的祖先要将监狱楔入城市的主要街道。小说人物巴特勒在探监的要求遭到拒绝后,面对着监狱大门低声吟诵:  相似文献   

7.
<正>印度报纸曾在小说《英语,八月》出版三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报道中评价道:"如果说拉什迪《午夜之子》是印度英语小说的分水岭,那么《英语,八月》则是它默默无闻的孪生兄弟。"媒体的评价侧面体现了《英语,八月》在印度英语文学中的重要地位。这部1988年出版的经典著作依靠独特的"混种习语"收获了数百万读者的关注与喜爱。而它的作者,就是印度本土作家乌帕马尼  相似文献   

8.
郭星 《世界文化》2014,(10):32-34
奇幻小说(Fantastic Literature)的源头最远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神话中所描写的众神和英雄的故事不仅作为原型被当代奇幻小说作者广泛运用,甚至小说本身就常常以某种失落的神话传说的面貌出现。具体到英国的奇幻小说,除了西方文学的共同神话传统——古希腊、罗马神话之外,古代日尔曼人的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是一个重要的源头。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充满冲突和苦难的年代里,E·M·福斯特(1879-1970)对理智、慷慨和个人的善良施加了强烈的影响。他的前半生以小说家而著称,他的小说在说英语的国家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到了晚年,他转而写散文、短篇小说和文学评论,并因此出名。他的文学评论表达了自己对英国的社会态度、政治态度以及道德态度。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他加入布卢姆斯伯里团体①,并成为该团体的  相似文献   

10.
简·里斯的名字对许多读者来讲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她的小说《茫茫藻海》在西方文学史上却占据了一个独特的地位:它几乎永远改写了英国小说《简·爱》在亿万读者心目中的印象。夏洛特·勃朗蒂的《简·爱》可谓家喻户晓,打动了难以计数的读者,  相似文献   

11.
英国人喜欢咖喱餐咖喱是由多种香辛原料配制而成的调味品,以印度产的质量为最好。历史上,英国曾对印度进行了长达近200年的殖民统治。虽然这一统治结束已有半个世纪,但英国人对印度咖喱餐的好感却始终未减。据统计,英国国内约有250万成年人每周享用一次印度风味...  相似文献   

12.
杰出的英国作家查理斯·狄更斯(1812-1870),在其死后一百多年里,仍然是一位很受欢迎的作家。确实,20世纪后半期,人们又重新燃起了对狄更斯的兴趣。这不但表现在学者对他著作浩瀚的研究上,而且也反映在他小说的销售量上。据估计,他的小说年销售量要超过100万册。狄更斯之所以继续为人们所喜爱,是因为他创造了众多优秀的人物,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然而,或许许多人不知道,狄更斯本人青年时代的一段恋爱经历就是其小说创作极好的素材。还是让我们从头讲起吧。狄更斯是一个挥霍无度的小职员的儿子。他很早就不得不闯荡社会,独立谋生…  相似文献   

13.
20年前,一位特立独行的英国女作家离开了人世,她就是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1940-1992),以改写童话经典和无与伦比的独创风格著称文坛。伊莱恩·肖瓦尔特称卡特为英国文人的膜拜对象,因为她对当代英国女性的写作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魔幻现实主义、荒诞派、科幻、哥特、女性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均可指涉其作品,但皆不足以涵盖其全部,黎撼何_种文体足以完全表现萁丰富多变的小说甚界。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文学奖项已经成为图书销量潜力的重要指标。由于得到英国布克文学奖的认可,小说《白老虎》很快就进入了中国图书市场,中译本近期也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其实,小说《白老虎》与中国还有着更加特殊的缘分:作品中,作家阿迪加巧妙地以印度一位成功企业家的口吻给中国的温家宝总理写就了七封倾吐心声的信函,由此揭开了印  相似文献   

15.
玉雪 《世界文化》2005,(8):36-37
如果你要问现在英国最流行是什么,那绝对是佩戴腕带:白的、黑的、粉的、蓝的、红的、绿的……,你能想象出的颜色几乎都有,成为英国化中的一道新的风景。  相似文献   

16.
外景:印度新德里郊外的一个小村庄。时间:天刚破晓。一辆载着英国演员本·金斯利的汽车驶进了村庄。金斯利在《甘地传》中扮演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这是他第一次以老年甘地的形象来到拍摄外景的场地。他已化好装,腰间围着白色的印度腰布,一只手揪着披在他裸露的前胸上的披巾,走下了汽车。有一个农民从围观的人群中走上前来,屈身抚摸他的双足,这是印度人向圣贤表示敬意的传统方式。金斯利局促不安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我不是甘地。”  相似文献   

17.
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伯恩(1837—1909),和罗塞蒂兄妹、威廉·莫里斯、乔治·梅瑞迪斯一起,同为拉斐尔前派诗人,他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后的一位重要诗人,一位颇具争议的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崇尚希腊文化,接受了雨果、波德莱尔等人的影响,追求“形象的鲜明华丽与大胆新奇,声调的和谐优美和婉转轻柔”,创造出英国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创造了回旋诗体,参与了编写著名的第十一版《大英百科全书》,从1903—1909年间他曾不断地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相似文献   

18.
武夫 《世界文化》2003,(3):39-40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英国人开始崇尚独身的生活,特别是英国的职业妇女把独身视为自豪的事。1965年英国独身家庭就占15%,到了1996年,英国的男人们也加入独身的行列,独身家庭陡然增长到了27%。2000年达到了30%。专家估计,到2005年,英国的独身家庭将超过35%。届时,独身家庭的不断扩大,将成为英国社会难以消除的痼疾。“我的经济独立,我的生活也要独立。我不想依赖男人,也不想成为男人的附属品,独身是我终生的生活方式。”玛格丽特女士矜持地说。在独身这种生活方式刚刚在英国妇女中兴起时,往往是因为丧失了配偶,不愿组织新的家庭,或是离异之…  相似文献   

19.
杨倩 《世界文化》2013,(4):11-13
英国作家大卫·米切尔(David Mitchell,1969—)是欧美文学界公认的新一代小说大师,"为21世纪英语小说开启了全新的模式与风貌"。他的作品充斥着全球视野和历史深度——从19世纪的南太平洋到20世纪的布鲁日和加州,从当代的日本到遥远的英伦,从四川圣山下的老妇人、圣彼得堡的艺术窃贼到日本地铁上的恐怖袭击者,最终抵达异域的未来世界米切尔就像是在"对着地球仪写作",于不同的时空之间驰骋漫游、进退自如。米切尔是一个后现代幻想家,经常在作品中构建波谲云诡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希夷梦》作为清代汪寄一部卓有特色的神怪小说,文本中的怪兽形象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突破。文本中怪兽形象的功能,可分为"助力""阻碍"和"烘托"三种。在具体叙事上,作者有意突出了其功能性、转化性以及相克性等特性描写。同时,前代相关作品、作者虚构想象和异域之于中原的"朝贡体系"是怪兽形象的三大来源。清代以来历史演义、神怪小说"混类"状况进一步发展,怪兽形象对"混类"状况生成意义重大,汪寄于此很有贡献。同时,《希夷梦》也较直接地触发了还珠楼主的小说母题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