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音乐教学中,现在出现了学生喜欢音乐,可不想上音乐课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据分析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小学音乐的快乐学习问题,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1.媒体创境,激发兴趣;2.启发想象,表现美趣;3.激发情感,体现情趣:4.指导表演,增强兴趣;5.加强实践,升华兴趣。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将音乐作品形象化,不仅可以较好地导入教学,顺利地进行教学,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情境相融,让小学音乐课堂变得灵动,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音乐课的学习中,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体系强调,基础教育应具有发展性,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相反,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失落了“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的创造特质,却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  相似文献   

5.
海嵘 《师道》2005,(9):22-23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现一片灼热的情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的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长期以来传统的音乐教育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的传授和音乐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使得孩子们养成了喜欢音乐却不怎么喜欢上音乐课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8):159-160
音乐的教学在小学时代具有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的作用,在引导他们树立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活态度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人生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经常难以全身心沉浸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参与度,培养他们在音乐欣赏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现阶段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与兴趣集中点,科学创新发展快乐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课堂。让学生在欣赏音乐、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最终实现提升学生音乐欣赏水准,感受音乐中传递的情感。让音乐课堂为学生未来将音乐作为生活中的调味剂提供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看街市上奔走忙碌的人群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孩子和自己,似乎习惯于生活的既定模式,但人的内心是复杂的。有时候那种“习惯”呈现出的是一种对规定方式的屈服,由屈服呈现出愤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便是逆反对立;有时候内心的兴奋又能淹没“习惯”,而这种情形也会经常发生在孩子身上,要不然怎么说孩子自制力差呢?允许释放愤怒和兴奋,提供减压的机会,是“与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作为音乐老师给予学生的必要的关怀。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音乐课,教师在教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时,先花了十来分钟时间讲解本首歌曲所涉及的乐理知识,又用了二十分钟时间提出一个个“语文式”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最后只剩下很少时间去学唱歌曲了。这样一节课,初看起来似乎内容丰富,知识全面,形式多样,讲解透彻,能较好地体现教师的授课基本功。可想深一点,就会觉得这堂课似乎成了知识讲解课。这样的音乐课,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更别说从中体会到音乐带来的乐趣。音乐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忽视音乐本身的性质与价值。我们的音乐课堂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对现有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打造快乐、互动、高效、活跃的音乐课堂。对此,本文在分析小学音乐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快乐互动课堂的打造策略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0.
快乐教学实际上就是在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从而在快乐的教学氛围下增强学生自身对音乐作品的审美和感知。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要实现快乐教学,那么如何在快乐教学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呢?对如何实现小学音乐课堂快乐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不断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艺术情操,全国各中小学对美育工作的开展十分地重视。让小学生能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在校园中绽放自己的光彩,促进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增强综合素养的发展,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舞蹈和音乐是艺术中两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密切的分支,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小学素质教育中,让少儿舞蹈充分进入音乐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少儿优美的身体姿态,还能发展思维和情感,培养自信心,增强意志力等,使其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每一个音乐教学工作者去尝试与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教师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一种激情、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激发性情感策略唤起学生的情感,通过自身深情的范唱、语言叩开学生的情感门扉,创设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氛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活泼有趣的游戏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真正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活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人的精神活动方式之一。它从来不是以纯粹的乐音形式而存在,而必然和社会文化、其它的艺术门类相关联。从史前社会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标准与理念要求教师:由“主宰”地位转为“引导”地位,从“独奏”角色转为“伴奏”角色,从“表演”变成“导演”,从教师“独唱”变为师生“合唱”。我为此曾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人呢?于是,我做了一次“换位”,请来一群小郎中———我的学生来给我这个老师号脉、诊病,在经历师生共同讨论等活动之后,我终于走出荆棘。一、真诚的微笑,是实施学生为主体的金钥匙画坛上有《永恒的微笑》;摄影时人们要说“茄子”;与人见面,寒喧打招呼时,微笑是最常用的方…  相似文献   

17.
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对于儿童来说,音乐情感与形式几乎都能诱发其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但是有的教师却在音乐教学中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上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弹琴、教唱,学生学唱、练唱,老师讲、学生听。每节课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就变成了一些孩子的“自玩儿”课。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能使儿童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呢?一、师生情感交融,让爱温暖孩子的心我们是教师,是为…  相似文献   

18.
音乐这一美好的学科,它和语文、数学等学科的不同之处是,它紧跟时代的步伐,它的教学方法可以更灵活、更前卫。科技与信息的发展使交互式电子白板进入教室,教师与要让音乐课堂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肖玉芹 《课外阅读》2011,(12):278-278
步入中学以后,出于年龄特点,大多数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表现被动,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和自我表现的信心。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从自身教学中找不足,创建平等、快乐的和谐氛围,不断丰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同时,因材施教、鼓励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身长处,用音乐带给他们信心和快乐,把被动变主动,让中学生快乐地走进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愉快教学”的理念,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愉快教学,就是激发兴趣,创造情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师生均在教与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只有在愉快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学习.针对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较弱的年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我们教者在教学中大胆探索、灵活运用,做到寓教于乐、以趣激学,相辅相成,让快乐引领课堂,让音乐愉悦童心,让音乐课堂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