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章罗生教授51万余字的《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以下简称《发展史》),人们可以感到,作者对报告文学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的详尽掌握和丰富引用,显示出作者扎实的研究功底,另一方面,《发展史》又兼采众长而又有所创见形成了有别于他人的报告文学史研究的特色。 中国的报告文学从19世纪末算起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真正对报告文学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却是20  相似文献   

2.
丁晓原 《文教资料》2001,(5):94-103
从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在报告文学理论批评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是,报告文学史的研究取得了斐然可观的实绩。史的研究在此间庶几成为一个热点,取得了相当规模的研究效益。 这一时期,不仅发表了许多有关史的研究论文,而且推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报告文学史专著。其中断代性的报告文学史有赵遐秋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1987),李丽莹、李先锋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论》(1990),章罗生的《新时期报告文学概观》(1995),余树森、陈旭光的《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1996);通史性的报告文学史有张春宁的《中国…  相似文献   

3.
同义词的辨析 ,是语言研究和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一般的同义词 ,研究虽较薄弱 ,但已经出版了如张志毅先生《简明同义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1年版 )、刘叔新先生《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等较优秀的著作。对同音同义词、换序同义词 ,尽管人们普遍感到更难把握 ,却一直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最近 ,严戎庚、刘永耕、詹继曼先生编著的《现代汉语特殊同义词词典》 (新疆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版。以下简称《词典》)终于填补了这一空白。该词典不仅实用性很广、很强 ,而且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 ,诚为近年来…  相似文献   

4.
高阳是当代台湾历史小说的大家 ,他的作品近二十年来 ,在大陆多家出版社出版、重印 ,在海峡两岸乃至海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对高阳及其作品的研究却远远不够 ,直到 1 992年高阳去世以后 ,研究高阳的论著在海峡两岸才陆续问世。台湾出版有张宝琴主编的《高阳历史小说研究》、江澄格著的《历史小说巨擘》 ,大陆出版有林青著的《描绘历史风云的奇才》 ,江少川主编的《解读八面人生 -评高阳历史小说》(论文集 )。 2 0 0 0年吴秀明、夏烈著的《隔海的缪斯》出版 ,就严格意义而言 ,该著是大陆出版的第一部研究高阳的学术专著。它力图突破现成…  相似文献   

5.
我刊顾问尹均生教授1998年主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报告文学研究”栏目,本人所撰写和组织的报告文学研究论文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最近,一本权威性的《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研究资料》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在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举行首发式。该书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之一种。该汇编收集了新时期30年文学研究的资料,注重“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筛选的权威性”,以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新时期各种文学体裁的研究成就和理论水平,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参照和理论依据。汇编的《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6.
新书消息     
本刊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尹均生最新学术专著《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分“欧美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中国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报告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三大板块,50余万字。对一百年来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进行了经纬互补的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本权威性的《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研究资料》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在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举行首发式。该书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之一种。该汇编收集了新时期30年文学研究的资料,注重“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筛选的权威性”,以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新时期各种文学体裁的研究成就和理论水平,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参照和理论依据。汇编的《报告文学卷》近50万字,精选新时期报告文学研究论文30余篇。我刊自1998年设立尹均生教授主持的“报告文学研究”专栏以来,所刊发的论文备受重…  相似文献   

8.
赖美琴 专著《韩非与董仲舒政治哲学研究》 2 0 0 0年 1 2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的出版 ,对于韩非和董仲舒思想的研究 ,对于先秦两汉思想文化史的研究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拓展都有积极的意义。该专著是 1 998年度广东省高教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同行专家们对该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旷三平 专著《社会预见的哲学分析》 2 0 0 0年 2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具有如下几点学术价值 :其一 ,挖掘整理马克思社会预见理论 ,并对其作出现代阐释 ;其二 ,针对现代西方哲学和未来学家们对马克思社会…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以近现代概率思想发展史为主要学术方向的徐传胜教授,在该领域研究中可谓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出版专著《从博弈问题到方法论学科:概率论发展史研究》([1]);2013年在《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伯恩斯坦的公理化理论及其概率思想研究》(下简记为《公理化研究》)([1]);2013年在《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伯恩斯坦的公理化理论及其概率思想研究》(下简记为《公理化研究》)([2])等。徐传胜教授成为国内最早对伯恩斯坦公理化理论进行系统介绍与阐释的学者。《公理化研究》赋予概率论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提升了国内  相似文献   

10.
由辽宁师范大学有关部门赞助、毕志国教授撰写的学术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阐释——〈费尔巴哈论〉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已由吉林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 3月出版。该书是作者在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恩格斯的名著——《费尔巴哈论》讲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而成的。《研究》依据恩格斯的经典论述 ,以西方哲学史为宏观背景 ,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全面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 ,系统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哲学变革的表现。《研究》一书的结构是严谨而…  相似文献   

