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不同意《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一文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点属辩证法范畴的看法,首先,针对性地举出如下理由:“历史观点”解决的是历史观的问题,把“历史观点”归入辩证法不能显示它的特点;在有关经典著作中找不出它属辩证法的必要根据。然后,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论述,认为:“历史的观点”的对象是人类史,“历史的观点”是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其强烈的历史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应被理解为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而应是唯物主义与历史的结合,它包括"唯物主义的历史化"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化"两个方面。这种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概念具有两层内涵:一是历史的"唯物"性。其理论表现形态是"唯物史观",属于一种狭义的历史观。它是对历史的唯物主义定位,即将历史视为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活动的领域;二是历史的流变性。其理论表现形态是"历史(的)唯物主义"。它不是前者那种狭义的历史观,而是对事物的一种历史主义的理解和把握,是一种哲学的新形态——历史哲学。将这种"唯物主义与历史的结合"的观点运用到对科学的理解上,产生了马克思独具特色的"一门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和发展,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主要是其历史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基本内容,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于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强调了史学工作者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史学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和发展,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主要是其历史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基本内容,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于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强调了史学工作者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史学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的历史观点要准确历史是一门阶级性很强的科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所反映出的观点应该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以此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初版序言中说:“我的观点在于我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十分简练而又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同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对立。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社会尽管有不同于自然界的显著特点,但它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物质运动的形式,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自己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它认为,  相似文献   

7.
一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见解。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种隐秘的理性,即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这样的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历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历史。资产阶级历史观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比起中世纪用神的意志说明历史的神学观点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其所理解的人...  相似文献   

8.
由激进主义大显于中国近代社会而引发的现代“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之争大可不必,近代激进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社会发展本身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受内外诸多因素所左右、以其内在必然性而展开。彻底否定激进主义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至少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两种主义”相互作用的适度张力依“自然历史过程”而实现.  相似文献   

9.
历史观是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和精神向导。近代中国的多灾多难。在某种程度上是国人乃至整个民族社会历史观被动与缓慢地变革的结果。从自有的朴素社会变易历史观到引起的西方资产阶段的进化论历史观,直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历史观,步步前移,渐趋深入,历史功利沉积为近代中国的曲折进步。  相似文献   

10.
张琰 《考试周刊》2011,(53):159-159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定位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  相似文献   

11.
唯物史观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始终坚持的科学历史观,是高考说明关于历史阐释能力的最高层次。要更好地把握唯物史观却又离不开宏观认识。下面就历史纵横方面的宏观把握来谈谈学习历史中的唯物史观和宏观认识之间的联系。 一 世界历史观是我们考察历史问题的基本着眼点——历史学习中的横向宏观认识 我们在学习中国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首先要确立世界历史观。比如,如果不是从世界历史观出发就很难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结果。只有比较清楚地掌握了19世纪中期世界形势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对促进中国传统史学现代化和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大钊史学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和逻辑理路,他联系中国革命的具体进程,对历史、历史学、历史观以及史学与人生、史学在科学中的地位等作出了精辟论述,强调要以"新"历史观指导史学研究,重视史学的理论基础,把"活历史"放入整个历史进程之中,以"民众"为基础建构"平民"的新历史,最终本着建设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等方面,这些思想对于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具有原创性贡献,确立了中国历史研究的价值意义和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3.
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历史观服从于历史总体性的规约.服从于历史宏大叙事的逻辑原则。而新的历史观则认为历史是一种阐释,具有开放性,它服从于阐释者的理论视城和立场。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基于它的历史观,文学因此被历史化了,文学叙事具有历史元叙事的特征。而新的文学观则强调文学的叙述功能,叙事是一种象征,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不是反映关系而是想像关系。社会历史批评应该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吸收新的理论养料完成对自身的改变和补充。  相似文献   

14.
自卢卡奇以来,把人设立为历史主体并把历史看做主体-客体的同一,已成为解释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一种流行的模式。本文通过考察马克思的相关论述认为,虽然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马克思从未把人设立为历史主体。事实上,这种解释模式远离了马克思的科学历史观,并把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解释引向了歧路。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就是唯物史观,它本身就是人们对历史反思的理论总结,但反过来,它又启迪和指导着人们对幽深的历史获得一种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批历史学家运用唯物史观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不仅扫清了历史的阴霾,同时,也使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古人所走过的足迹。我们提倡对历史研究的态度——即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去考察历史的发展,而并未强调和限制用何种具体的理论去研究历史领域内所有的问题。唯物史观并不存在阶级的局限,它不是迷信,也不是偏见;而是探索的方舟,是解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社会历史哲学即是对社会历史进行总的思考的哲学。对于社会历史哲学的概念 ,不同历史时期 ,学术界分别产生了不同的流派 ,并对此进行了不同的理解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史观的多元化不仅给教学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更是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所谓历史观.就是历史观念,是人们对社会历史总的观点、总的看法。人们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评判,都会在潜意识中受某种历史观的影响。改革开放前,我国中学历史教育乃至历史研究基本上只有一种历史观——教条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改革开放后,历史研究、教育虽然仍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但摆脱了僵化、教条化的理论束缚。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