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非虚构文学与虚构文学真实性散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虚构文学是伴随着"真实"这样有争议性的问题而诞生的,但这个"真实"应不单是以量化的方法来判定,而是更多的依靠接受者、创作者去还原非虚构的本真。非虚构意义上的"真实"更多表现为理性的真实,这也是区别于虚构文学的感性真实的。  相似文献   

2.
50年代末,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描述了这样的状况:文学一直是人文文化的精华,但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文学正在成为次要的文化类型。半个世纪过去了,米尔斯所说的这些“迹象”在今天已经成为文化现实。在米尔斯看来,这种情况的产生不能仅仅归因于大众阶层的扩大和  相似文献   

3.
美国非虚构小说的诞生,是骤变的大众社会政治、社会、科技文化背景使然。它是关于事实本身的小说形式,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于事实本身。它与新新闻主义实属同一文学类型,它们的共同点在质与量方面都绝对地超出了不同点  相似文献   

4.
理解非虚构文学应该从新闻、文学和方法这三个维度出发。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人们也把非虚构小说归入新新闻写作,或者称新新闻写作为非虚构小说。同时,非虚构文学还是一种方法,既是一种写作方法,又是一种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5.
历史叙事中的“真实”与“虚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叙事分为经验的叙事与虚构的叙事两个层面,前者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为读者提供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故事形式,后者以历史编纂的美为最大追求,为人们提供一个“戏说”的文学形式。对二者的区分与探讨将为当前的新历史主义文论研究,对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的理解提供一个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非虚构文学的兴起不仅有其文本特质的原因,更是现代性持续显现的时代表征。在中国式现代性的建构过程中,以《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为代表的新世纪非虚构文学,呈现出个体复杂深刻却鲜为人知的现代性体验,在个体命运的互证中显示了现代性“变”与“不变”的矛盾,并以对现实的记录和对历史的重写,彰显了文学的现代性反思品格。总之,新世纪非虚构文学既以对现实的真实记录而展现了现代性图景的繁杂,同时又在高度的人文关怀和反思性中建构着独特的中国式现代性。  相似文献   

7.
现当代中国非虚构文学的大众文化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当代中国非虚构文学的大众文化品格王晖关键词现.当代中国非虚构文学;大众文化品格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大众文化的出现、成长乃至壮大成为可能①。而近代中国报业的兴起,又为生于兹,脱胎于此的中国非虚构文学(以本世纪初至九十年代初为其上下限)②注入...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学虚构,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其中最具实践启发意义的是文学的虚构方式——即文学创作的各个阶段、作品的各个层面是如何进行虚构的.本文拟从文本创作实践出发,对文学虚构的方式作一个初步的归纳,以期有助于形成对文学虚构方式的系统性认知.  相似文献   

9.
朱利安·巴恩斯《终结的感觉》中的非虚构写作是个人经验和历史记忆的另类书写,它通过记忆回巡和现实探访,从而寻觅失落已久的历史真相。《终结的感觉》所长的不是真实地记录历史,而是生动地讲述故事。故事叙述喜爱戏仿历史侦探,擅长细节再现与反讽,表现出文学趣味的一面。同时,巴恩斯醉心于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的状态,这种超时空的对话也让该书存真了现实的另一种真实。可以说,《终结的感觉》中的非虚构写作的价值不在于反映客观真实,而在于历史、文本、现实之间的互动以及其对生命个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非虚构文学成立的关键在于非虚构创作者承认作者的文字能够再现现实、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用文字再现的现实,这是非虚构得以区别于虚构的两条界限。米勒在《共同体的焚毁:奥斯维辛前后的小说》一书中,将体裁上存在非虚构与虚构争议的四部作品《辛德勒名单》《黑犬》《鼠族:一个幸存者的故事》及《无命运的人生》都归在虚构小说这一类别之中,有意忽视这两种体裁的对立,消除它们之间的界限。受德里达的影响,米勒解构界限的原因在于:非虚构创作对象的不可再现性及作者主观性的存在会使非虚构内部存在巨大的悖论,读者的“非认知性”阅读行为也会使文学作品难以被看成是社会的、物质世界的映像。但米勒没有否认文学作品见证大屠杀的可能性,他虽拒绝记述性的再现行为,但鼓励创作者以运用文学技巧的施行性作品进行见证,从而瓦解读者不愿直接面对大屠杀的心理,化解使用陈述话语描述集中营时所遭遇的质询窘境。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历史”作为两种叙事形式,其联系与区别一直引起人文学者的争议。通过梳理学术史上有关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不同表述,将能够确立二者比较的理论基点。本文在分析“历史”概念的二重性及“历史哲学”演进过程的基础上,借助于对西方思想史上不同流派尤其是新历史主义学者观点的回顾,探讨历史与文学在叙事趣味、虚构方式上的类同及叙事特征、言说内容上的差异。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重合与分野,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为开阔的方法论视界。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比较的理论基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与“历史”作为两种叙事形式,其联系与区别一直引起人学的争议。本试图梳理学术史上有关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不同表述,旨在确立二比较的理论基点。论首先分析了“历史”概念的二重性及“历史哲学”的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借助于对西方思想史上不同流派尤其是新历史主义学观点的回顾,探讨历史与学在叙事趣味、虚构方式上的类同及叙事特征、言说内容上的差异。作指出,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重合与分野,应能为学研究提供新的更为开阔的方法论视界。  相似文献   