11.
龚举善教授《走过世纪门》是一部有着较高学术价值的报告文学研究专著,其学术理念、本体思路、对报告文学主题的分析、对全球视野下纪实文学的宏观把握以及开放的结构形态,是对新时期报告文学研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尹均生、杨如鹏的《报告文学纵横谈》是一本研究报告文学理论问题的专集。粉碎“四人帮”以来,报告文学在我国文坛上空前活跃,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几年来,各种报告文学专集相继出版,但是对报告文学理论问题的研究,却是比较薄弱的,至今尚未见到这方面的专著出版。为此,四川人民出版社将于今年六月出版《报告文学纵横谈》一书。本书内容丰满,论述广泛,观点鲜明。“报告文学是一种新型的独立的文学样式”。它已不再是散文的一个部分,而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文学新品种。从这一点出发,本书对报告文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和报告文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作了详细的论述;对世界著名的报告文学家基希、高尔  相似文献   

13.
吴福辉先生2010年1月出版的《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在看似中规中矩的"发展史"框架中实则另辟蹊径,体现出诸多创新之处:一是避开进化论文学史观,以合力型文学史观的大视野结构《发展史》;二是采用了织毛衣式的一片一片的写法,又分别以文学典型年将各片绾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是追求图史互动、图文并茂的特色,各幅插图与综合性图表分别拓展了《发展史》的意义空间。以上创新无疑会为文学史的写作、研究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八十年代报告文学热退潮之后,学术界对报告文学的讨论热情亦为大减,研究专著更是寥若晨星。而丁晓原以一种青春的激情三十年来执着地关注着报告文学的发展,甘于寂寞,潜心专研,先后撰写了(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史》(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01)、《中国现代报告文学论》(上海书店2004)等极具学术价值的专著。  相似文献   

15.
1998年9月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修辞学通史》(以下简称“通史”)5卷本,这部规模宏大,材料丰富,脉络清晰,史论结合,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巨著,是中国修辞学史上的精品、珍品,走向世界的拳头产品。如果说1984年出版的郑子瑜先生的《中国修辞学史稿》是研究中国修辞学史的奠基石,那么,由郑子瑜、宗廷虎主编的《通史》,就是研究中国修辞学史的气势恢宏、巍峨壮观的大厦,它在研究中国修辞学史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修辞学史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宗廷虎、李金苓比翼双飞,早在1989年两人就合著出版过《汉语…  相似文献   

16.
徐梓 《中华家教》2022,(2):90-94
赵忠心教授的《中外家庭教育思想简史》(以下简称《简史》)一书,2021年9月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了.这部40多万字的著作,不仅是我国家庭教育领域标志性的成果,而且对我国方兴未艾的家庭教育事业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同时对我国的家庭教育研究具有示以准绳、匡其趣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台湾永丰企业“信谊基金会”设立的“学前儿童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于1982年和1989年分别编纂出版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摘要》(以下简称《摘要》)和《中国学前教育研究摘要续篇》(以下简称《摘要续篇》)。这两本书广泛收集了台湾1949年至1988年40年间有关学前教育研究方面的资料,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具有学术价值和启发意义的东西,下面我们以《摘要》和《摘要续篇》为主线,介绍台湾学前教育研究发展的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 4月 1 7日 ,《胡克英教育文集》出版学术座谈会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 ,来自所内外的专家学者、胡克英先生的亲属及生前友好约 5 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胡克英先生生前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学分支学科副主编 ,学术委员会常委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杂志编委、顾问。《胡克英教育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瞿葆奎先生编辑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文集…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与展望》(载《光明日报》2004年2月24日)中写道:“对学术和学者自身进行研究,即展开关于学术研究的‘学术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学术发展和繁荣的表现。”新时期“在对学术自身进行基础性、学理性研究的同时,还展开了实证性的研究。对于学术自身的实证性研究,主要包括关于当代著名学者的个案研究和学术史的研究。”“学术史方面的著述,除了历代的学术史、当代各学科的发展史外,还出版了不少的‘红学’、‘鲁迅学’的等特殊学科的学术史。”上引这一段话是对当代学术史研究与著述情况的一个简要概述。《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李明山、左玉河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计465千字,以下简称李著)是较早出版的对中国当代学术史进行综合、整体、宏观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论稿》给报告文学以史的定位,美的评说,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术专著。它在“新时期”这一锁定的历史框架内,以报告文学为聚合点,史论勾连,或以史带论,或以论述史,并在历史与美学的批评中,给新时期报告文学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整体观照。它是新时期报告文学研究取得的阶段性上佳成果,但还没有打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