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醒龙的小说创作何以领“新现实主义”创作之风骚?本文从现实主义品格、乡村情怀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三个方面作了泛文化意义上的论说,揭示了刘醒龙小说创作的个性特征和内在意蕴,这对新时期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醒龙的小说创作何以领“新现实主义”创作之风骚?本文从现实主义品格、乡村情怀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三个方面作了泛文化意义上的论说,揭示了刘醒龙小说创作的个性特征和内在意蕴,这对新时期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沈嘉达 《黄冈师专学报》1999,19(2):31-36,45
刘醒龙的小说创作何以领“新现实主义”创作之风骚?本从现实主义品格,乡村情怀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三十方面作了泛化意义上的论说,揭示了刘醒龙小说创作的个性特征和内在意蕴,这对新时期学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一系列的乡村题材的小说中,刘醒龙为我们描绘出了处于转型期的农村变革时代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它们不同于五四时期形成的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乡土小说。刘醒龙乡土小说的最大特点在于蕴涵其中的“仁爱意识”,这一意识主要体现在浸润于作品中的温和之气以及那种重建美好道德品质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学界对刘醒龙小说的研究日趋全面与多元化,对于刘醒龙小说的文学理念与创作态度、刘醒龙小说的现实主义风格、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天行者》、长篇史诗巨制《圣天门口》、刘醒龙小说的叙事模式及比较研究几个方面都有新进展,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尚没有学者对刘醒龙的小说研究情况作全面的归纳整理,因此梳理对刘醒龙小说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醒龙是著名的当代文学作家,踏入文坛近三十年来,他以对现实主义的执着追寻完成了创作的沉潜与超越,尤其是其创作后期的史诗之作《圣天门口》,达到了其小说创作的巅峰.文章结合文坛情况从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及叙事模式三个方面对刘醒龙的后期小说进行共时研究,深入剖析刘醒龙后期小说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7.
90年代的中国文坛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即以何申、刘醒龙、谈取、梁晓声等(下文简称“何由河’)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再度崛起。在对这一再度崛起的现实主义小说的评价中,有一种观点是否定何申们的创作属于现实主义。这种否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反面入手,认为何申们的创作缺乏现实主义文学所应有的深刻的批判性。面对谈歌工厂题材的中篇小说,邵建在(可疑的现实主义)一文中说:“我并没有感到现实主义回了归”(1)。“今天谁要撒开批判意识和精神却侈谈什么现实主义,打死我,我也不清’(2)。薛毅(“分享艰难”的文学…  相似文献   

8.
刘醒龙是“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一方面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20世纪末社会转型期的艰难世家和尖锐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又强烈地表现出了要与人民大众分享艰难的时代情绪和人文关怀精神。所以,他的作品也就赢得了众多普通公民的信任,同时这也成为他寻找精神家园心路历程的审美呈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何申小说创作价值的真正标识,是何申小说创作态度的真诚性,在把握当代农村生活状态时,热切关注历史中乡镇干部和普通农民的人生体验、情感追求、价值困惑。由此而论及与何申一起被称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几位作家谈歌、关仁山、刘醒龙等,充分肯定了他们以真诚的态度来对待现实、人生、写作,对待艺术的可贵精神,着重强调理解何申和“何申们”,我们的态度也要诚实些。  相似文献   

10.
新写实小说刍议余海乐新写实小说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崛起于我国文坛的一个小说创作流派。关于这一流派的名称,众说不一,有“新写实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后现实主义小说”等诸多称谓。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与现...  相似文献   

11.
新现实主义小说是20世纪末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对这种文学现象,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的论者认为是“现实主义冲击波”,有的论者将其认定为“现实主义的回归”或“回流”或“回潮”,有的论者称之为“新现实主义小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创作的深入和发展,这种论争一直没有止息。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对关于新现实主义小说的论争进行综述,厘清其优劣,对发展21世纪文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从现实主义的发展看“新写实”小说刘峰从1987年以来,文坛上逐渐又兴起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新的文学现象,对这种现象所显示出来的实力论者多给予肯定,但对这种创作现象的评介确又众说纷坛。有的人把这一现象命名为“新现实主义”、“新写实小说”、“后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中期以来,“新现实主义”东山再起,频频掀起波澜。新现实主义小说视野中的企业改革景观尤为世人瞩目。文章将新现实主义小说与80年代的改革文学进行了比较,论析了两者的优、缺点和产生原因,分析了新现实主义小说中折射出的企业、领导、职工的生存状态,梳理了这类小说发展变化的轨迹(包括它在叙事方面自我调整的努力),并对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笛福     
《学苑教育》2018,(1):F0002-F0002
丹尼尔·笛福(1660-1731年)。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的“小说之父”,“英国小说之父”和“英国报纸之父”等。  相似文献   

15.
1984年至1985年,中国文坛文化小说、寻根小说方兴未艾。刘醒龙正是这时开始发表“大别山之谜”系列小说的。因为他是大别山的儿子,对那里的土地和人民有着深挚的爱情,认定大别山是一个谜,便以独具的才情与特有的悟性来说透这个富有神奇色彩而又迷人的谜。笔者仅从“文化圈之谜、神秘美之谜、艺术氛围之谜”三个方面,粗略探讨了刘醒龙在大别山的青山绿水背景上精心构筑的充满谜味儿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6.
刘醒龙的小说创作在当代文学中有其鲜明的个性与追求,他在题材上对乡土社会的关注,创作理念上对"高贵"与"大善"的追求,以及在创作方法上对现实主义的坚守等都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然而,偏执地陷入乡村伦理的陷阱而对都市片面的否定,固执地追求文学的"高贵"而回避现实社会的苦难与沉重,以及虽向往于作为知识分子的启蒙之道却缺少坚实的批判力量等问题又构成刘醒龙创作中的软肋,考察并指出这一点对于刘醒龙乃至整个当代文学无疑是具有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一直致力于平淡叙述的刘醒龙,作品后藏着一颗对于社会的"责任和道义"的赤子之心。他的长篇小说《天行者》运用现实主义写法,通过平淡的叙述,讲述了平凡、感人的乡村故事,塑造了丰富的民间教师群像。同时,小说也寄托了作者对于崇高人格和淳朴乡村世界的浪漫理想。  相似文献   

18.
略论王跃文"官场"小说的传承与突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年作家王跃文因其小说集《官场春秋》和长篇小说《国画》,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被一些媒体称之为“官场小说”。与我国传统官场小说相比较,作家王跃文既有传承也有突破。首先表现为题材的趋同性。以“官场”人物勾心斗角、追权逐利为主;其次,古代官场小说对人性关注不足,更多地表现为奴性、兽性、神性方面,而作家王跃文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对小说主人公所持的态度,并打上作家自己人生经历的烙印。但作家并未达到他预设的“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度,仍需对社会现实和所谓的“官场”作更深层的哲学思索。  相似文献   

19.
巴尔加斯·略萨既秉承了传统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观讲述故事 ,又借鉴了多种现代叙事技巧和艺术表现方法创作“立体”小说。为此 ,从“植根于现实”、“钟情于讲述故事”和“致力于现代性叙事”三方面 ,逐层递进剖析略萨的“结构现实主义”小说 ,力求对略萨的小说创作观做一个总体的勾勒。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小说,着前十年现实主义诗学理论逻辑的推衍,以“新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的体验诗学新向度,逐步剥离了社会政治形态的牵引,终结了文学的过多的重负,回归至庸常人生的文本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