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原型批评的观点,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和希腊神话中描述的原型进行对比研究,提出希斯颀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是古老的爱的原型的再现;《呼啸山庄》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及艾米莉个人天才的结晶。这个结论解释了艾米莉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来自何处,也藉此解开了《呼啸山庄》中一些长期困惑人们的谜。  相似文献   

2.
《呼啸山庄》是世界名著篇目中的一部不巧经典。本文通过分析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的形成原因,找出长居乡村的作者是如何创造出荒诞却不巧的名著,是通过社会的原型进行创作还是通过神话故事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3.
李日 《考试周刊》2011,(55):21-21
小说《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起初是个受压迫者,后来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但在小说的结尾却转向节制。本文对其转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塑造了一个心理复杂、性格扭曲的希斯克里夫角色.一个被认为是邪恶化身的魔鬼,也是一个一生都在追求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却总是适得其反的可怜人.希斯克里夫的病态人格也源于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文章试图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读希斯克里夫,以探讨其心理、行为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为我们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心理复杂的希斯克利夫的形象。然而,希斯克利夫并不是一个魔鬼。他只是在不断的虐待与抛弃下,人性开始扭曲,成为一位疯狂的复仇者。最终希斯克利夫在复仇的思考中选择重新回归纯净的人性,实现了本我、自我到超我的转化与升华。  相似文献   

6.
英国女作家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勾勒了被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因此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文中通过对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扭曲性格的分析,阐述了人性在扭曲社会发生折裂、扭曲和毁灭的社会根源。说明了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呼啸山庄》讲述了相爱的男女主人公被迫分离的故事,他们在精神上和现实中流浪,但最终超越了死亡回归到了精神家园。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爱情故事隐喻着现代人类流浪于陌生世界的生存困境,是人类流浪于陌生世界并渴望最终回归精神家园的原型再现。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悲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是一个"人性与兽性"集于一身的形象.他何以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少年沦落为一个残忍暴戾的复仇狂?辛德雷与林敦所代表的阶级压迫和社会摧残是希斯克利夫悲剧间接的和外在的原因,其直接的和内在的原因则是源于希斯克利夫的挚爱凯瑟琳对他爱情的背叛,以及因此而导致的他个性中原始野性的爆发.希斯克利夫的悲剧,既是社会的悲剧,也是爱情的悲剧,更是他个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对沈从文的<边城>和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的情话对白进行比较,表明情话对白的形式、内容和社会意义与其文化思维模式与表达方式密切相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话对白多采用自由直接引语和心理性直接引语的形式,体现了男性话语权中女性的传统角色,而英国文化中的情话对白多采用言语性直接引语的形式,体现的是对父权制话语的解构和女性反抗意识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
《呼啸山庄》牵动着我们的心弦,希斯克利夫带领我们领略他的爱与恨。在灵魂的指引下,我们试着捕捉他的心灵世界,通过对他爱恨复仇的分析,来探讨人性的复杂,深入剖析他分裂的人格,掘出他悲剧的根源,引发人们对于双亲爱的重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从场所依赖出发来解读《呼啸山庄》中凯瑟琳自我的"迷失"与家园的"回归"。通过对地方认同和地方焦虑的分析,发现地方感的丧失造成了凯瑟琳的"迷失"。主人公因远离"家"而导致自我的"迷失",主人公自我的复归及回归"家"的过程也是重新得到地方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白蛇传》与《拉米亚》是东西方文学中以“蛇女”为原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两个文本所呈现出的“共相性”,透示出中西方作家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原型意象的深层结构里汲取灵源,重新显示人类深邃的心灵世界。迄至今日,这种原型意象与相关文本,仍能触动现代人的心理深层,仍能作为一种原型主题重新激活人们某种生命意绪———这正是《拉米亚》与《白蛇传》这两个文本具有恒久的文化魅力的深层缘因。就创作主体而言,这种原型意象以及它的吸附泛化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框范了创作主体各自的审美旨趣、思维定势和心理结构。至于这两个文本的“互异性”,则呈示出中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深刻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这两个文本看似相似的故事母体发生变异,从而为我们对这两个文本进行跨国性的文学、文化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西厢记>与<倩女离魂>是元代影响力较强的两部爱情剧作,它们展示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两部作品在某些情节上有许多的类似之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书中描写的凯瑟琳和希克利、凯瑟琳和林顿、小凯瑟琳和小哈里顿之间的不同的感情,说明在艾米莉.勃朗特心中,爱情必由天性的相近产生,由对天性的忠诚而成功,爱情的幸福只来源于对天性的忠诚。  相似文献   

15.
《呼啸山庄》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凯瑟琳是一个复杂,难以捉磨的人物,宛如来自其它星球。她这一人物不仅是全书的关键所在,而且自始至终联系着希思克  相似文献   

16.
希刺克厉夫是艾米莉.勃郎特小说《呼啸山庄》中众所周知的一位复仇者。人们因此往往忽略甚至漠视小说女主人公凯瑟琳身上所隐含的报复情结。凯瑟琳其实也是小说里一位重要而独特的复仇者。她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死亡,以此对爱她的人进行了一生一世的报复,让他们一直生活在痛苦中。据此可以认定,凯瑟琳堪称相当高明的报复者。  相似文献   

17.
从空间叙事出发,分析了《呼啸山庄》叙事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等。画眉山庄作为一种封闭性的空间,是一种权力实施的场所,正是在画眉山庄凯瑟琳被体制化,画眉山庄是凯瑟琳的悲剧的开始。通过对这些空间叙事手段的分析,发现作为权力的载体的自然空间和精神枷锁的社会空间造成了凯瑟琳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一部反映20世纪英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20世纪初的社会全景的恢宏巨著.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无法在灵与肉的方面实现和谐统一,个个是伤痕累累,在肉体和精神方面均遭受巨大的摧残.他们的命运暗示了在工业文明这个魔鬼的诱惑下,人们偷吃了"禁果",人们的宗教观、价值观等都已经被"异化"了,不再有正常的欢乐,人类失去了伊甸园.此书确立了作者作为一个严肃和重要作家的地位,他向人们展示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精神世界伊甸园的失落并进行了对之重建的努力探求.  相似文献   

19.
正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在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人们从符号学、原型分析、主题学等各个方面对它进行阐释,形成了一门呼学。其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深层心理亦可以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阐释。人格心理学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各种学说中比较重要的分支,根据人格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张文静 《考试周刊》2010,(40):30-30
《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与凯塞琳的爱情悲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之深,恨之切,当爱遭到背叛,狂热的爱变成无边的恨。他们为爱而生,却因爱成恨,为爱而死。本文就《呼啸山庄》中体现的爱恨.交织的爱情悲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