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对比语言学角度,阐释了中国人和美国人思维模式偏向的差异。中国人倾向于主客体融合思维,讲汉语常以“人”为思维中心;而讲英语则对客观“事”和“物”予以更多的关注,倾向于主体思维,表现在语言上,汉语说“谁在做什么”时,我们是围绕着某人或某些人考虑问题的。我们关心的是人怎么样了,“主体”是我们的思维中心。而英语则更注意客观情况,注重人所处于的某种客观状态,考虑事件本身多余考虑做事的人。在他们的思维中更注重“客体”。  相似文献   

2.
3.
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总的说来,所有理论家的观点可归纳为两派:一派认为语言支配思维;另一派则认为思维决定语言。笔者认为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本文从英语词汇和语法结构两个层面入手,说明中国人的整体思维偏向和西方人的分析思维偏向,认为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力图从思维方式的视角对“邓小平理论”进行剖析,文章认为,第一,对片面,偏狭的认识,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反思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和手段等方面的认识,自觉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是“邓小平理论”是以形成,完善的主观前提和内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逻辑结果,第二“邓小平理论”蕴含着一套既区别于“乌托邦”式的虚无主义,又与实用主义有严格界限的思维逻辑,它的根本特征即是“求本务实”,它具有坚实的历史性,科学的辨证性,深厚的实践性和丰富的创造性有机统一的鲜明特点,我们今天学习“邓小平理论”之关键就是要把握它的思维逻辑以及该思维逻辑的独特品质,自觉转变我们的观念,降低发展的“代价”。  相似文献   

5.
6.
整体思维方法 ,就是将问题涉及的若干物体或事物变化的若干过程当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由于不考虑物体系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具体细节或事物变化的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 ,可减少未知内力 ,大大简化数学运算 ,化难为易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从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通过举例来说明这一方法在分析问题中的巧妙用处。1 分析求解系统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 ,由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使物体系内的物体处于某种运动状态 ,处理这类问题的常规方法是隔离法 ,但有时会使解题过程变得复杂 ,方程过多 ,浪费时间 ,若用整…  相似文献   

7.
经验思维是遵循直观同异对立统一律,运用经验思维方法操作经验语词代换,把握对象观念,建构用经验逻辑结构起来的思维成果的逻辑规律型代换思维。直观同异对立统一律是在不变革对象观念的前提下,从直观的同与异的对立统一中径直地把握,代换对象观念的逻辑规律,经验逻辑是通过经验思维组织经验逻辑形式而建构起来的思维成果之意义的结构,经验逻辑形式是经验思维成果之意义结构的一般模式,包括经验概念,经验命题,经验推理,经验论证等。经验思维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第一个运用自然语言的基本思维方式,运用经验思维,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化,它的历史功绩应充分肯定,它的否定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8.
理论的创新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式,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回答当代的重大理论问题,能够将成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和创新,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邓小平独特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他的思维方式集中体现三个特征:实践性、创新性和系统性。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这三个特征来说明邓小平理论是在实践、创新和系统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古代论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模糊不清问题,我们一的做法是对于它们进行更为严密的分析和界定,这就是所谓的概念分析方法。对古代学概念进行阐释的真正困难,在于古今思维方式的本体差异和不同,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变成如何改变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以便能够认同古人的思维方式,并按照古人的思维方式来把握古代论概念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10.
11.
“毛泽东的诗词世界,是一个迷人的世界”。半个世纪,亿人诵读,千百人研究,多方面、全景式的评论,几臻完美。笔试图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去探讨学作品的系统思维,进而破译毛泽东诗词的深层密码。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有声思维是英语专业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章对该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并以翻译、听力、阅读、写作等课程的教学为例,说明有声思维对英语专业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思想史的研究不仅应该包括对思想的研究,还应该包括对思维方式的研究。特定的思想是特定的思维方式的结果。思维方式的多元化格局表现为:即有“一分为二”,还有“合二而一”,而更有“并行不悖”。多元思想为新的综合提供了可能,同时,多元思想也为新的交锋提供了舞台;另一方面,多元思想之间某些不可能约性也使得多元思想之间的交流最终变成“杂语喧哗”。如何在多元文化的“杂语喧哗”中建立地卢开放、明智、多角度、建设性的新思维,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新思维的发展,也是当代人最终走出绝对化、偏激化思维的标志所在。  相似文献   

16.
思维训练     
《上海教育》2007,(8A):42-42
有的教育家把创造性思维分为类比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等。  相似文献   

17.
要使一个人富于创造性思维,充分激发和挖掘其创造性潜力,关键在于首先使其养成一种思维的基本策略和习性——也即(哲称为)创造性思维之前思维,这种思维形成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思维的未来性、冒险性和自审性。  相似文献   

18.
意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富于诗意的运行轨迹,它以取象譬类、天人互参的方式,以饱含情感的意象氛围直达诗意追求。取象譬类和情意倾向是它的诗化特征,它以形象的譬类,将其蕴涵的深刻情感展现出来,这种饱含情感的意象思维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诗意精神。本文集中揭示了意象思维作为中国审美文化和诗意文化机制中枢的思维特征,为揭示意象思维乃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诗意指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思维是单元性思维与多元性思维的对立统一。创造性思维总是从主体所熟悉的单个的点、线、面开始,逐步拓展到事物的全体,形成立体思维,获得认识上的突破,完成创造的过程。在创造过程中,单元性思维和多元性思维共同发挥作用,两者互相依赖,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因此,在思维活动中,必须注意单元性思维和多元性思维的有机结合,防止片面性.以提高思维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