13.
所谓时代精神,就是一个时代的根本精神。我们的时代精神就是"非实体性"。在哲学上它表现为对于传统的实体——绝对理念、上帝、本原等实体以及永恒等实体性的解构;在政治上则意味着对于王权的解构,世袭制、集权制逐渐解体,而代之以非实体性的制度——民主制。民主的实质是对话、协商,只有在对话中才有真理,才有正义,也才有人的尊严和个人的权利可言。  相似文献   

14.
宋人在对前代特别是本朝文学发展历史的理论总结和批评阐释中,逐步产生了自觉的诗歌史观并形成自成体系的文学史叙事话语。其文学史叙事主要在时序论、文脉论、文体论、典范论、派家论五个范畴内展开,同时运用以纪年区分时段、确立经典人物图谱、命名文学典范与诗家派别等言说方式,构成交错联结的文学史叙事链,搭建了宋代文学史的基本框架。其大量"互文性"的诗学文献所提出的丰富议题,为后人提供了可置身其境的历史视域和可资利用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5.
大学叙事与院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叙事是院校发展经验的真实表达,具有真实性、具体性和经验性三个特征。院校研究中的问题、思路甚至研究方法与成果都必须在研究者获得真实的在场经验之后才能产生,也只有建立在"本土经验"基础之上的院校研究方案才更具信度和魅力。叙事研究回到现场的策略和对现场文本与研究文本的分析对院校研究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大学叙事应当成为院校研究的重要内容,叙事研究方法应当成为院校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往对斯诺的研究中,静态分析其思想中的进步因素的比较多。本文结合时代的思想背景,对斯诺的思想进行了深入体切的分析,力求在对历史的还原中,寻找斯诺政治思想和新闻实践形成的多重原因,以此观照斯诺的基本价值观、平等进步思想及其职业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对斯诺的成功和失误、困惑进行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先进群体意识。沂蒙精神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沂蒙大地的展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在沂蒙大地的展现。沂蒙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从古代到现在,一代又一代沂蒙人靠着自己的艰苦努力,使沂蒙精神得到了升华,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从叙事学的角度探讨了凌叔华小说的叙事风格。凌叔华笔下的人物多为小姐、太太、婆婆,内容多为日常生活场景;小说的人物聚焦和叙事结构对于故事的展开以及突出人物的命运,彰显凌叔华对于妇女解放以及女性革命的思考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市场化背景下发生的传媒时代是诗意匮乏的年代,也是想象和秘密匮乏的年代。叙事有秘密叙事和非秘密叙事的区分,文学叙事不同于一般叙事而深入人心的地方,是用想象来隐藏秘密,当市场化的现实多于想象、传媒叙事夹杂着各种日常性和实用性侵入文学叙事时,文学叙事的诗性秘密被削弱了。传媒叙事产生的常常是实在情景,而文学叙事产生的是想象情景,想象情景是不能吃不能用的。一般叙事常常带有文学叙事的因素,又不带有文学叙事的秘密,它们常常歪曲了文学叙事升华生命的诗性情景,将文学叙事变为与现实一致的平庸情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市场化年代的文学叙事有个突出特征,就是文学被市场化意识形态所统一而形成了市场叙事,市场叙事的叙事意识与市场化的现实生存意识保持着一致。任何一种文学叙事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逃离意识形态化,问题在于,怎样追求文学叙事与现实的想象性关系。在市场化年代的文学情境中,认识历史精神和意识形态的基本点,就是找到个体话语与历史话语、个体生命态度与人类总体自由的融合点。意识形态叙事本来不一定与历史叙事、精神叙事、人性叙事分离,文学叙事是历史活动与历史精神的同时叙事,历史与文学的结合也应该是历史与精神一体化的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